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產階級:全民跑馬

中產階級:全民跑馬

中國新中產的三大標誌是「跑步、抄經、喝果汁」

01

供需兩熱

前不久剛剛落幕的北京馬拉松,報名費從200元被熱炒到2000元(嚴格來說屬於非法轉讓),引起了網友熱議:這個年頭,不在朋友圈發個半馬、或者全馬的完賽照片,都不好意思被稱作中產階級精英。鳳凰體育特約評論員張豐撰文《過度開發的馬拉松是一場大躍進》,稱:「跑步成為中產的新宗教。」而這個宗教,一定是和朋友圈裡面的「曬」照片、曬步數聯繫起來的。

顯示中國馬拉松爆髮式發展的另一組數據在這裡:《2016中國馬拉松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達到328場,與2015年134場相比,增加了近1.5倍,是2011年22場賽事的近15倍。

數據來源:中國田徑協會

從覆蓋區域來看,馬拉松賽事已經由過去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拓展,「目前,在大陸舉辦的馬拉松賽事已經涵蓋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國30個省、區、市的133個城市,較上年增加54個城市。

02

什麼樣的人在跑步?

愛燃燒、虎撲跑步、上海跑步者發布的《2015跑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的跑者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本科學歷以及年薪5萬以上的都佔70%;所在行業為IT互聯網、政府機構、金融業、地產業;超過25%的受訪者跑齡不足一年;其中男性跑者平均年齡為34.4歲,39.4%單身;女性跑者平均年齡為32.1歲,55.4%單身。

尼爾森(Nielsen)的調查顯示,跑步成了「運動愛好者」的首選,約70%的人稱,與內地城市曾經的主要運動羽毛球相比,他們更喜歡跑步。80%的受訪者稱過去一年購買了運動鞋,30%的人辦了健身會員卡。60%的人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了健身應用。報告上同時指出,每位男性跑者去年平均在運動裝備上花了1800元、女性跑者平均花費了1500元。

03

為什麼中產愛跑步?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指出,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後,一個國家會進入以馬拉松為代表的全民路跑的體育消費周期,這在歐美稱為「馬拉松賽事現象」。

FT這麼解讀中產階級的跑步熱潮:「最近三四年,跑步已經成為中國中產階級的信仰了。一旦你經濟獨立,你會更多地思考精神層面的事,而中國沒有太多信仰。」跑步「讓中產階級在空虛生活中找到有意義的事」。

(網路圖,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另外,馬拉松賽事熱還源於政府對於體育產業的提倡,以及地方政府試圖通過舉辦馬拉松賽事來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遊客消費等等。所以,後發的馬拉松賽事,常常在名字上冠宇「國際馬拉松賽事」,而本月開始了網上報名的廈門馬拉松賽事,作為全國公認的三大馬拉松賽事之一,已經悄然把「國際」兩字去掉。

04

還未完全準備好的跑者和賽事組織

伴隨著馬拉松熱潮的,還有不絕於耳的猝死新聞。跑齡只有兩三年的中產跑者似乎對自己的身體過度樂觀,許多初級跑者不顧個人體質,不講究科學訓練方法,導致訓練中受傷,甚至比賽時猝死。2014-16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馬拉松賽事中至少有12人猝死。以至於2016年「防猝死」成為馬拉松賽事的重中之重。馬拉松的賽事組織牽扯方方面面,而體育管理人才並未在過去的3年內達到每年150%的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櫻花和熊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爛片到盡頭了嗎?(下)
「中國式爛片「到盡頭了嗎?(上)
無人便利店的現狀與未來(下):會取代有人便利店嗎?

TAG:櫻花和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