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職法治教育應加快轉型升級

中職法治教育應加快轉型升級

2016年教育部等部門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著對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深刻、定位不夠準確的問題。筆者通過中國知網搜索中職學校(學生)法治(法制)教育的文獻,多數文章是中職學校管理人員、教師撰寫的,他們用的都是「法制」的概念,沒有一篇用「法治」的概念。通過對重慶市23所中職學校、2256名中職教師(含學校管理幹部)、21812名中職學生(覆蓋各校各個專業的男女學生)進行調研發現,60%以上的學生認為學法的用處在於維權,幾乎沒有學生認識到學法對建設法治國家的深遠意義。種種情況表明,目前不少中職學校對法治教育尚未引起足夠重視,還停留在「法制教育」層面。因此,中職法治教育需要儘快轉型升級,從「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跨越。

「法制」指法律制度,「法治」是與「人治」相對應的社會治理理念。公民對法律的認知大抵包括「知法、懂法、守法、尊法」四個不同層次。通過法制教育,可以重點解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問題,但要最終培育公民「尊法」的自覺意識,則要實施法治教育。法制教育只是法治教育的初級階段,其效果是讓人「不敢犯法」;而法治教育旨在不敢觸犯法律的思想基礎之上,讓人們建立起「崇尚規則、敬畏法律、自覺守法」的理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所以法治教育離不開法制教育,但不能止於法制教育。

中職法治教育要實現從「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轉型,應當強化三點:

一是突出專業性。中職法治教育不能停留在不分學校和專業開展一些通識性的法律常識普及,或者泛泛而談地搞一些專題講座,而應當單獨設置課程,從現行的《職業道德與法律》中分離出來,設置專門的「法治教育」課程,並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在統一實施通識性法治教育的同時,增加行業法的內容,或者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置一些與其專業對口的法律課程,以利於學生畢業後在特定行業的從業發展需要。比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中職學生,可以專門設置「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課程;針對汽車修理專業的中職學生,可以專門設置「道路交通安全法」課程等。

二是突出育人性。中職學校要避免將學生法治教育變成純粹的「法律知識」教育,甚至窄化成為「法律條文」傳授。《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中職法治教育要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應當將公平、正義、民主等法律精神內化在學生的法制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對規則、制度的信仰,從而使「用法」行為成為一種自覺。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從「懂法」到「用法」。如果說我們學校的法治教育,教給了學生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教給學生維護自身權益的武器,那麼讓學生樹立法律觀念,則是教給他們如何成為合格的「社會人」。這樣的法治教育體現了育人特徵,這正是學校教育的本質。

三是突出系統性。現有中職法治教育成為4門德育必修課程中的一門課程的一部分,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開始,每周2課時,也就是說,中職學生在校三年只有20多節課接受「法」的教育,不僅時間有限,而且集中在一個時段,沒有貫穿到中職學校教育的全時段,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育體系。因此,應該貫通課程設置,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所確定的目標與內容進行系統建構,把法治教育貫穿到三個學年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其中一、二年級設置通識性法治教育課程,三年級設置專業(行業)性法治教育課程。比如,在學生入校之初,主要進行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遵章守紀教育,使學生儘快適應校園法制環境;第二學期學習憲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基本理論;第三學期時結合所學專業,有選擇地學習部門(專門)法律法規,以適應學生今後從事職業之需求;畢業前夕學習就(擇)業需要的《勞動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促使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順利過渡,從「准生力軍」向「職業人」過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法治建設要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轉到「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我國法治建設確立的「法治精神」新要求、新目標,為中職法治教育提供了新指南、賦予了新使命,理應成為當前中職法治教育改革的新動力、新方向。

(作者系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9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以「大思政」格局 培育工匠意識
山東壽光職教中心與聯想集團實施合作辦學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