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腳下的「風火輪」乃大器晚成與大智如愚

劉邦腳下的「風火輪」乃大器晚成與大智如愚

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伐紂大元帥」「哪吒」,依靠「鳳」「鸞」這一對風火輪,率領義軍打敗了商朝紂王的幾十萬精兵。而「漢王」劉邦依靠大器晚成與大智如愚這兩個輪子,轉弱為強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僅用四年時間。

劉邦在戰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打仗,緊緊依靠謀士及將領的智慧,47歲起義,55歲成為漢朝開國皇帝。

相比之下,智勇雙全的項羽卻因為驕傲自滿、狂妄自大,在幾年之中凝聚力以及指揮能力不斷退化。楚漢統帥智商的互換,使得雙方爭霸的天平向劉邦傾斜。

伐紂大元帥」「哪吒」的風火輪

劉邦出身農家草根,雖然擔任秦王朝沛縣泗水亭長,但是其能力與志向遠遠遜色於項羽。項羽身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是文武兼備的帥才。

本來楚漢相爭勝負根本沒有懸念,為何出現了乾坤倒轉的局面?究其原委,還是在於劉邦和項羽在「大格局」和「小目標」上的差異。劉邦表面愚笨,但是,能夠緊緊圍繞成就「霸業」的「大目標」旋轉,哪怕是360°大旋轉也在所不惜。

劉邦斬白蛇起義

劉邦看似愚鈍,但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懂得博取眾長。對於引進的傲氣謀士酈食其,能夠放下架子接納重用;對於早年好友雍齒,雖然其人反覆無常,劉邦最後還是封侯拜將,印證了那句「仁者無敵」的箴言。

與此相反,項羽卻殘暴不堪,動輒屠城。最後竟然連反秦旗幟「楚懷王」都被他殺害了,使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盡失民心。

項羽智勇雙全

劉邦雖然「木訥」,但善於用人所長,麾下張良、蕭何、陳平、韓信等人才濟濟。其中,韓信、陳平均為項羽舊部,因為得不到重用才投奔劉邦。劉邦之所以可稱為「大智慧」,因為他的戰略戰術均為團隊智慧的結晶。

項羽的智慧以及戰果確實登峰造極,手下謀士和將領只能仰視項羽,「全無用武之地」。他心胸狹窄,唯我獨尊,最後眾叛親離,連第一謀士范增這樣的曠世奇才都容納不了。項羽以個人的「小聰明」與劉邦團隊的「大智慧」周旋,博弈結果可想而知。

劉邦為了事業能夠見風使舵、迴避鋒芒,忍辱負重。甚至不惜拋棄父母妻兒,也要保存軍隊的實力。相反,項羽卻常常為了逞能一時,為所欲為、勿顧後果。在此,劉邦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成熟穩重,真正的「大器晚成」。而項羽卻隨年齡增長,卻在情商上「返老還童」。將虛名與「面子」,凌駕於事業之上。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本來聽從江邊老者建議,渡江東去還有翻盤機會;可惜項羽「無顏見東江父老」死要面子,最後演繹一出霸王別姬自刎而死。

大智若愚,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指才智出眾但並不處處表現在外。大器晚成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qì wǎn chéng,原意「鑄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鍾)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老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邦最好的哥們兒為什麼要背叛他?
全圖支援劉邦,君王降臨扭轉乾坤
王者榮耀丨全球流坦克—劉邦上手攻略
這個王者的一個小套路,你知道嗎?
蕭何,大漢第一功臣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