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脊髓損傷患者肢體訓練,這樣做才更有效!你做對了嗎?

脊髓損傷患者肢體訓練,這樣做才更有效!你做對了嗎?

專註神經疾病精準治療科普|熱點|案例|活動|療法|會議|推薦

脊髓損傷患者在恢復期間,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恢復問題了,只有身體的各個機能恢復正常,才能減輕病患的痛苦。那麼對於脊髓損傷患者來說,肢體功能的恢復對於脊髓損傷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只有肢體功能的恢復才能帶動其他功能障礙的恢復,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鍛煉肢體功能呢?下面就由民航廣州醫院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下。

上肢功能障礙恢復訓練

1、拉拽繩子

可選用比較粗的彈力繩系在床頭的左右兩側,尾端系在患者手腕上或者讓患者自己拉著。讓患者採取半坐卧或平卧的體位,讓患者用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進行牽拉活動。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患者的上肢力量,有助於上肢功能的恢復。

2、扔球訓練

讓患者坐在床上,背部倚靠,家屬面朝患者方向並扔球。最好是選用表面不光滑的球,重量要輕,有重量的球容易使患者受到傷害。最好選用面積較小的球,這樣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抓握。反覆讓患者聯繫對球的接和拋。這樣可以鍛煉患者上肢的肌力。

3、生活自理訓練

還可以讓患者進行吃飯、洗手、梳頭等生活自理的訓練。這樣可以使得患者更快的融入家庭、回歸家庭。

下肢活動障礙恢復訓練

1、站立訓練

對於患病較重的患者。家屬患者可以協助患者將雙腳放平在地面上,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讓患者摟住家屬的腰部,防治摔倒,要時刻注意患者的雙腳擺放,防治腳關節扭傷。對於患病較輕的患者。可以讓患者自己藉助外力,自己站立,但是一定要注意,家屬或者護理人員,一定要全程護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例如:摔傷、磕傷等。

2、下蹲訓練

取患者蹲位,訓練師坐在患者的前側;訓練師固定患者的雙腳,讓患者的重心前壓軀幹屈曲是臀部向上抬起,然後下肢與軀幹同時向上緩慢直起;注意患者的膝關節控制,不要雙膝關節加緊用力,注意站起過程不要出現重心偏於一側站起的情況。

3、行走訓練

輕度患者可以由家屬攙扶行走。切記步態的正確,不然錯誤的步態會影響患者的恢復進度。在做行走訓練時步幅要均勻,頻率要適中,伸髖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轉移,另一腳跟亦先著地,重心又轉移之後足,開始下一個步態同期。

其他訓練:

一、防止關節攣縮鍛煉:軀幹和肢體的正確體位,有助於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肩關節應處於外展位,以減少後期發生攣縮和疼痛;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於功能位;手指應處於微屈位,每日進行髖膝關節被動伸屈外展內旋活動5~6次,每次5分鐘。給患者雙足穿防旋鞋或使踝關節處於背屈90°,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

二、手功能鍛煉:患者大部分時間應鍛煉手功能。運用指屈肌縮短來發展功能性的肌鍵固定術抓握,提供給患者健身球或讓患者主動抓握筆來鍛煉患者抓握和手指屈曲靈活性,對於不能主動伸腕的患者可用夾板來保持該關節活動度,或被動幫助患者伸腕關節。

目前500+人己經關注加入我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航神經科 的精彩文章:

脊髓損傷護理,真心送給堅強的你!
導致腦發育不全的因素有哪些?認清病情辯證施治!
了解腦出血後遺症病因癥狀 及時採取有效治療

TAG:民航神經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