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故宮裡的「門」字都沒有鉤?

為什麼故宮裡的「門」字都沒有鉤?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

「門」字的寫法大伙兒都懂。

當年讀小學時,如果你寫「門」字最後沒有往上鉤一筆,會被老師認為是錯別字,要扣分的!

但不知您注意了沒有,故宮的城樓匾額上的「門」字,其最後一筆,幾乎都沒有鉤,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有幾種說法,其中一些還不乏有歷史依據。

說法一:

這第一種說法,歷史就比較久遠了。

傳說「門」字的這種末筆不帶鉤的寫法源於宋朝。

南宋把首都挪到臨安後,玉牒殿就走水失火了,殿門被燒了個精光。

有一位號稱見多識廣的大臣上奏說:

「皇上,您有所不知吧,宮殿匾額中的『門』字,若是最後一划帶有鉤,屬火筆,因此招火,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才能避免火災。」

被火燒怕了的皇帝一聽,兩眼瞪得忒圓:「有這等說法?趕緊命人把匾額摘了重新寫!」

從此以後凡宮殿里的匾額書寫帶「門」字的都不加鉤。

說法二:

這第二種說法,就有點血腥了。

馬撲《談誤》卷四記載:

「太祖初命詹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門字右直微鉤起。上曰:吾方欲招賢,原乃閉門,塞我賢路耶?遂殺之,而以粉塗其鉤。」

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文,再加入一些歷史細節,是這樣一個故事:

明朝開國的初期,諸處宮殿、官舍、城門逐漸建成。

有一次,朱元璋命中書詹希原為太學集賢門寫門匾。

詹希原是明初著名的書法家,到朝中任職為舍人,常為宮殿和公署題寫匾額,人們以其書法為奇,並且將他的書法珍藏,詹希原因此被稱為「國朝第一」。

之前寫門匾,都是上司交代下來的任務。

這次不同,這回可是皇帝親自下的口諭,聖旨啊~

於是,懷著從此光宗耀祖、一不留神還能流傳百世的激動心情下筆了。

寫到最後一划時,興許是意猶未盡(唱歌不也興把最後一句拖得老長嘛),故而把「門」字的內鉤鉤得稍微高了一些。

朱元璋看了以後,大怒:「我本來想召集賢士,你卻想閉門堵住賢士的路嗎?」

於是下令斬首了詹希原,並且用粉液塗掉了「門」字的那一鉤。

這行事作風,確實很朱元璋。

此後,明朝的各處宮殿、公署、城門的「門」字都不帶鉤,不僅南京城如此,朱棣營建北京城時也沿襲看這個傳統。

清代紫禁城的建築大體保持了明朝的原貌,只是各城門和宮門的匾額重新進行了命名和更換,主要是增加了滿語。

但是,「門「字沒有鉤的獨特習俗仍被頑強地保留了下來。

說法三:

「門」繁體為「門」,它由門框、門扇、門楣等組成雙扉柴門形。

「門」由左右兩「戶」組成。

「戶」的甲骨文為「門」的左半邊。

「戶」為小,「門」為大。

古時候,門和戶通用,但是指意有別:一扇曰戶,兩扇曰門。

「誰能出不由戶?」(《論語·雍也》)

門是一個建築物的出入口,誰都要過的。

在古代中國,門是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臉面。

很多人間事物,都由「門」來演繹。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門可以劃分為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今日世界出了什麼新聞事件,人們總是首先想到要用「門」字來為之冠名。

「水門事件」、「伊朗門」、「情報門」……

一個「門」字中融入了太多的世道滄桑,皇上想給自己留一道沒有磕絆的門,也是情理之中的。

無論以上哪種說法更可信,我們都可以以從中感受到中國的門文化對民間傳說的滲透。

它們傳遞的都是同一種思想:「門」字上的鉤是皇家禁忌。

不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逐漸破除了傳統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成分,全國各地新題的門匾都沒再省略「門」字的最後一鉤。

收藏馬未都∣觀復嘟嘟

每周六21:40 | 每周三21:40

▼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點贊鼓勵一下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鼎盛時期的大明王朝有多強大?八個當時的世界第一
此國非常崇拜中國,國王過來就留下了,如今後裔都成了中國人
明朝這三位大將,戚繼光只能排在最後,第一名聲不大但用兵如神
著名學者胡展奮在講我們兩次亡國時候怒噴了滿清的殘暴
明朝為什麼不向蒙古「借兵」平定建州女真?袁崇煥似乎高人一籌?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