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崩盤!每一串泡沫,都將以眼淚結束!
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錢生錢」的事,人們投機的本性就不會改變!
人們投機的本性不變,世界就會一直上演各種」危機「和」崩盤「。
人類循環不斷的困苦背後,是周而復始的貪婪。
1 泡沫崩盤!1200萬一條的藏獒,如今扔掉也沒人要!
在早些時候的藏獒圈裡,流傳這樣一句話,「一獒滅三虎,三獒沉航母。」這句話並不是說藏獒多麼兇猛,而是說它的身價高貴。
2010年2月,河南駐馬店一位市民以200萬元左右價格購買了一條名為「康巴一號」的藏獒,在藏獒抵達河南後,竟動用了30輛奧迪、1輛賓士、1輛寶馬親自迎接。
一條品種優良的母藏獒能賣出500萬元,能配種、品相好的公狗則能賣出千萬元以上。按業內說法,公藏獒純度達到90分,配種價格最高可達30萬元/次。如果能買到一條品相好的公藏獒,一個月光配種就能賺幾百萬,真得能讓人數錢數到手抽筋。藏獒創造著一夜暴富的神話,被業內譽為「活的奢侈品」。
資本逐利的天性決定了這是一場無情的遊戲。操盤手為了迎合血統,通過染色、人工受孕、打激素等非自然手段將藏獒養成怪物一樣的「活體奢侈品」。
幾年前,一隻名為「轟動」的紅棕色純種藏獒賣出了1200萬的高價。飛漲的價格讓更多的人逐利而來,藏獒數量急劇上升,然而市場卻難以消化。
藏獒的馴養成本極高,買得起並不一定養得起,據一馴養藏獒的藏民介紹,餵養一頭70公斤的藏獒,每天需要300到400元的成本,這種情況就像買房後要按月還房貸;
曾有新聞曾報道一江蘇男子花40萬買藏獒回家,8個月後以千元價格出售藏獒,所以很多炒房的人也會不定期出售手裡的房子,用來還名下房產的按揭;
然而短短几年時間藏獒經濟崩盤,不少人數百萬元買來的藏獒,如今白送都沒人要,甚至有藏獒養殖場無奈將藏獒當做肉狗,幾百元一隻賣掉。早些年被市場「神化」的藏獒,如今已被市場無情地淘汰。在青藏高原更有數以萬計的藏獒成喪家之犬,流浪「成災」。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沒有買賣,就沒有市場。藏獒經濟的崩盤,意味著曾經深藏其中的經濟泡沫被無情地擠掉了……
2 荷蘭的鬱金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泡沫經濟案例
當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獲利時,泡沫便出現了。
當時一個單株鬱金香可以買4頭公牛,第二年,這個價格又翻了四倍。這個泡沫使」種植業「吞噬了荷蘭原本引以為傲的」造船業「,最終把荷蘭從全球霸主的位子上拉下了馬……
再說一點近的:
2007年海南黃花梨價格每公斤9000元,在後面最瘋狂的幾年,有報道海南黃花梨竟達到10萬一斤的天價。黃花梨是一木一價,而如今海南黃花梨的價格即便一跌再跌,也少有人問津。
2016年名龜市場遭遇斷崖式下跌,曾高達10萬元/只的黑頸龜,最後跌至約6000元/只。
無論是任何一種產品,只要脫離了使用價值,成為投機的載體,價格必然要回歸,這叫客觀規律,再強大的能量也無濟於事。
如果不通過勞動創造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財富,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去踏實的勞動?
如果沒有勞動者,如果未來都是投機者的天下,世界的財富從哪裡來?公平從何談起?
這些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一定要加強監管,謹防投機者的投機行為,哪怕是破壞了一塊磚,都有可能毀壞了整個經濟大樓!
3 看看這些信號,房地產泡沫還能熱多久
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在昨天的演講中談到,要把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資金減下來。「比如對殭屍企業必須減下來,對隱性的地方政府債務必須減下來,對房地產炒作必須減下來,這樣我們才能騰出資源服務於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實體經濟,才能培育出新的結構、新的動力」。
對房地產炒作資金如何減下來?比如消費貸,已經開始限制,深圳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從最長30年縮短至5年,南京、杭州、北京、武漢都開始爆出消息,銀行嚴控消費貸資金流向房地產行業。
這些堵漏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應該是一步步累加的,打壓不會一步到位,而是不斷補刀,只要炒房資金還在,那就不斷打壓,不斷抽血。
我們知道,房地產行業就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房企的槓桿率普遍都很高,70-80%是常態,大家都是借錢滾動發展,而房價的大漲大跌,最大因素也是取決於資金的鬆緊,貨幣放水,房價大漲,反之亦然。
只是我們的貨幣現在尚未到很緊的程度,而是慢慢的收緊。
今天公布的8月 M2餘額164.5萬億,同比增速是8.9%,比預期值低,7月份的時候還是9.2%。
M2的增速在連續幾個月降低,某種程度上是說明了全社會的流動性收緊的方向。
但同時也要注意的是,M2這個參數已經不能完全說明貨幣擴張速度了,就是說貨幣是松是緊,不能完全看M2的增速了。
因為影子銀行已經佔比很大了,比如信託,2016年底的規模就已經突破20萬億了,還有其它基金子公司,券商,保險等資管計劃,瘋狂擴張,有機構今年的估算是中國影子銀行規模超過60萬億了。但我們目前沒有公開對這些影子銀行做一個增速統計。
不過M2的增速,雖然不全面,但多多少少還是反映了流動性趨緊的方向。
應該說,貨幣這個水龍頭一定是擰緊的方向,不管是我們自身需要抑制泡沫,防控金融風險的角度,還是從外圍看,歐美國家即將結束寬鬆量化周期,貨幣擴張接近尾聲。都說明了,貨幣是緊的趨勢,指望再繼續大放水,已經不現實了。因為經濟都是有周期的,只要走出了低迷,不可能持續無序印貨幣。
《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里講風險時,總結了一個觀點,就是普遍相信沒有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投資風險主要源自過高的價格,為什麼會導致過高的價格呢,往往是長期良好的投資表現,以及大量的資金流入,並且貸款易得。
這個套在任何一個投資品上都適合,而我們的房價簡直如出一轍。過去這些年,空頭的臉都被打腫了,購房者對牛刀們深惡痛絕,有房沒房簡直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房地產良好的投資回報,吸引著全社會的資金都流入地產,同時每一輪房價大漲,也都是加槓桿容易貸款的結果。
風險為什麼很少被事先觀察和成功預測到呢,因為風險只存在於未來,而未來會怎樣是不可能確定的。
從政策層面,貨幣層面判斷,我認為現在一二線已經不適合加入投資了,跌也是未來三年內遲早的事,但我也不確定房價具體什麼時候能夠真正下跌,因為未來是難以預知的,沒人能準確判斷到。
通常,市場從啟動開始,上漲的時間在兩年左右,調控後,市場會橫盤一兩年再跌。當然,不同城市會有分化,不能一概而論。
目前一線城市上海深圳還是橫盤為主,比如深圳,2015、2016漲了兩年,去年10月以來,跌過一段時間,但今年3月份之後,市場有所反彈,區域開始分化,有的片區還在漲,有的片區跌了。不過市場肯定不如去年了,從二手房成交量的下跌就知道。北京跌了幾個月後,市場四季度估計會反彈。而廣州漲的最晚,估計還會繼續飛一陣。
二線城市中,如合肥、蘇州,市場也平靜了,武漢、成都、南京、杭州這些以及長沙、鄭州等城市新房雖然限價了,房價不讓漲了,但還是一房難求,市場購房熱情不減。
三四線呢,隨著去庫存慢慢結束,調控政策也開始了,但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今年明年估計還會漲,直到他們普遍都翻倍,成交也會非常活躍,什麼時候歇下來,就看棚改什麼時候能夠大規模結束了。
這從目前地產股的表現已經可以看出來了,根據過往的表現,股市往往先於樓市提前反映未來市場,而現在的地產股龍頭,股價還在蹭蹭漲,萬科創了歷史新高,香港內房股,如恆大,碧桂園這些一二三四線布局均衡的地產股,都在穩步上漲。融創收了萬達的項目後,未來業績可期,漲的非常猛。
所以什麼時候這些公司的股價漲到頂向下拐了,才是此輪樓市真正的拐點。
4 每一次瘋狂的泡沫,都將以眼淚結束
整整9年過去了,但9年前的那個歷史性事件,卻改寫了世界的格局。
2008年9月14日,星期天。美國《新聞周刊》一篇報道的標題就是:星期天,一個流血的星期天。
在那個周末,時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從辦公室給家裡打電話。連續數天的加班讓他精疲力盡,他對夫人溫迪說:「每個人都在看著我,我卻不知道答案。」
「我真的害怕了!」保爾森說。
剛從教堂祈禱回來的溫迪安慰他說:「你不應該害怕,你的工作反映了上帝的無限心智,你能夠依靠他的力量。」
那一天,在保爾森袖手旁觀下,位列華爾街投行老四的雷曼兄弟走到了末路的盡頭,在秋日涼風的吹拂下,西裝革履的雷曼員工,帶著自己的物品最後一次走出辦公室。金融海嘯席捲華爾街,已成定局。
那是改變世界的一天,世界格局從此發生了深遠的變化,G20開始登場,金磚國家,尤其是中國,成為最耀眼的角色。
這是血淋淋的教訓,只是很多人已經忘記了教訓。
今天的美國人都很清楚,雷曼乃至整個美國經濟的悲劇,與此前的美國房地產泡沫密切相關。但把時間推移到八年前,美國人對房市繁榮更多的是興奮,而不是恐懼。
2006年6月,我剛到華盛頓工作時,許多美國人還未沒有及時買房或少買了房子而懊惱不已。一位華人朋友就頗有悔意地對我說,以前他買的60萬-70萬美元一套的別墅,當時已漲到了150萬美元左右,如果多買一套,那該多好!
但很可惜,這種樂觀情緒並沒有持續多久。也正是從2006年起,美國房市在火爆多年之後,開始下滑,隨後則急轉而下。房價在20%、30%甚至50%、80%的折扣比例暴跌。未買房人持幣觀望,已買房人慾哭無淚。
買房者和建房者,都成了房東,作為一個最直接的日常感受:從2006年起,美國街道旁的一道獨特風景,就是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廣告。降價促銷、贈送禮券,賣房者使出渾身解數,購房者卻依然寥寥。在首都華盛頓,不少剛建成的樓盤在銷售不暢之後,最終只能打出「暫時出租」的廣告。
在描述美國房市危機時,我在報道中曾多次引用過這樣一個例子:
美國亞里桑那州,從業15年的房地產經紀人內爾·布魯克斯,碰到一件情緒嚴重失控的女客戶。
「她把手機從左手到右手不停地掂量,好像在玩一把刀子,然後就突然向我砸過來,我一閃身,身後的牆上就留下了一個坑。」他說。
淑女也瘋狂,究竟為什麼?原來,布魯克斯告訴她,她房子價值又縮水了6萬美元。6萬美元,對美國人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關係到生存本錢。
當房價上行的時候,怎麼出手,都是機遇;但隨著泡沫的破滅,此前的決定,都成了生活的噩夢。
持續走低的房價,除了「套」住了興沖沖高價買房的美國人;隨即被套的,還有美國的房貸公司,尤其是風險較高的次級抵押貸款金融公司。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貸供應商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告破產。這家在2007年初資產規模還超過17億美元的次貸公司,在短短三個月內規模縮減到不足5500萬美元。
翌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披露說,在整個2006年,美國次級貸款高達6400億美元,約為3年前的兩倍,次貸佔到了美國全國房貸市場總規模的20%,金融公司、對沖基金手中以次貸抵押的債券總值達到了1萬億美元。
泡沫,總會破裂的。按照業內人士的統計,當時13%的次級貸款已形成了壞賬。於是,就在2007年的春天,美國次貸行業開始全面崩潰,市場上一片殺伐之聲,超過20家次貸供應商宣布破產、遭受巨額損失或尋求被收購。
由此,世人所知的美國次貸危機漸顯崢嶸。
在美國,「次級」是相對於「優惠級」而言。所謂次貸,就是發放給信用較低的貸款者的貸款。與普通的按揭貸款不同,次級房貸的簡單過程如下:信用較低的人從次級放貸機構獲得貸款;放貸機構將房屋抵押的債權出售給投資銀行,用收益進行再貸款;投資銀行則將債權重新包裝成債券,在資本市場發行。
相對於針對高信用客戶的「優惠級」貸款,次級貸款利率高,收益大,但槓桿大,風險也大。
但在2001年至2005年美國房市火爆時,人們都希望買房來實現資產增值,房貸公司也願意發放次級貸款實現高收益。一些公司受利益趨勢,加大槓桿,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貸款方式吸引貸款人。
大浪襲來,一個個曾經呼風喚雨的金融巨擘,現在是厄運難逃。
2007年6月7日,華爾街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隻對沖基金停止贖回。這只是更大風暴來臨前的序曲。2008年3月14日,貝爾斯登股價暴跌45.9%。在流動性全面惡化的壓力下,貝爾斯登不得不向美聯儲申請緊急貸款。
兩天後,為防止金融市場出現災難性暴跌,在財政部和美聯儲施壓下,貝爾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跳樓價」將自己賣給了摩根大通。美聯儲則為這筆併購案提供了大約300億美元的擔保。
對於這起併購案,許多媒體均以「槍口下的婚姻」來形容,意指貝爾斯登雖萬般無奈,但為了存活,最後只能委身於摩根大通。
隨後則是美國印地麥克(IndyMac)銀行。2008年7月11日,該銀行因不堪巨額虧損和擠兌而關門歇業,這是美國歷史上第四個大銀行倒閉事件。然後噩夢又輪到了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兩大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
凄風苦雨中,雷曼兄弟也走到了末路的盡頭,由此掀起國際金融市場的滔天海嘯。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圍繞著雷曼的命運,華爾街的「密室政治」在燥熱中開始,在冰冷中結束。
從阿拉巴馬一家棉花經紀行起步的雷曼兄弟有著158年的歷史。作為華爾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在過去幾年美國房市泡沫期,不斷放大槓桿大舉擴張,這使雷曼業務迅速發展,但也使其陷入財務異常脆弱的困境。
2008年9月10日,雷曼對外宣布,2008年第三財季損失39億美元。9月11日,此前已連續暴跌的雷曼股價一日內再度暴跌42%。在過去幾個月,暴跌似乎成了美國股市的一道風景,而雷曼則成了股市「空軍」的領航員。
雷曼作為華爾街「大到不能倒」中的一員,一旦倒閉,影響深遠。為挽救雷曼公司,被譽為「飈風漢克」的保爾森使出了渾身解數。
在保爾森、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以及時任紐約聯儲行行長蓋特納的要求和安排下,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們在紐約舉行碰頭會,就雷曼前途進行磋商。
鑒於形勢緊急,保爾森發出警告:必須找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因為雷曼破產會給所有人帶來風險。
對這次閉門會談,一位美國聯邦官員感慨道,這實際上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牌局」。
但保爾森也划出底線,政府不會救助雷曼公司,因為他害怕納稅人攻擊他慷國家之慨,拯救一個揮金如土的華爾街大佬。
美國政府不出手,其他公司豈敢冒險?雷曼兄弟董事長兼CEO福爾德撥了一個又一個求助電話,但卻無人理睬。他事後哀嘆:「這種痛苦將伴隨我的餘生。」
對於見死不救的指責,保爾森則回應說,他當時如果能救,肯定會對雷曼施以援手,畢竟,他的一個弟弟也在雷曼做事。
但從事後來看,保爾森徹底賭輸了,他低估了市場的反應。而市場的恐慌,更將整個華爾街拉入了深淵,美國由此陷入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金融海嘯愈來愈猛。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美國第四大投銀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同日,美國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被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收購。
9月16日,星期二,評級機構穆迪公司(Moody)和標普公司(Standard and Poor)調低陷入困境的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的評級,AIG股價開始暴跌。
9月17日,星期三,美聯儲被迫對AIG提供高達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避免該公司陷入破產。
9月18日,星期四,保爾森、伯南克和一些重量級議員緊急磋商,要求國會通過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以此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伯南克警告說:「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可能星期一就會沒有美國經濟。」
9月19日,星期五,保爾森公布了金融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小布希後來回憶說,「(我的)主要經濟顧問們告訴我,我們現在的處境可能比『大蕭條』還要糟糕。」
9月20日,星期六,美國政府正式向國會提交救市計劃。
9月21日,星期日,美聯儲宣布批准美國第一大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實施業務轉型,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業銀行。
9月25日晚,星期四,美國監管機構接手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WaMu,Washington Mutual),並將其部分業務出售給摩根大通。
至此,次貸危機使美國前五大投行全軍覆沒。華爾街正經歷一場「世紀洗牌」。美國CNN在其網站上說,美國投資銀行業的巨變,造就了「華爾街的新世界」。路透社則發表評論說,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美國許多媒體在報道時都使用了一個相同的詞:BLOODY(流血的)——這是華爾街流血的一周、流血的一月。
美國媒體曾刊登了一幅漫畫:金融海嘯後,在華爾街殘存的一塊廢墟上,保爾森問華爾街的倖存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倖存者則範文:這應該是我來問你。
在五大投行中,保爾森曾執掌的高盛狀況,相對最好。一些國會議員就指責,保爾森其實早就知道危機的嚴重性,但卻因為本身利益考慮,未能及時採取有效而更強硬的行動。
議員的指責未必都是事實,但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依然是「貪婪與恐懼」交纏。華爾街的貪婪,是危機全面惡化的一個重要根源。
談起這場危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鮑泰利(Pieter Bottelier)對我分析說,美國金融市場淪落到這種地步,與美國金融機構的投機性太強有關。此外,由於金融的創新,大量金融衍生品推向市場,而許多投資者其實對這些金融工具的風險性不清楚,這就埋下了重大隱患。
當時備受危機困擾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則毫不留情地指斥華爾街「喝醉了」,而且「還在宿醉中。問題在於它多久才能清醒過來,不再用那些千奇百怪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品之禍,是將一個領域的泡沫,擴展至整個經濟基本面的泡沫。林毅夫就對我說,這次危機就暴露了美國金融創新的隱患,金融衍生品越搞越複雜,監管又沒跟上,這就使泡沫不斷膨脹,最終釀成嚴重的金融危機。
美國原先的金融監管確實存在很大漏洞。比如,投行不在美聯儲監管之下,帳外金融衍生品更是放任自流。當然,出於本身利益考慮,投行,也包括此前的「兩房」,都出重金在國會雇有遊說團,阻止國會授權政府對它們加強監管。而共和黨的一貫理念是:只有自由市場經濟,才能確保經濟的繁榮。
資本追逐暴利的本性,將風險置之腦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麥克法登(Daniel McFadden)2008年就指責說,在追逐利潤過程中,銀行家有責任保護客戶利益的理念被拋諸腦後。這也隨後導致了美國金融改革中,要設立獨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署」(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Robert Reich)指出,美國金融體系存在不透明性,金融機構和個人的借貸大大地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必然會導致問題。這一觀點後來也正為金融監管改革的一個重要考量。
2002至2006年間,美國家庭貸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金融機構貸款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這都遠遠超過了整體經濟的增速。
當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價暴跌時,許多人就處於無力還貸的境地,次貸危機由此爆發,危機隨後全面擴散至金融領域。
在房地產火爆的狂熱中,又會有多少人能理性認識到危機正在降臨呢。
巴菲特後來也感慨,當時所有人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認為房價會永無止境地上漲,「基本上,四五年前,幾乎每個美國人腦袋裡都有這樣一個概念,不管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認為房價不可能大幅下跌……」
但規律總是顛撲不破的,早一點晚一點而已。
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不管是股票還是房屋,如果價格脫離了實際,市場最終會作出反應。上世紀日本房市的瘋狂,本世紀初美國房市的火爆,最終都演變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危機讓美國經濟模式遭到了廣泛質疑,金融危機、兩場戰爭,讓美國衰退變得不可避免,與此同時,金磚國家整體崛起,G20峰會由此成為慣例,中國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十年一個輪迴。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一個可怕的現實是,現在北上深的房價,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和日本人的房價。當年在美國工作時,一位美國政府統計學專家聽說,北京的房價比華盛頓還要貴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連連呼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美國人,那還是幾年前,他估計聽到現在北京的房價,認為華盛頓都是落後地區了。
有機構統計,2016年6月,中國居民房屋總市值最高的前50個城市,市值總和超過了200萬億人民幣,達到219萬億元,已經超過美國全國的居民房屋總市值200萬億元。或許中國人確實很有錢,也更聰明。
網上有個段子說:房產交易中心裡,一撥人賣掉了房,準備進股市抄底,另一拔人,剛從股市中套現準備掃房子。兩隊人馬擦身而過,互相瞟了一眼,心底都念了一個詞,SB……
新的泡沫,會以眼淚結束嗎?時間會告訴一切,儘管結果往往格外殘酷。
點擊展開全文
※2016-2020,中國經濟運行大猜想:從去產能到資產負債表修復
※敢說真話:本周五縮量大漲,已撕掉國家隊底褲!
※王健林為什麼要借錢給別人買自己?
TAG:獨立經濟學家吳裕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