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5萬億供應鏈金融市場,醫療將是重點爭搶領域,阿里、京東已開始拼殺

15萬億供應鏈金融市場,醫療將是重點爭搶領域,阿里、京東已開始拼殺

縱觀各行業的商業生態環境,常常是數家中小型企業圍繞一家核心企業在做業務,核心企業擁有強勢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憑藉該支配地位在資金流上對中小企業施壓,給中小企業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

在金融服務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偏好給償還能力強、徵信記錄完善的大企業提供借貸服務。而中小企業由於徵信記錄不完善,風控模型缺失等問題,往往拿不到貸款,資金壓力無處消解。

但是,隨著商業競爭日趨成熟,金融機構對大型企業的偏好也逐漸顯示出弊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市場競爭已不僅僅是核心企業一家之事,圍繞核心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才能形成更強的競爭力。這時,針對核心企業之外的中小企業開展金融服務就尤為重要,能夠讓供應鏈更加健康高效運轉,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在「互聯網+」時代,供應鏈金融又有了新的發展,藉助互聯網技術,為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提供交易平台和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提高供應鏈金融效率。大數據徵信、普惠金融等創新引入出現之後,供應鏈金融逐漸顯出新的發展局面。

而在醫療領域,供應鏈金融服務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上市公司華業資本、互聯網公司飛醫網、醫加醫、醫鏈及一批B2B醫藥電商公司紛紛涉足醫療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多樣化的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等。

動脈網對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進行了掃描,希望釐清哪些公司在從事此類業務,具體業務流程如何,發展遇到了哪些瓶頸,未來發展趨勢如何等問題。

內文按以下框架撰寫,全文約7000字,閱讀大約需要15分鐘。

Part1

1.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2.國內外供應鏈金融發展歷程

3.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現狀

Part2

1.醫療供應鏈金融市場現狀

2.醫療供應鏈金融痛點及發展趨勢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通俗解釋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把核心企業(在產業鏈中佔據話語權的大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一般來說,一個特定商品的供應鏈從原材料採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

在這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結果最後造成資金鏈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

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係,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按角色劃分,供應鏈金融當中有金融機構、核心企業、中小企業、支持企業幾類角色,各有不同的功能。

金融機構的作用是,找到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並以其為基礎,設計供應鏈金融模式,並提供資金支持。支持企業主要提供資源對接、資料核查、信用背書等服務。

從融資模式看,供應鏈金融的模式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融資、預付類、存貨類三種類型。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在供應鏈核心企業承諾支付的前提下,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可用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能夠解決中小企業短期資金需求,有利於供應鏈高效運作。

預付類又稱為保兌倉融資。針對的是核心供應商+多家下游購貨商供應鏈模型,在此結構中,下游購貨商在支付貨款之後往往不能拿到現貨,但他已經擁有了貨物的貨權。此類企業有融資需求時,以未來的貨權作為抵押,向金融機構借貸;同時,核心供應商將倉單抵押給金融機構,並承諾在下游購貨商無法支付貨款時對貨物進行回購,降低金融機構債務違約風險。

存貨類融資針對的是沒有應收賬款和其他企業信用擔保的企業,當其有融資需求時,以存貨作為質押,經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評估證明後,向金融機構進行借貸。

在具體的操作中,以上幾類融資模式又可以綜合應用,組合成涉及供應鏈中多個企業的綜合性融資方案。比如,在存貨類融資模型當中,可以有選擇地加入應付賬款融資,分散單一融資模式的風險。

概括來說,供應鏈金融的特點就是從單一企業服務轉為從供應鏈整體考量,上下游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通過相互之間的擔保和授信來解決融資企業的徵信問題,讓資金成為供應鏈的溶劑,使供應鏈高效運轉。

供應鏈金融發展歷程

我們先來看國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歷程,國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其一是單一的存貨質押為主的貸款業務,發軔較早,在19世紀就已起步;到19世紀中期之後,開始出現應收賬款融資等業務,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開始豐富起來;20世紀80年代之後,供應鏈金融的業務逐步繁榮,出現了預付款融資、結算和保險等融資產品。

同時,由於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多為大宗商品交易,物流企業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物流高度集中之後,有實力的物流企業開始參與到供應鏈金融服務當中,為銀行和中小型企業提供質物評估、監管、處置以及信用擔保等附加服務,供應鏈金融出現了「物流為主、金融為輔」的運作理念。

國內供應鏈金融服務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到2000年之後,物流行業大整合,大型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以物流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現在可以回溯的案例是,2005年,深圳發展銀行先後與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和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簽署「總隊總」戰略合作協議。當年,深圳發展銀行「1+N」供應鏈金融模式完成2500億元授信額度,貢獻了約25%的業務利潤,不良貸款率為0.57%。

北京興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豐磊對動脈網介紹,國內供應鏈金融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

供應鏈金融1.0,即傳統線下供應鏈金融時代。供應鏈金融的模式被籠統為「1+N」,銀行根據核心企業「1」的信用支撐,以完成對一眾中小微型企業「N」的融資授信支持。

線下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難點有二,一是銀行對存貨數量的真實性不好把控,很難去核實重複抵押的行為;其二在於經營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供應鏈金融2.0階段。即「1+N」模式的線上版本,傳統的線下供應鏈金融搬到了線上,讓核心企業「1」的數據和銀行完成對接,從而讓銀行隨時能獲取核心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倉儲、進銷、結算等各種真實的經營信息。線上供應鏈金融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多方在線協同,提高作業效率。但其核心仍然是以銀行融資為核心,資金往來被默認擺在首位。

供應鏈金融3.0。電商供應鏈金融(四流統一)。供應鏈金融3.0是基於電商模式的金融,總結為線上「M+1+N」的模式。主要特點是金融實現了電商化,物流在這個過程中,把物流的貨權與資金流緊密結合起來,物流金融化。

電商雲服務平台的搭建顛覆了過往以融資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轉為以企業的交易過程為核心。銀行的思路也開始逐步轉變,要搭建一個電商雲服務平台,讓中小企業的訂單、運單、收單、融資、倉儲等經營性行為都在上面跑,同時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企業,搭建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在這個系統中,核心企業起到了增信的作用,使得各種交易數據更加可信。

供應鏈金融4.0時代。4.0時代就是開放式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是大型電商,電商平台加自有金融的供應鏈金融;

第二個是中小型電商,中小型電商不可能建自己的金融系統,銀行、互聯網金融合作的空間就出來了。

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P2P,第三方支付和眾籌都可以和電商合作。跨界合作共贏,這是互聯網金融顯著的特點,跨界主要是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供應鏈金融4.0時代的到來結束了完全依託傳統銀行融資的時代,現在中小電商由於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圈,可以大部分逐步脫離傳統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

「從進階上來看,4.0是必然趨勢,一個完全開放融合的、生態圈的供應鏈金融才是最適合現在和未來的市場的。」豐磊認為,未來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將更加開放融合,服務方式也更為多樣,供應鏈之間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資金流四流合一,協同金融機構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改善供應鏈資金配置,提升競爭力。

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現狀

由於涉及的行業和公司眾多,業務模式也較為多樣化,目前,對於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沒有確切的數據。

不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5年我國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規模為15萬億,按每年5%的增長率,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左右。

從政策層面看,對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發展也十分利好。首先是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鼓勵,極大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其次是金融服務創新相關政策,對供應鏈金融服務頗多關注。

這裡我們選取了一些相關政策,可以看出監管層對中小企業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導向。

目前,國內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大致有商業銀行、電商平台、保理機構、P2P平台等。以保理機構為例,據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截止2016年末,國內註冊的商業保理企業數量已達5,593家,全年新增2,757家,較2015年同期增長了92%。

A股上市公司當中,漢得信息、華業資本、鴻達興業、瑞茂通、廈門國貿、輕紡城等有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覆蓋領域包括礦產、國際貿易、醫療、商超零售等。

當然,目前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聲量最大的還是阿里、京東等電商起家的公司。

先看阿里,從2002年起,阿里開始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模型。到2007年,阿里與建行、工行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2011年,阿里在重慶成立阿里小貸,獨立向平台內商戶提供應鏈金融服務。

2014年,螞蟻金服正式成立,次年,螞蟻金服作為大股東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正式開業,服務小微企業是其重要使命。按網商銀行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末,網商銀行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879億元,服務小微企業277萬戶,戶均貸款餘額1.5萬元。

阿里有的,京東自然不會缺席。京東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上的嘗試開始於2012年,起初的模式也是與銀行合作。2013年,京東開始獨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京東供應鏈金融的明星產品為「京保貝」,「京保貝」是基於京東在供應鏈融資服務積累而產生的業務,京東的平台供應商在此業務中可以憑藉採購、銷售、財務等數據得到自動化審批,從申請到放款整個流程最快只需要3分鐘,可以真正實現快速融資。

按京東金融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3月,京東金融供應鏈金融已經累計服務超過10萬企業,並為其提供了2500億元貸款,而這些企業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

在醫療領域,京東金融也有布局。京東醫藥葯京采官網信息顯示,京東醫藥可為採購商提供「白條」金融服務。「葯白條」資料稱,藥品採購專享先下單後付款,最高額度為50萬,30天內免息。

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現狀

大體上看,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目前來看並沒有成規模和體系,涉足的公司以及完成的規模也較小。

針對這一現象,華蓋醫療基金董事總經理肖恩大俠表示,由於產業鏈條長,各類機構和企業的議價能力不同。醫療產業鏈上眾多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比如抵質押擔保不足、信用信息不對稱、抗風險能力弱等。

醫療企業(包括醫院,特別是政府/企業醫院)亟需各方資本的參與。近幾年政策的快速放開和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問題,新的融資方式和技術手段也給予了多種支持。

新的融資方式之一就是醫療供應鏈金融,即根據單個企業在供應鏈中實際融資需求而推出的金融服務模式;或根據企業支付能力和信用支持的評估,對其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應付與應收賬款、存貨等進行質押融資,面向供應鏈上的單個或多個醫藥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支持等。

肖恩大俠表示,目前國內一些貿易型(流通)上市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由於他們長期參與醫療設備、藥品配送的物流環節,是諸多藥品廠家和醫院之間的聯繫橋樑(甚至對部分醫院,貿易公司本身就是藥品器械的分銷商,會直接參与投標),對醫院的結算周期、廠家的收款準則了如指掌,天然有能力去建設融資路徑解決由於廠家預收款和醫院應收款形成的融資問題。

同時,由於其掌握了醫院的資金籌措、撥款、診療客源等信息,從而能夠預判醫院的還款能力。在對中小企業進行提供融資服務時,能夠判斷融資的風險。另外由於其作為上市公司主體,融資手段豐富,為融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一句話概括就是「有錢有能力控制風險」。

這類貿易型企業提供的融資模式包括交易融資和金融融資兩類。交易融資包括三種:為廠家分銷代理商提供短期借款支持進貨,保理分銷商針對醫院的應收賬款,以及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對醫院賒銷;金融融資則是指部分擁有金融牌照的貿易商針對代理商和私立醫院的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融資方式,目前這種方式涉足金融的貿易商逐步增多。

除了以上提到的模式之外,另外還有針對多個醫藥企業和醫院之間藥品採購的供應鏈模式;針對醫療器械行業的融資租賃模式;醫藥流通B2B的在線模式;針對醫院的以租代融、投融投貸聯合等模式;針對(醫藥或醫院)集團公司的系統業務模式等。

這裡我們以華業資本的案例,來解讀醫療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操作模式。

華業資本此前為一家二線地產商,業務分布在北京、深圳等6個核心城市。2015年6月,華業資本以自有資金21.5億元收購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捷爾醫療主業為醫藥器械流通和醫療服務,華業資本入主之後,開始往醫療及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拓展。

從業務模式上看,華業資本開展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方式為折價收購三甲醫院供應商應收賬款,對上游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持有該應收賬款到期後從醫院收取資金,或以資產證券化形式出售給金融機構。

華業資本2017年年中報顯示,公司醫療金融平台總規模達近90億元,公司子公司國銳民合與西藏華爍投資醫療供應鏈金融共確認投資收益3.85億元。

醫療供應鏈金融痛點及發展趨勢

從華業資本案例可以看出,醫療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夠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於此,資本開始搶灘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除了此類傳統型的金融服務模式之外,「互聯網+」醫療供應鏈金融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切入口,入局者包括B2B醫藥電商,以及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服務的信息化平台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北京興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豐磊認為,不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本質都是為了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但在具體的實際運用中,根據資金來源和運營者身份不同,存在一些差異。

比如「電商+供應鏈金融」,在產業鏈上,是封閉型的,是在自己的上下游中開展業務。其好處是,易於四流統一,企業數據核實是在自己的電商平台上,可易控且易操作,供應鏈金融業務有助於穩定上下游。

在資金來源上,一種是運營者自有資金,完全自投,類似阿里、京東金融這種有資金實力的電商模式,另一種是引入外來資金或與第三方供應鏈金融平台合作。一般中小規模的電商會採用這個辦法 。「交易平台+供應鏈金融」的模式與之類似。

飛醫網聯合創始人歐建雄對動脈網表示,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並非一塊新興業務,此前一些企業也在做這塊業務,包括傳統的保理業務、應收賬款融資等。但是傳統業務存在獲客難、流程繁、風控難等問題,很難規模化。

「在傳統的業務中,很多機構拿到的是靜態數據,需要到現場檢查經營情況、交易數據等。但是線下檢查也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這樣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風險會很大,核實的成本也很高。」他表示。

所以飛醫網走了一條搭建電子交易平台切入的路子,為醫院和上游供應商提供交易平台,沉澱交易數據,作為金融服務的基礎。

「我們所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基於交易大數據的,不是一上來就做供應鏈金融服務,通過先期積累的海量交易數據,能夠為金融服務提供決策支持,比如增信、交易真實性背書、風控等。」

不過,當下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也存在不小的掣肘。一位證券分析人士告訴動脈網,相較於其他領域,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的難點在於醫院的「門難進」。醫院不是企業,在金融服務方面本身缺乏積極性,供應鏈金融服務也不會給它帶去實質性的受益,而確權等過程卻不得不需要醫院的配合,執行起來難度不小。

另外,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下,對醫院信息化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物資管理的信息化,財務管理電子化等,醫院在這一塊投入還有缺失。

隨著公立醫院改革逐步推進,這些限制性因素在漸漸被打破。比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醫院要推進精細化管理。加上「兩票制」、「零加成」等政策推行,藥品等醫用物資逐步成為醫院的成本項,醫院有動力在物資採購管理、財務管理上控制成本的需求,「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提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和金融服務給醫院減輕了成本壓力。

那麼,醫療供應鏈金融市場有多大呢?可以從醫院物資費用數據得到參考。

按照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14年全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2897個,平均收入1.46億,物資費用為1.22億,按照2014年-2016年增速同速預測,2017年全國醫院物資採購費將達到1.3萬億元~1.5萬億元。以其中20%-30%需要金融服務測算,醫療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規模遠期將達到3000-5000億。

綜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作為一種的新興融資方式,供應鏈金融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物流企業、核心企業的高度關注。在「互聯網+」大背景下,阿里、京東等電商企業依託自身電商平台優勢,提供給了泛行業、深入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垂直領域,醫療行業以其高成長性及政策助推改革,為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醫療供應鏈金融可以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參考資料:

供應鏈金融 - MBA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E%9B%E5%BA%94%E9%93%BE%E9%87%91%E8%9E%8D

物流金融 - MBA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E7%89%A9%E6%B5%81%E9%87%91%E8%9E%8D

萬億大藍海:供應鏈金融精華全解析

http://www.gold678.com/dy/A/2847874

供應鏈金融市場分析報告

http://www.ocn.com.cn/reports/1376gongyinglianjinrong.shtml

文|高康平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台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業報告」專題

近期推薦

蘋果」系列專題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脈vcbeat 的精彩文章:

周報-「破曉」醫療大數據+AI研究報告發布

TAG:動脈vcb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