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雙島斬帥」誰之悲哀?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雙島斬帥」誰之悲哀?

文 |陶禹廷

崇禎元年七月,當時朝議「憂毛文龍難馭」,弾章累累,只不過毛「握重兵居海島中,莫能制也」,袁崇煥此時在和錢龍錫談平遼戰略時就提到「入其軍,斬其帥」。當年十二月,袁崇煥將原來從登萊運往皮島的錢糧改為由山海關運至寧遠覺華島換州船運往皮島,而且讓登萊嚴申海禁,「一切市販船隻不許私通」,想通過壟斷糧米,禁除東江商業,切斷東江經濟來源,迫使毛文龍就範。然而崇禎二年四月,毛文龍竟然「領兵船四十艘」赴登州索餉,時人說他「非王濬之平江南,戈船下瀨;豈呂蒙之襲錦州,白衣搖櫓!」一時間登州百姓以為後金來襲,城門日閉。袁崇煥撥付糧船,還為毛文龍請餉,穩住毛文龍。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雙島斬帥」誰之悲哀?

崇禎二年(1629)六月,袁崇煥致書毛文龍,邀請他前往雙島閱兵。毛文龍未加提防,泛舟來會。袁崇煥和毛文龍一面宴飲,一面商談。席間,袁崇煥建議毛文龍更改營制,設置監官,毛文龍聽後面色惱怒,很不高興。袁崇煥又建議他卸甲歸鄉,毛文龍卻回答說:「我一向都有歸鄉之意。但目前只有我通曉遼東事務。等遼東的問題辦妥,朝鮮也已經衰弱,可以隨後佔領朝鮮。」袁崇煥見勸不動毛文龍,只好與部下連夜商議處死毛文龍的計劃。

六月五日,袁崇煥又邀請毛文龍觀看將士射箭。他先在山上設置了一座軍帳,令參將謝尚政等帶領甲士埋伏在帳後。待毛文龍至,隨身部卒都被袁崇煥派人攔在營外。袁崇煥向毛文龍躬身拜道:「我早上就走,閣下擔當海外的重任,請受我一拜。」毛文龍回拜後,兩人開始登山。袁崇煥又詢問毛文龍隨從官員的名字,大多是毛姓人。毛文龍解釋說:「這些都是我的親眷。」袁崇煥笑道:「你們在海外辛勞,月糧也只有一斛。說來痛心,也受我一拜,請為國家儘力。」眾人也都躬身回拜。

來到軍帳,袁崇煥臉色一變,開始詰問毛文龍的違法行徑。毛文龍和他抗辯,袁崇煥一面厲聲斥責,說出了那句名言:「你道本部院是個書生,本部院卻是朝廷的一個首將」,一面命人除去了毛文龍的衣冠。毛文龍仍然不服,袁崇煥當眾曆數了他「不設監官」「欺君罔上」「殺良冒功」「言語違逆」「侵吞軍餉」「私通外番」等十二條罪狀,隨後以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消息傳到京師,崇禎極為震驚。可是毛文龍已死,遼東還要仰賴袁崇煥,崇禎也就沒有追究,反而下旨褒獎了袁崇煥。對於崇禎來說,毛文龍的確該誅,但生殺大權應該操之於朝廷,而不是由袁崇煥操刀,所以「擅殺大帥」此時就在崇禎心中留下了芥蒂。

袁崇煥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雙島斬帥」誰之悲哀?

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後,擔心毛文龍的部下嘩變,就把東江的餉銀增加了十八萬兩。然而,島上的軍民失去了主帥,形勢還是在朝危險的方向發展。袁崇煥上疏稱:「東江鎮是牽制後金所必須的依託,現在確定其兩協的編製,馬軍十個營,步軍五個營,每年需要餉銀四十二萬兩,米十三萬六千石。」崇禎對兵額減少軍餉提高一事感到疑惑。但因為是袁崇煥提出的,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關於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真實動機,目前一些流行的說法多數都有漏洞。比如「以謀款而斬帥」,就存在邏輯上的硬傷。因為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後並未西移東江鎮,更沒有將之取消,反而提高了東江的糧餉。如果毛文龍之死不能解除皇太極的後顧之憂,那麼以此為談判條件顯然沒有好處。換言之,袁崇煥殺毛的計劃,很可能僅針對毛文龍個人。不過在袁崇煥五年復遼的戰略構想中,東江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寧之十二萬為主,東江之兩萬餘為奇」,一主一輔、奇正用兵,「毛文龍可用,但未有能用文龍之人」,所以當毛文龍拒不受節制,袁崇煥為了統一事權,殺毛之心也就越堅定。

《滿文老檔》收錄的一封「無名」信件或許可以為「雙島斬帥」提供一種全新的解釋思路。該信的作者稱:「毛總兵官(毛文龍)在彼欲降之心,半真半假,對遣來之劉保等人仍以善言惑之,作速遣回,事將自然完結等語……以我觀之,汗(皇太極)心猶豫而狐疑:又謂毛總兵官放恣,初無定心,後被牽累,事不易結等語。遂以毛總兵官蓄意叛逆即密告袁都司(袁崇煥)殺之。我以告叛有功,升為副將職我雖在此地兼職,而歸回彼地之心常存也,此非誑詐。」

作為後金方面的孤證,《滿文老檔》這封信件的可信度尚需商榷。但如果該信的內容為真,則袁崇煥如此急迫地殺死毛文龍,很可能是出於對東江鎮投降後金的擔憂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引以為傲、安倍割肉推銷給莫迪,客觀來說新幹線有多安全?
日本間諜在華搞軍事測繪,許多細節衛星都提供不了
蔣介石緣何語出驚人「希望將來能造成幾千幾萬個我蔣介石」?
抵抗後金兩次大捷,4歲小孩被封伯爵,袁崇煥卻被迫辭官
廢除中英不平等條約,確保中國聯合國地位,顧維鈞不愧第一外交家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