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技能大師面對面」
「我憑藉一隻手,完成了坦克製造核心焊接技術的攻關任務。你們沒有理由畏難不前、淺嘗輒止。」說這番話的,是被譽為「獨臂焊俠」的國家級技能大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公司職工盧仁峰。他面對的是內蒙古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焊接技術專業(1511)班的30名學生,因為他還有著更為特殊的身份——焊接(1511)班的兼職班主任,以及該校與當地知名企業合作創建的「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特聘大師。
盧仁峰是國家焊接方面的專業人才,他的絕活絕技曾在中央電視台報道過,但他謙遜的作風深深地打動了學生,他對學生們說:「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沒有什麼訣竅,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有所作為。持之以恆的精神、不斷鑽研的毅力、精益求精的品質,是我們能夠做成事的關鍵。」
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瓶頸,融合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是當下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迫切任務。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創建「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讓學生與技能大師面對面,感受並傳承「工匠精神」,有效地解決了職業教育「重學科體系、輕崗位能力」「重技能、輕育人」「重就業出口、輕素質培養」的難題,構建起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機制,在「工匠精神」的潤養中培育德技雙馨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
實踐「雙主體育人」
長期以來,「一頭熱、一頭冷」「一陣風」或「有名無實」「淺嘗輒止」等現象是一些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癥結,嚴重製約了校企合作健康快速發展。校企合作亟待將籠統的合作意向轉變為具體的合作項目,使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真正實現優勢互補、產教融合。
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校長劉軍認為:「校企合作的目標是校企對接、技能為主、重在育人、提高質量,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這是校企合作最根本的體現。」
為了讓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包頭大型企業人才密集的優勢,2011年以來,該校先後聘請一機集團、北奔集團等當地知名企業中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宋殿琛、盧仁峰、張學海、張豹、孫志強、趙晶等,創建「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請他們擔任學校客座教師,開展大師授課、講座、指導技能大賽等活動,並與學校教師共同組成技術攻關小組,共享優質資源,培養「雙師型」教師團隊,引領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據劉軍介紹,「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的主要任務,一是搭建高技術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加快高技術技能人才集聚,參與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二是推進工學結合,促進產教研融合,實現就業需求和人才培養有機銜接,提升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三是發揮校內外實訓基地作用,實現資源互通、優勢互補,集教學、生產、培訓、科研、大賽、技能鑒定為一體,推進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
技能大師們走進課堂、來到實訓車間,解答各專業師生的困惑和技術難題,讓師生們對各自專業有了全新的認識。技能大師們將現代企業生產、管理、技術等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帶到學校、帶進課堂,建立起技術技能型人才絕技絕活代際傳承機制,目標直指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絕技絕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和能夠繼承傳統技術工藝的能工巧匠。「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儼然成為產教深度融合的「示範區」,也成為學校高精尖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制高點」。
依託「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該校多年來積極探索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在實現校企合作互利共贏的同時,也為中職教育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工作方案:通過校企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接企業崗位職業標準,進行課程體系建設;通過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組建冠名班、共建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引入企業資源,創新產學合作形式,在深層次上推進校企合作;加快校企一體化建設,融合教育鏈與產業鏈,開發綜合教學項目和生產項目,確保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傳承工匠精神
感受精神引領力量
當前,在我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製造業大而不強、技術落後、做工不精的瓶頸亟須突破。為打造中國品牌、鍛造中國品質,完成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國家大力倡導弘揚「工匠精神」。
如何把「工匠精神」的培養、體驗和實踐貫穿於教育教學改革全過程,並最終將「工匠精神」內化於學生的素質之中?依託「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積極建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平台,並以「工匠精神」培育為抓手,構建師生密切互動、共同成長的機制,通過系統的人文課程學習、職業生涯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以及特定校園文化建設,把「工匠精神」培育與技術活動、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使「工匠精神」培育成為一個有機且有效的教學相長過程。
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該校充分發揮技能大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通過「國家技能大師工作站」這個平台,組織新生與技能大師面對面深入交流。技能大師精湛高超的技能展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謙遜包容的人格魅力,無不感染著每一名學生,引導著學生們樹立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以技立身」的人才觀和價值觀。
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技能大師們走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職業發展的領路人、專業發展的良師益友。大師們的專業水平、質量意識、職業精神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學生們;他們的事迹激勵著學生們,讓他們知道了通過學習掌握一技之長,能夠安身立命,也能夠有尊嚴地生活。
「訓練的過程我半年多沒有回家,每每要放棄的時候,就彷彿看到盧仁峰大師一隻手的影子、聽到他經常鼓勵我們的話語,『再堅持一下,我一隻手都做到了,你一雙手一定能行;我出事故住院的日子,堅持讀完了焊接相關的一摞書,理論技能都不能少』。我感恩大師,感謝我的『大機械』。」今年6月,焊接技術專業(1412)班學生王旭參加全國焊接技術比賽榮獲一等獎,回想起備戰的日子,他的心裡充滿了感恩。
不難看出,大師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學生們的成長折射出大師身上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也讓劉軍感受到大師風範、精神引領的力量。他深有感觸地說:「大師們用他們追求卓越的心態去鍛鑄學生的專業能力、用他們淡泊名利的匠心去影響學生的職業生涯,傳道授業,傳承著經典技藝。學生們在與大師接觸和學習的過程中深受其影響,自強不息、努力堅持,工匠精神培育將讓學生們受益終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9日第10版
※「雙創」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把黨史課上成人格課智慧課
※知識消費給我們提了什麼醒
※「綜合型」這條路高職不能走
※由「就業」導向走向「發展」導向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