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86張圖帶你緬懷九一八事變86周年紀念日

這86張圖帶你緬懷九一八事變86周年紀念日

86年前

「九一八事變」爆發

抗日戰爭拉開序幕

你可知道

這場綿延14年的戰爭

起初竟是源於少數人的瘋狂?

你可知道

數十位日軍高級將領斃命於中國

甚至有「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潘家峪慘案後的悲壯反擊

南京審判中的「跨國追兇」……

老照片記錄下戰爭的苦難

更昭示著正義不朽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向我國軍隊進攻。

1931年9月28日,南京、上海的學生在南京國民政府門前集會示威,要求國民黨出兵抗日。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我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軍炮轟東北軍駐地北大營3小時後,有準備的日軍步兵衝進北大營。

1931年9月19日,日軍軍列急速向瀋陽運兵。

9月24日,上海學生赴京請願開始,要求抗日之學生運動,迅速在南京成風氣雲涌之勢。

1931年9月18日,日軍蓄意製造柳條湖事件的現場,即「九一八事變」的開始。關東軍進攻中國軍隊駐地瀋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

坐落在瀋陽柳條湖附近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達18米的殘歷碑,石刻的日曆翻頁永久地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

這是一個需要我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一場「一夜之間發生的戰爭」,給擁有幾千年輝煌歷史的泱泱大國刻下了山河淪喪的恥辱;同時,也見證了不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憤然覺醒,英勇還擊。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廣場上的殘歷碑(新舊照對比)

1931年9月19日,日軍侵佔瀋陽市政公所。

「九一八事變」,入侵瀋陽的日軍士兵。

「九一八事變」期間戒備森嚴的瀋陽城。

「九·一八」事變期間,日軍在瀋陽等地肆意燒、殺、淫、掠,犯下滔天罪行。

西安事變(1936年)前夕

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

張學良驅車趕來勸導學生

這時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歌聲悲壯

令人斷腸

張學良聽聞後沉痛地說

請大家相信我

我是要抗日的

日軍進瀋陽城

毛澤東曾經這樣說過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

抗日歌曲鼓舞著一批一批仁人志士

走向抗日前線

迄今依舊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事變前夕日軍航拍的北大營鳥瞰全景

中國共產黨在九一八事變後不久

對外發表抗日宣言

隨後號召東北人民開展游擊戰爭

東三省的人民

一部分愛國軍隊

在中共領導或協助之下

組織了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

在此後的14年間

東北抗聯挽救民族危亡

對日作戰10餘萬次

牽制76萬日軍

消滅侵略者18萬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這首所有中國人都會唱的歌曲

就是田漢、聶耳

感念東北抗日義勇軍英勇戰鬥而創作

這張照片里的人叫

王鐵漢

他曾違抗「不抵抗」的命令

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這個人是趙一曼

她舍子從戎奔赴東北抗日

馳騁於白山黑水之間

令日寇聞風喪膽

一次激戰中趙一曼受傷被俘

帶著對兒子的無限深情

從容就義

年僅31歲

「八女投江」中的8位抗聯女兵

在發現敵軍偷襲後

本可以不驚動敵人全身而退

但為了讓大部隊平安撤退

主動暴露自己

最後消失在冰冷的烏斯渾河裡

明明可以生存

卻要選擇戰死

楊靖宇、趙尚志、冷雲等抗日英烈

用行動告訴侵略者

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在戰鬥

抗日戰爭14年

中華大地上

6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淪陷

3500萬以上同胞傷亡

這些犧牲

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做出了卓越貢獻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56年

新中國在自己的土地上

審判了36名日本侵略者

《論語》曾告誡人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也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這不都是意味著我們要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的見證嗎?

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然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日軍侵入前,瀋陽城繁華的市井。

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北大門

九一八事變罕見舊照

九一八事變罕見舊照

918事變後,日軍在東北到處挑釁。

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滿洲里

1931年9月20日,日軍在長春集結,準備進攻吉林。

1931年9月19日,駐朝鮮日軍第20師混成第39旅團為增援關東軍。

「柳條湖事件」爆炸現場。

日軍在瀋陽隨意拘捕市民

日軍在嫩江橋遭到馬占山部頑強抵抗

日軍佔據東三省官銀號大金庫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任何抵抗便攻佔瀋陽全城

日軍殘忍屠殺東北抗日義勇軍士兵。

918事變後,日軍在東北到處挑釁。

918事變後,日軍在東北到處挑釁。

中國第一份抗日宣言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發表了抗日宣言,號召全民族武裝抗日。

瀋陽皇寺路福安里

86年前的9月19日,在瀋陽皇寺路福安里3號,作為中共滿洲省委機關所在地,這裡發出了「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

在《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以及之後一系列宣言的帶動下,東北民眾的抗日熱情被點燃了。

血肉之軀築起民族脊樑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共滿洲省委武裝工農群眾,聯合一切愛國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

東北各地陸續建立起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後來發展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繼而發展成為東北抗日聯軍,成為中國抗日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

1939年楊靖宇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他率部隊轉戰於濛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

他以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鬥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儘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英雄趙一曼:鐵骨柔情民族魂

1935年秋,趙一曼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11月間,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後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被日軍發現,戰鬥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嚴詞痛斥日軍侵略罪行。

為了得到口供,日軍將她送進醫院監護治療。在醫院裡,她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爭取看護和看守人員。1936年6月28日,在看護和看守幫助下逃出醫院。6月30日晨,被追敵再度捉捕,受到更加殘酷的刑訊。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

趙尚志

趙尚志,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率部對敵人作戰中身負重傷被俘,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痛斥敵人。

窮凶極惡的敵人割下了趙尚志的頭顱,運到長春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趙尚志壯烈犧牲時,年僅34歲。

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上旬,部隊經過長途行軍抵達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西岸,日偽軍千餘人乘夜來襲。

為掩護大部隊突圍,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戰士,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一齊向日偽軍開火。在背水作戰至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波濤滾滾的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瀋陽審判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先期潛伏的小分隊和蘇軍一起發起進攻。日軍東寧要塞守軍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戰鬥落下帷幕。

1956年4月,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國政府成立特別軍事法庭,於當年六七月間,分別在遼寧省瀋陽市和山西省太原市兩地開庭,對45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

1956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開庭。

其中,日軍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長官武部六藏等36名戰犯均在瀋陽審判。

日本戰犯藤原廣之進低頭認罪

86年前

瀋陽的炮聲

驚醒了這個沉睡的民族

86年後

硝煙早已散去

警鐘仍在長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紀念「九一八」是為了不忘國恥,是為了不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前行。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只是為了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文大豫網微信平台 新華社公眾號 圖來自網路

責任編輯 唐文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警官學院團委 的精彩文章:

TAG:江蘇警官學院團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