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哥哥,為啥與蔣介石關係不睦?他是咋死的
蔣介石生於1887年10月31日,其母王采玉是蔣肇聰的第三夫人。
她23歲嫁至蔣嫁,此前,蔣肇聰的兩位夫人,原配徐氏和續弦孫氏均先後病逝。
徐氏留下一子,蔣瑞生,字介卿,比蔣介石大12歲。
1895年,53歲的蔣肇聰染疫而歿。
臨死,他叫來兩個年幼的兒子,介卿和介石,拉著老大的手斷斷續續道:
「爾弟妹尚幼,吾死後,爾母必哀痛不自勝,爾年長,其能盡孝致友以慰吾心耶!」
老爹的囑託,意思很明確,要介卿孝敬後母王采玉,以使我九泉之下能有寬慰。
(蔣介石故居)
然而,老爹一死,介卿就翻臉,靠著族人勢力一心擠兌介石母子。
3年後,蔣介卿提出分家。
經過析產,蔣介卿繼承了父親鹽鋪的全部資產,還有房屋和田產;而王采玉蔣介石等4口人,只得到一片竹山、20畝薄田和所住的幾間房子。
孤兒寡母,生活猶艱。
小女瑞菊和小兒瑞青,又相繼夭折,只剩下十幾歲的蔣介石,與母親相依為命。
王采玉將全部心血傾注到兒子教育身上,再苦再窮,要讓兒子上私塾,讀西式學堂,希望他將來能夠成才,撐起這個家。
蔣介石後來的日記中也寫道:「母親一再責打,才不會使我變壞。」
(蔣介石生母,王采玉)
1921年5月24日,在許崇智手下任粵軍第二軍少將參謀的蔣介石,在廣州寓所里做了一個夢。
「雪漫山原,一百無際」,當即驚醒,「默念此必定母病凶兆」,蔣立即動身「歸故里」。
蔣介石日記中對母親逝世前的描述,神奇而動情。
6月14日,王采玉因心臟病逝世,享年57歲。
令蔣介石欣慰的是,這段日子他一直守在母親身旁。
這位命運多舛的母親,此時甚感寬慰,艱難半生,終於看到孤兒成大器。
那時蔣介石在軍中已經小有名,這足以寬慰老娘了。
同時,老娘為他早早娶了媳婦,生下了兒子蔣經國,應該說,病床上的老夫人已了無牽掛了。
(在日本學習的蔣介石)
臨死,她拉著兒子的手說下3句遺言,其大意為:
為她單獨擇地而葬,不與父親同穴;
辦一所學校,培育鄉鄰子弟;
報答幾家至親好友的恩情。
回想母親受苦一生,卻沒有跟著自己享受一天好日子,蔣介石「悲痛異於常人」,多次「撫屍大哭」,
蔣介卿,曾擠兌自己和母親的兄長,他沒有拋棄他,後來提他做了縣長、浙江省政府委員等。
以德報怨,似乎是蔣介石一生的儒家性格。
最令人不解的是母親不與父同穴的遺囑。
蔣後來在撰寫的《慈母記》中說,母親這樣做是怕驚擾了亡父之靈,生前她多次向他說過此事。
研究蔣介石的專家說,蔣母拒入蔣父墳塋,真實原因是其父已與原配徐氏、續弦孫氏合葬,自己不願屈居下位,而使兒子將來被人議論為二填房所生。
悠悠母心,何以言報!
(蔣介卿,1875—1936)
最後說一下蔣介卿的結局。
1936年,蔣介石被扣的消息迅速傳到浙江老家。
當時,61歲的介卿正在溪口鎮的武山廟看戲。
生死不明,前途大變,擔心自己會受牽連的他,竟然突發中風,倒地身亡。
幾天後,蔣介石安然返回南京,休養身心後,親自回老家為他主持了葬禮。
【本文史料參考蔣氏家族全傳、蔣介石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