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最常用的文學典故,你了解多少

最常用的文學典故,你了解多少



點擊箭頭所指的

世界名著每日讀

,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


編輯:

世界名著每日讀

(ticesmall)

來源:詩詞天地




對於中國的文學典故,你可能如數家珍,那外國文學典故,你了解多少呢?來隨著爐叔一起再看看吧!



吃不到的葡萄總是酸的


出自俄國《克雷洛夫寓言》。狐狸看到了成熟的葡萄,眼睛和牙齒都發亮了,可惜吃不到,只好憤憤地說:「算了,雖然看上去挺好的,實際上都沒有成熟!沒有一顆不是酸的。」


諷刺某人得不到某種好東西,就反過來說這東西不好,以求心理平衡。


阿拉丁神燈


出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干零一夜》。

阿拉丁是蘇丹國一個裁縫的兒子, 他得到了一盞神燈,只要擦亮神燈,一個自稱是神燈的奴隸的巨魔就會出現,它能滿足主人的任何要求。

比喻能滿足人的一切願望的東西。


堂吉訶德


出自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

小說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上了年紀、瘦弱可笑的鄉村小責族,因看騎士小說入迷,便也想做個騎士,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結果做出一系列荒唐的事情。


比喻那些脫離實際,耽於幻想,因而做出錯誤判斷、一味蠻幹,荒唐可笑的人;這種人的做法稱為「堂吉訶德式行為」。


象牙塔


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聖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

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的作品中的悲觀消極的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階級現實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一一象牙之塔。


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文藝家的小天地。




布利丹毛驢

出自14世紀法國哲學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頭飢餓毛驢站在兩捆同樣的乾草之間,因為不知吃哪邊的乾草才好,結果餓死了。


比喻那些優柔寡斷的人。


當代阿巴貢


出自法國莫里哀的喜劇《慳吝人》。主人公阿巴貢生性多疑、視錢如命,就連贈你一個早安也捨不得說,而說借你一個早安。

他與葛朗台(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夏洛克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乞乞科夫(果戈里《死魂靈》)並稱歐洲文學 「四大吝嗇鬼」。


後來「阿巴貢」也成為吝嗇鬼的代名詞。


達摩克利斯之劍


出自希臘歷史傳說。

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敘拉古王迪奧尼修斯的寵臣。迪奧尼修斯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可靠,有一次他請達摩克利斯到一間富麗堂皇的房間里, 在座位上方用馬鬃懸掛著一把寶劍。 

達摩克利斯看到自己頭上的劍隨時都可能掉下來,心情緊張,如坐針氈。


比喻擁有強大的力量,但隨時可能發生危險。


圓桌會議


出自英國古代英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說。

圓桌無首席末席之分,象徵圍桌而坐的騎士處於平等的地位。在圓桌旁舉行的會議稱為「圓桌會議」。


表示參加談判的各方一律平等。


烏托邦


出自1516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摩爾所寫的《烏托邦》一書。源出希臘文,意即「烏有之鄉」。

《烏托邦》一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即「烏托邦」。


比喻指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


禁果


出自《聖經·舊約·創世紀》。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上帝允許他們食用園中的果子,惟有一棵「知善惡樹」上的果子禁止吃。

但狡猾的蛇引誘他們吃了禁果,結果心明眼亮,知善惡,辨真假,羞恥之情油然而生,被上帝逐出伊甸園。蛇也受到懲罰:終生用肉軀爬行。


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東西。



和平鴿


出自《聖經·舊約·創世紀》。上帝降洪水於大地,大雨下了40晝夜,遍地汪洋,只留下諾亞方舟里的人和動物。

雨停後,諾亞放出一隻鴿子去探測外面的消息。直到黃昏, 鴿子才飛回來。嘴裡銜著一枝橄欖葉, 諾亞知道洪水已退,平安來到了。


後將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




柏拉圖式戀爰


出自文復興時期歐洲的柏拉圖研究學者馬爾西利奧·費奇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對話體著作《會飲篇》中,闡述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


愛的最低級的形式是熱戀中的情人「專註於對方美的形體」,渴望與對方肉體的結合;


愛的較高形式則是從沉湎於美的形體升華到愛戀形體所表現出來的美;


愛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帶感性形體的美。他由此提出了將真、善、美合為最高理想的看法。


後來把男女之間那種與性無涉的、理想化的相互愛慕情誼,稱為柏拉圖式戀愛,現代語也叫精神戀愛。


西西弗斯


出自希臘神話。


西西弗斯是埃俄利亞(位於小亞細亞,臨爰琴海東岸)國王埃俄羅斯之子,他受到眾神的懲罰,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滾回山下,如此永無止境地重複下去。


後來人們用「西西弗斯式的」代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斯芬克斯之迷


出自希臘神話。斯芬克斯是一個以隱謎害人的怪物。他對過路的人提問:有一種生物, 早晨用四隻腳走路,當午用兩隻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這是什麼?


過路人回答不出問題,都被斯芬克斯 吃掉。後來,俄狄浦斯回答出正確答案「人」,斯芬克斯羞愧地跳崖而死。


比喻複雜、神秘、難於了解的問題。


潘多拉的盒子


出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將天火盜往人間之後, 宙斯為了懲罰人類,用粘土作成一個女人,取名「潘多拉」,並給了她一個盒子,將她放入人間。


潘多拉出於好奇打開盒子,但裡面裝滿了災難、 貪婪、疾病、戰爭等禍害,迅速散布到世界。盒底只藏著唯一美好的東西 「希望」,但在希望未飛出之前,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關閉了。


比喻帶來災難和禍害的東西,或造成災害的根由。


月桂


出自希臘神話。阿波羅爰上了女神達芙妮,但達芙妮拒絕了他的追求。有一次阿波羅遇見達芙妮,後者立即跑到河邊,向父親河神呼救,父親便將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


阿波羅擁抱了這棵樹,從此月桂樹就成了阿波羅的聖樹。後采人們遂用月桂樹枝編成的花冠贈給優秀的詩人。


月桂、桂冠後被用來做勝利和光榮的象徵。




繆斯


出自希臘神話。「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爰情詩、頌歌和天文。

因此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呼告,祈求靈感。


後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常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皮格馬利翁


出自希臘神話。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普勒斯國王。他憎恨女性,決定永不結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女像,並愛上了她。


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爰她,裝扮她,並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並讓他們結為夫妻。


「皮格馬利翁效應」後來被用在教育心理學上,也稱期待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指孩童或學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後,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


阿喀琉斯之踵


出自希臘神話。「阿喀琉斯之踵」原指希臘神話里的英雄阿喀琉斯唯一能被刺傷的地方。

他出生後,母親海洋女神西蒂斯握著他的腳跟在冥河裡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腳踵外其他地方刀槍不入。


比喻易受傷害的地方或致命弱點。


伊甸園


出自《聖經?舊約?創世紀》。上帝在東方一片富饒的平原上開闢了一個園子——伊甸園。園子里生長著美麗的並結著甜果的樹木,也有各式各樣的飛禽走獸。


上帝派亞當看守園子,為排除亞當的孤寂,上帝從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夏娃來陪伴他。他們吃著甜果,漫步林間草地,過著無憂無慮、和諧美滿的生活。


後世以此比喻樂園。


諾亞方舟


出自《聖經?舊約?創世紀》。上帝對人類所犯下的罪孽十分憂 傷,決定消滅人類。因為諾亞是義人,所以上帝吩咐他造舟避災。


後指災難時代的救星,或危境中的避難所。


鱷魚的眼淚


出自西方傳說。鱷魚非常陰險狡蝟,當它誘捕到獵物時,一邊貪婪地吞噬,一邊假惺惺地流淚。


比喻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後引申為一面傷害別人,一面裝出悲天憫人的陰險狡詐之徒。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相關文章(點擊即可閱讀)




  • 九首詩治好你的焦慮症



  • 50部世界名著,50句經典名言,震撼人心!


800本名著書單,點閱讀原文獲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名著每日讀 的精彩文章:

喬瓦尼《秋天的色彩》,美醉了
生活學會做減法,幸福才能做加法
會表達憤怒的人不容易患病!
【名著選讀】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宮崎駿《波蕾特的椅子》,治癒心靈

TAG:世界名著每日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