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文 | 江隱龍

清朝的禁煙之策一向無力執行,這種對鴉片的曖昧態度源於鴉片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遠非正常貿易所能比擬。事實上,鴉片稅一直是清末稅收的重要來源,尤其是一些沿海省份,鴉片事關地方經濟命脈,在存廢問題上地方總督、巡撫不惜與朝廷翻臉,於是清朝最後幾年的禁煙活動便就引發了另一場內部「鴉片戰爭」。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開始預備立憲;光緒三十四年,《欽定憲法大綱》頒布;宣統元年(1909年)各省咨議局選舉。雖然在歷史的車轍上向前望去,清朝已經進入了不折不扣的尾聲,但在當時的朝野上下,清朝依然中興有望,尤其在咨議局選舉已經形成氣候的背景下,大清帝國很可能會漸漸轉軌為大清民國。如果歷史果然如此發展,或許鴉片也真的會從此在中國消失——當時清廷主持新政大局的攝政王載灃在鴉片問題上極為強硬,尤其是意識到斷了鴉片貿易也便斷了眾多地方督撫財源之後,禁煙的決心更加堅定。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於是,禁煙便成了清廷與地方勢力角逐最主要的戰場。想想會讓人覺得可悲,清帝國在滅亡的最後幾年,中央與地方還在為是否取締鴉片而爭吵不休,在經濟利益面前,民族大義、國家前途,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在一系列的摩擦中上,廣西巡撫張鳴岐終於公開對禁煙這個「國策」發難:「明知禁煙乃功令所在,展限為眾謗所歸,惟事關省市安危,不敢拘泥原案,務虛名而受實禍。」言下之意,反對禁煙也是憂國憂民,寧可經受罵名也不能讓國家受禍。張鳴岐的理由很充分,鴉片商早就給巡撫交了底:「大宗貨物以煙土為重,商務命脈全賴賬目為流通……煙土店一經歇業,則賬項無著,必致搖動全體。」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張鳴岐的擔憂不無道理。廣西財政久賴鴉片貿易,如果貿然禁煙,一方面廣西經濟會轟然崩潰,另一方面合法的鴉片會趨向走私,在國家動蕩之時不但不能真正禁煙反而會白白喪失鴉片稅的豐富利潤,而這正是張鳴岐對抗禁煙國策的底氣。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清廷也不是不明白其中利害。宣統元年(1909年),資政院預備國會曾匯總禁煙後的鴉片稅損失,這個數字達到了驚人的二千八百多萬兩白銀。載灃如何不需要這筆銀子呢?不過載灃同時也明白,這筆鴉片稅真正收入國庫的著實有限。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各省督撫早已是「宰制一方、威福由已」,商業稅更是自行徵收——毫無疑問,禁煙不僅僅是為了禁絕鴉片,同時也可順勢壓制地方,取得一箭雙鵰之效。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只是,大廈將傾,非載灃一人可支。短短兩年,在南方的革命黨與北方的北洋軍閥的分別運作下,清帝國一夕坍塌。志大才疏的載灃不能綏靖地方,便只能綏靖靖國家,大清民國既然不能成立,於是中華民國也便應運而生。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可憐,禁煙之事,也就此隨著朝代的更迭而划上了何止符。中華民國長時期處于軍閥混戰中,各個軍閥為緩解財政壓力,或明或暗都開始種植鴉片——除了極富理想主義色彩的「山西王」閻錫山,中國大地上再一次鴉片橫流。當此之世,反倒是國際社會開始幫助、督促中華民國禁煙了。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民國二年,在由美國改良會傳教士丁義華主持上海中國青年會會議上,與會代表團一致要求中華民國政府嚴禁鴉片,「以修改中英煙約,實行恢復禁煙主權為宗旨」。但在道德與經濟的戰爭上,道德從來都不是勝者,中原大地的戰火年復一年,而有戰火的地方,就一定有鴉片。直到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才設立禁煙委員會以幅剷除中國吸食鴉片的風潮,並頒布了一系列禁煙法規,只是歷史留給中華民國的時間,也不多了。

清末中國人自己打了一場內部鴉片戰爭,對手是攝政王與各省督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歐研究寮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陳逸飛,周庄還會是如今的周庄嗎?請接受這個意外的答案
被英國人嫌棄,流亡新大陸,創立了美利堅的清教徒是怎樣一群人?
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士大夫竟視吸鴉片為高雅藝術,道光屢禁不止
南京條約背後的蒼涼,保護鴉片貿易的條約,為何居然絕口不提鴉片
亨利八世挖坑,都鐸王朝直到滅亡,一家人還在為這個問題吵

TAG:亞歐研究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