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鄰國連改名都要經中國批准,後因騷擾中國邊境,被一將打回原形

此鄰國連改名都要經中國批准,後因騷擾中國邊境,被一將打回原形

倭是我國古代對日本的稱呼,關於他的來歷也是一波三折。

漢朝的時候,當時的日本人不叫日本人,叫「倭」。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光武帝建立東漢後,日本派使者向漢朝稱臣,劉秀高興之餘,便封日本的國王為「倭王」(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人又矮又小又黑,故稱倭)。

後來魏、晉、南北朝都延續了對日本稱「倭」的這一稱呼。

到了隋唐時,日本開始主動學習和傳承漢文化,覺得「倭人」稱呼是一種污辱。同時,他們一直對太陽情有獨鍾,認為這是上帝之光,於是決定把自己的國號改成「日本」。因為日本一直對中國朝廷稱臣進貢,是中國的附屬國,改名這樣的大事,他們還是及時向中國皇帝打了個報告。中國皇帝還是很人性化的答應了。日本兩字從此也被中國人逐為所知。

然而,到了元、明朝時,中國人又開始將日本人打回了原形,稱他們為「倭人」,為什麼呢?原因只有兩個字:入侵。

原來這時的日本人貪婪中國人的富有,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進行赤裸裸的「打草谷」——燒殺搶劫。

憤怒的中國人又改日本人為「倭人」,稱騷擾中國沿海邊境的日本人為「倭寇」,其中自然含有蔑稱的意思。

但是倭寇可不管這麼多,依然我行我素。到了明太祖時,對來中國沿海乾燒殺搶劫的勾當的倭寇來了個大掃除,結果倭寇被當時國力強大的明軍所消滅。

然而,到了明世宗的時候,倭寇乘著東南沿海防衛空虛,多次侵犯。更為可氣的是當時的地方貪官、惡霸、奸商、罪犯等都勾結倭寇,共同謀利。

其中浙江、福建、廣東三省成了重災區。

邊境告急,大明朝政府不能再坐視不管,決定剿匪。並於1555年派戚繼光、譚綸、俞大猷為剿匪三劍客,分別坐鎮寧波、紹興、台州,打擊倭寇。

戚繼光一到寧波就給倭寇一個下馬威,在龍山打的倭寇哭爹喊娘、落荒而逃。首戰告捷,但戚繼光非喜反憂。

憂什麼呢?

擔憂軍隊的戰鬥力,通過第一回合的剿匪,戚繼光發現軍隊作風渙散,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組織紀律不強,二是素質不高,三是精神萎靡。

原來剿匪勝利後,有這樣一段小插曲,一個士兵興高彩致地拎著一顆人頭來請功,說是在戰場上斬殺的倭寇。戚繼光正要對他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時,急匆匆跑來一個士兵,他不但兩手空空,而且哭的梨花帶雨。戚繼光皺著眉頭,問:「沒有在戰場上擒殺敵首級,也不用這麼哭喪著臉吧。」那人頭搖的象拔浪鼓:「不是請功的問題的,是……」他指著先前士兵拿著的首級說:「這是我的弟弟啊,受傷倒在地上,他二話不說就割了他的頭,然後跑來請功……」

戚繼光一聽很是氣憤,還沒有發作,又跑來一個士兵,都拎著血淋淋的人頭,說是來請功的。一查,被殺的竟是十多歲的無辜少年百姓。

最後,兩個邀功的人都被處死了,但這件事卻讓戚繼光很是觸動:

打鐵還須自身硬。為此,戚繼光決定好好整頓一下軍隊,並且馬上來了三步走:

第一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部隊里那些遊手好閒、刁滑怕死、濫竽充數的人統統淘汰掉,留下那些政治素質高、且有本領的將士。

第二步:它山之玉,可以攻山。以優厚的待遇招募新兵,為此,他親自嚴把政審關,並對身體結實、能吃苦耐勞的農民工優先錄取。

第三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新組建的軍隊,戚繼光馬上展開了魔鬼訓練,並且明確軍隊的紀律,制定出台了許多硬性規定,一定違規,嚴懲不貸。

三管齊下之後,戚繼光的軍隊很快就煥然一新了。

再上戰場時,戰爭力果然大不一樣了,居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聞風喪膽的倭寇稱戚繼光為「戚老虎」,而當地百姓則尊稱戚繼光的軍隊為「戚家軍」。

1561年,戚繼光聯合譚綸的軍隊,到台州剿匪,結果幾番交戰後,把敵軍逼到了太平(今浙江溫嶺)的南灣。倭寇負隅頑抗,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戚繼光一馬光先,拿起弓箭,只聽見嗖的一聲,把舉旗的倭寇頭目給射死了,旗子倒後,倭寇如山倒,戚家軍一鼓作氣,乘勝追趕,結果倭寇前面是戚家軍,後面是大海,不是被殺死,就是掉海而死。

殲滅了浙江的倭寇後,戚繼光又奉命帶軍進入福建剿匪,經過大小數十場的交戰,這裡的倭寇也被剿滅了。

至此,橫行大明朝東南沿海數十年的倭寇徹底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 的精彩文章:

此君為了守住一城,冒死換帥,將死了,城回來了,此將被葬入皇陵
此兩人幫助楊堅登上帝位,楊堅分封功臣時卻榜上無名,引發大風波
皇帝派他去說服鄰國,此君因帶回一樣東西受到賞識,結果很意外
金國「拐子馬」天下無敵,岳飛用此招輕鬆破解,卻防不住此人暗算
史上最窮酸的才子露宿都亭,縣令為何每天向其求安,後憑一曲鳳求凰,竟抱得美人歸?

TAG:飄雪樓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