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媒:德國大選「靜悄悄」 外界哈欠連連

英媒:德國大選「靜悄悄」 外界哈欠連連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9月18日發表羅伯特·博世學會研究員菲利普·斯蒂芬斯的文章《德國大選:沉悶好於喧囂,但並不夠》稱,德國大選的沉悶總比其他國家候選人互相謾罵抹黑好,但德國無法再逃避對本國國際角色的認真討論。

文章稱,德國很快就要進行大選投票了,除德國外整個世界都忍不住哈欠連連。本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來自社民黨(SDP)的挑戰者馬丁·舒爾茨之間的電視辯論平和得令人震驚。不管默克爾和舒爾茨如何努力,他們也無法讓氣氛火熱起來。他們之間的政治分歧不是一條意識形態鴻溝,而只是一條小溪。

文章稱,中間立場的共識主義惹惱了很多局外人。你可以聽到批評人士稱,選民被剝奪了做出明確「選擇」的權利。但1945年由戰勝國制定的戰後憲法不正是為了促進調和嗎?無論如何,還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德國為何不憤怒。德國繁榮而穩定,而它所處的大陸近來與這兩個詞毫不沾邊。歐元危機和移民危機已經得到了控制。你可以說,德國人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對現狀基本滿意。

文章稱,那些單純喜歡熱鬧的人應該看看英國。眼下的英國政壇提供給選民兩個選擇,一個是執著於脫歐這項毀滅性事業的執政黨,另一個是懷念蘇聯時代社會主義的極左翼反對黨領導人。在保守黨首相特雷莎·梅和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之間二選一,這個選擇不會是任何人想要的。

令默克爾與眾不同的並不只是她的超長任期,而是她不加掩飾地支持開放自由的國際秩序。當其他人在特朗普勝選後競相前往華盛頓向他效忠之際,默克爾故意堅持照自己的想法與這位新總統打交道。她堅持大西洋主義,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並不是無條件地堅持。

文章稱,穩定的德國是歐洲僅存的願意捍衛戰後秩序準則和制度的國家。特朗普堅持民族主義以及英國與歐盟分道揚鑣,這兩件事撕裂了西方。德國總理默克爾並未放棄。

文章稱,默克爾不是聖人。她考慮的是德國自己的利益。德國大大受益於基於規則的體系和經濟全球化。德國歷屆政府都在美國的安全傘下得到庇護、並逃避了歐洲以外的國際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商業和出口一直繁榮發展。默克爾似乎知道「搭便車」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她把重塑法德關係作為重中之重,並且增加了國防預算。但她只用最含糊的言語向選民談起這些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視頻 的精彩文章:

嚇了一跳!英國在學校門前立「小孩」惹爭議
法國也有人給孩子起「王者榮耀」這樣的怪名
安倍解散眾議院動議「引爆」日本政壇 各路人馬錶態
為在零下50度的低溫中生存 他們保留著茹毛飲血的傳統
巧克力竟然是謀殺森林的「兇手」?

TAG:參考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