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歲半寶寶口服泡騰片死亡,還有多少錯誤的用藥方式你不知道?

一歲半寶寶口服泡騰片死亡,還有多少錯誤的用藥方式你不知道?

本公眾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Mon.

Tues.

Wed.

Thur.

Fri.

最近,央視的一部紀錄片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事件——

2014年4月,一個18個月大的孩子經搶救無效死亡,起因就是孩子媽媽直接讓孩子口服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死亡。

在這起讓人心痛的事故中,孩子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從標明「口服」的「泡騰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藥片,在沒看說明書的情況下,直接放進寶寶嘴巴後,餵了一口水。沒過多久,孩子就劇烈咳嗽起來,手腳抖動,嘴角也慢慢變成青色。

很多人都知道泡騰片需要用水溶解,等氣泡都跑完後再服用,但卻不知道為何要如此操作。

在媒體採訪時,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費軼博解釋稱,「泡騰片屬特殊劑型,含有泡騰崩解劑,一般是有機酸和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的混合物,遇水後,二者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將其放入口中,大量氣體急劇充斥氣道,有引起窒息的風險。」

GIF/902K

對此,常爸先強調一點,民間所謂維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或者預防感冒的說法,迄今沒有任何確鑿證據去證實,加上維C泡騰片中鈉含量較高,所以,不建議給孩子吃。

補充維C,多吃水果、蔬菜就足夠了,玫瑰色水果、葉菜、番茄等含量豐富。此外,如果攝入量過多,過量的維生素C會經尿液排出,大量攝入反而會引起腹瀉、泌尿系統結石,誘發痛風、加重胃潰瘍。

或許,很多人都跟常爸一樣,以為這種錯誤服藥導致的事故只是偶發事件,然而,查閱資料不難發現,這類事故的發生率竟然數據驚人!

國內每年死於不良用藥的人群中,兒童佔到了30%。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中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的肝腎功能、神經系統損傷更是難以計數。

曾經紅遍全國的舞蹈《千手觀音》,領舞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注射鏈黴素失去了聽力。參與這個舞蹈團的所有20多個聾啞演員中,18個是因為藥物致聾,且大多都是在幼兒時期因發燒使用抗生素所致。

又是一組讓人心痛又難以置信的數據!

為了提醒更多的家長,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常爸請來北京市朝陽醫院葯事部的於曉佳藥師,請她來介紹兒童服藥的常見誤區。

專家介紹

於曉佳:北京市朝陽醫院葯事部主管藥師,畢業於天津大學藥物化學專業,藥學碩士,從業12年,現為急診科臨床藥師,擅長治療藥物監測、抗感染、鎮痛、營養支持等藥物治療,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為患者提供優質藥學服務

誤區 1

迷信「純天然」、「純植物」,輕信他人推薦

用藥和育兒,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況,治病也要根據孩子不同的病情來用藥。切忌盲從他人,別人的用藥經驗不一定適合你或者你的孩子,更要防止被不良商家矇騙。

有些商家打著「純天然」、「純植物」的旗號,實則要麼療效全無,要麼有這樣那樣的毒副作用。也有些家長偏愛「祖傳秘方」、各種渠道打聽來的「偏方」,殊不知卻是在讓自己的孩子以身試毒。

2016年11月,深圳3名幼兒因使用一款問題噴鼻劑,導致嚴重的鉛中毒,並一度病危。媒體報道顯示,兒童血鉛中毒標準為200微克/升,而深圳的這3名患兒,體內的鉛含量都接近1300微克/升的死亡線。

原因就是家長帶孩子到一家藥店就診,聽信「坐堂醫生」推薦,給孩子使用了這款問題噴鼻劑。而這款問題噴鼻劑中的鉛含量約為10%,砷、汞也是含量超標。後經查實,該葯堂使用的三種藥品都沒有批號,屬於假藥。

其實,類似的事件並不鮮見,假藥也越做越真。對於家長來說,到底該如何分辨?

首先,一定通過正規藥店、醫院購買藥品,不要輕信路邊小診所和所謂的祖傳秘方。

其次,拿到葯後,要仔細鑒別。

外包裝上印有「衛葯健字」的,一定是假貨。「衛葯健字」是已經廢除的批准文號。

標有「國食健字」的,是保健食品,並非藥品。

正規藥品都會有「國葯准字」的標註,標註格式為,國葯准(試)字+ 1 個字母+ 8 位數字,字母代表的是葯的種類,H 是最常見的化學葯,Z 是中成藥,S 是生物製品,B 是保健葯,T 是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 是藥用輔料,J 是進口分包裝藥品。8位數字,多一位少一位都不行。

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將8位數字輸入食葯監總局官網,查詢該葯的批准文號,看藥名、劑型、規格、生產廠家等是否對得上。

此外,假藥的包裝印刷質量較差,會出現字跡模糊、疊影的情況;包裝盒如果缺少藥名、規格和生產批號三個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是假藥。

誤區 2

含激素的葯副作用太大,都不能給孩子用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一聽說激素葯,就唯恐避之不及,覺得激素一定是不好的,副作用大的。

其實,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病情、年齡用藥,既可以有效治病,又能避免不良反應。

就拿常見的嬰幼兒濕疹來說吧,比較輕微的濕疹,通過合理的生活護理和皮膚護理就能好轉;嚴重的濕疹治療,還是需要使用激素類藥膏,外用糖皮質激素通常是濕疹首選藥物。

首都兒研所皮膚科主任、兒童皮膚科資深專家劉曉雁曾說,臨床上證實激素藥物治療濕疹確實有效,在醫生指導針對病情有針對性的用藥,可以放心給孩子使用。

只是在藥物選擇上,要首選中效和短效的激素類藥膏,使用時根據皮損的恢復情況逐漸減低外用激素的濃度或強度,在使用量和使用周期上也會嚴格把控。

所以,不要害怕激素,不要以為堅決不給孩子用激素類藥物就是為他好,該用的時候不用,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睡眠、飲食,甚至是生長發育,得不償失。

另外,也不要在病情稍有好轉時,就因為害怕激素的副作用立刻停葯,這樣不但對病情沒有好處,反而容易造成反覆,用藥方法、劑量、時長,一定要遵醫囑。

誤區 3

一生病就吃藥or是葯三分毒,抗抗就好了

好多家長,不光是老人,甚至包括年輕的爸爸媽媽在內,都有這樣的觀念:孩子一感冒,趕緊喂葯,「吃藥好得快!」孩子一咳嗽,趕緊吃藥,理論依據是「不吃藥咳成肺炎更麻煩!」

如果有家人表示反對,「吃藥黨」往往振振有詞,你看上次不就是聽了你的話,剛開始沒及時用藥,結果變成肺炎了嗎?

其實,這裡需要強調一點,感冒≠細菌感染。普通感冒是自愈型疾病,咳嗽也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咳嗽對清理呼吸道有好處,吃藥鎮咳只是抑制咳嗽中樞,使病原菌沒法排出,有時反而會延長病程。

兒童最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大多數時候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沒有特效藥的,更多靠自身的免疫力來癒合。

所以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感染是幾天後痊癒,還是加重變成支氣管炎或肺炎,從根本上取決於免疫系統跟入侵的病毒相比哪個更強大,跟吃藥與否關係不大。

所以,除了流感引起的肺炎需要抗病毒治療外,孩子的感冒即使真的發展到了肺炎,如果還是病毒感染,也一樣沒有特效的藥物,只能對症支持治療等待自愈。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藥物無效,而這是抗菌葯濫用的一個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明確的細菌感染癥狀,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細菌性鼻竇炎等情況,或者衣原體肺炎等,就一定遵醫囑按量按療程使用抗生素。

這個觀念的另一個反面,是「生病硬抗派」,這個「小分隊」以年輕的家長居多,也是朝另一個方向用力過猛的一個典型。

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出現高燒的情況時,仍舊拒絕吃藥,往往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普通感冒可以先抗一抗。但如果出現發燒超過39℃以上或發燒高熱驚厥、發熱超過3天、6個月內小嬰兒發燒等情況,就需要儘快對症下藥,嚴重者需儘快就醫。

所以,一有感冒跡象就給孩子吃藥和一直硬扛著不吃藥,都是不對的。

家長只要了解什麼時候該吃藥、什麼時候可以稍微抗一抗,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才能盡量避免意外的發生。

最後,再次強調一個連常識都算不上的常識:

藥品如何使用要向醫生問清楚或諮詢藥師、用前看說明書,弄清劑量、用法,然後再給孩子吃。

同時,給孩子喂葯要使用專業的量取器具,使用非處方葯時要選擇兒童劑型,切勿將成人用藥減量給孩子服用,避免劑量靠猜、吃藥靠掰的情況。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這個案例,急於給孩子喂維生素C泡騰片的媽媽如果能停下來,仔細看一下說明書,或許就能避免這處悲劇的發生。

不光要看說明書,而且用量上也要嚴格遵照說明書或者醫囑來。

孩子生病,每個家長都會著急,有的家長會因此擅自給孩子加大劑量,卻不知這樣可能導致孩子臟器中毒。還有的家長覺得成人葯的藥效更快,無視說明書的提醒,給孩子吃成人葯,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孩子的身體器官功能發育尚不完善,肝臟的藥物代謝酶活性較弱或數量較少,很多藥物不能被完全代謝失活;腎臟排泄能力較弱,活性藥物在體內大量蓄積,血葯濃度升高,極易超過最低毒性濃度,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引發死亡。

所以,不管在多緊急的情況下,給孩子用藥一定要看明白說明書。

對於劑量、用藥風險說明書上都會有明確的說明,尤其是兒童用藥時,一定要細看。如果遇到醫囑和說明書不一樣的地方,要向醫生問清楚原因。

參考資料、數據來源:

山東廣播電視台、北京晚報、新華網、深圳特區報

1

END

1

新浪微博:@常青藤爸爸

轉載請加白名單

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即可關注

關注公眾號後,在公眾號輸入相關關鍵詞,看優質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原來他們第一天是這樣度過的,看著心疼
寶寶教育有方法,看看別人家的爸爸
寶寶摔跤也能腦震蕩!太危險了!
寶寶聽了這些音樂智力可提升哦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