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溫通之要,氣血調(四):治療寒/熱/虛/實,溫通經絡、調暢氣血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溫通之要,氣血調
《說文解字》釋「灸」為「長久當灼」之意,提示了艾灸治療的操作特點。李時珍《本草綱目》還記載「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即艾灸治療時,艾火的持續作用,可以激發作用腧穴(或部位)局部氣血,並通過疏通經絡,調整全身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溫熱刺激,雖然可以產生多個方面和層次的溫通效應,其主要機制是通調十二經脈氣血。這一認識在《內經》中已經被記載:「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靈樞·經水》),即闡明了艾灸具有通調各經氣血的作用。同時還指出「氣血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氣血「喜溫而惡寒」的特性,故溫灸治療尤為必需。因此,艾灸治療寒、熱、虛、實諸證,其機制可以歸納為溫通經絡、調暢氣血。
醫學真傳
經絡的不通,可以有虛實兩個方面,氣血不足可以導致經絡不暢;氣血瘀滯也可以導致經絡不通。扶正祛邪、調和氣血亦即通經之用也。故高秉鈞《醫學真傳·心腹痛》有「夫通則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因此,艾灸治療的多種適應證和各種治療效應,都是基於艾灸的溫通作用實現的。
當代學者陳日新提出了熱敏灸,認為針灸治病的精髓是「氣至病所」,艾灸療法針對臨床經絡不通導致的諸多病症,以高效激發經絡感傳為途徑,開通經絡,疏通經氣運行,達到治本的目的,對於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常能取得立竿見影的神奇療效。
下一期: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中醫治療失眠中藥葯對(十一):疏肝理氣葯對,鬱金-石菖蒲
※中醫九種體質與高血壓,痰濕質、陰虛質、氣虛質存在傾向、易患性
※九種體質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你的體質符合高血壓病因、病機嗎?
※艾灸溫通之灸效多端,通為機(三):發汗、散寒、活血、消瘀、止痛
※身邊12種常見中草藥,鴨舌草、黃花菜、一串紅等中藥的功能與主治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