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開放共享資源破供需難題
小佛爺說
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是一個非營利評選獎項,代表著中國管理實踐的至高榮譽。此獎項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秉承客觀、完整、科學、及時的原則由管理專家投票產生。該獎項旨在表彰在中國的管理實踐中具有創新和借鑒貢獻的企業高管,搭建學習管理實踐經驗的平台。我們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陸續展播其中部分優秀案例,與讀者共同分享企業管理者的實踐與經驗。
本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的「全程特約」合作夥伴是宜信財富。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先生把推動和支持本獎項落地中國的行為稱為一次重要的「學習和分享」,也希望能夠通過本獎項幫助更多的中國管理者提升管理實踐水平,以實際行動推動雙創的踐行和落地。
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優秀案例展播
過去十年以來,雲計算基礎設施行業在資本的驅動下得以大規模地爆發增長。然而,在行業供給側,一方面各類雲計算基礎設施遍地開花,承載數據互相聯通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公網繁忙」,而另一方面卻存在基礎設施使用率普遍較低,網路資源大量閑置的「亂象」。同時在行業需求側,用數據判定業務、進行決策、挖掘大數據以了解客戶、知曉實現業務增長的發展方向,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題目。針對行業供需兩端的痛點,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揚帶領其團隊搭建「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整合資源,以開放共享模式破供需難題。
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方興未艾,作為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網路接入和雲服務行業也隨之迅猛發展,中國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短缺的時代已經結束。然而,雲計算基礎設施行業,過去十年都處於數量型增長階段,行業規模增長源自於投入資本的增加,而不是效率的提高、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創新;其商業模式、管理手段和產品創新,已與行業的快速增長不相匹配,嚴重滯後於需求層面的變化。
在行業供給側,一方面各類基礎設施遍地開花,承載數據互相聯通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公網繁忙」,而另一方面卻存在基礎設施使用率普遍較低,網路資源大量閑置的「亂象」。同時在行業需求側,用數據判定業務、進行決策、挖掘大數據以了解客戶、知曉實現業務增長的發展方向則非常熱絡。
針對行業供需兩端的痛點,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揚帶領其團隊搭建「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2016年4月6日,雲計算資源產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日,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正式上線。「雲計算資源交易中心平台」以客戶為中心,以資源開放、共享為目的,除了開放資源平台外,還搭建出大數據平台、廣告平台、契約平台;開放和匯聚了公有雲、政企雲、混合雲、IDC託管機房、政企自有IDC、內容分發網路、電信運營商、獨立軟體商、運維服務、經營租賃等多種資源。
解決方案:三大平台互通互聯
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包含三個層面的互聯互通:數據中心、網路資源和雲資源。通過這三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平台,為行業供需兩側構築起創造性的、有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1.數據中心交易平台:通過平台,服務商不僅可以發布資源,同時也享受產品管理、報表管理、身份管理、故障報告、分析結算、資源對接等諸多高價值服務。而平台的服務也涵蓋了零售門戶、批發門戶和運營商門戶等不同的屬類,既幫助服務商消化冗餘資源,用戶可以通過平台高效地按需使用資源,甚至可以實時共享全球資源。目前平台已匯聚了上百家數據中心,整合機櫃數量超過13萬,包括中國電信、中航信、日本KDDI等知名數據中心提供商。
同時依託數據中心交易平台,實施兩大項目:數據中心交叉直連項目和智慧城市分散式雲數據中心項目。數據中心交叉直連項目:跨數據中心負載虛擬機的遷移、災備等分擔需求,使得二層網路的擴展不僅止於數據中心的邊界,還需要跨越數據中心機房的區域,延伸到同城備份中心、遠程災備中心。依託數據中心交易平台,雲計算資源交易中心正在進行針對約100個數據中心的交叉直連項目。
智慧城市分散式雲數據中心項目:該項目用以部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雲。在充分考慮滿足分散式雲數據中心物理分散、邏輯統一、業務驅動、雲管協同、業務感知的需要基礎上,將分散式雲數據中心將多個數據中心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圍繞跨數據中心管理、資源調度和災備設計,包括實現跨數據中心雲資源遷移的雲平台、多數據中心統一資源管理和調度的運營運維管理系統、大二層的超寬頻網路和軟體定義數據中心能力。平台的分散式雲數據中心將為智慧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價值和全新的使用體驗,早已成為分散式雲數據構建城市信息的共享平台。
2.網路資源交易平台:在網路資源互聯互通平台上,包括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和企業等用戶皆可以輕鬆有效地在全球範圍內交換互聯網流量,目前已整合了約2000G帶寬容量。作為獨立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平台,網路資源交易平台使數以百計的網路之間形成有效互聯。通過集合對等,配置了眾多高效的連接,交匯到單一的硬體平台,結合安全服務和豐富的互聯網路配置環境,在全國、亞太、甚至全球範圍,提供了一個可靠的IP網路交換連接服務。已建立的交換節點,由於允許網路、雲提供商以及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實施對等關係,實現了更好的網路效率。同時用戶參與網路創建和管理自己與其他提供商的連接,保留對流量的控制,可以在提高網路性能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
3.雲服務交易平台:雲服務交易平台彙集了眾多雲服務提供商,為用戶在本平台上建立起負擔得起的、私人的、高性能的雲資源連接。平台提供先進的互聯服務,讓客戶可以繞開公共網路,實時通過自動配置的虛擬專用連接,直接訪問多個領先的雲服務。
特點:人工智慧破解三大難題
相較於其他此類平台,在解決供需兩端問題的過程中,雲計算平台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運維、能耗和網路問題:
1.解決運維的問題:運維是雲計算基礎設施技術人員工作的最重要一部分,基礎設施里有成千上萬台的設備,通過人工檢查是非常耗時的。目前業界通用的方式是,設計自動檢查的監控平台,根據經驗,在收集的日誌中搜索可能存在隱患的關鍵字,如果有,就及時發送給技術人員,進行審核。有些會將這些日誌進行分類,然後只有級別嚴重的問題才會發到技術人員手上。顯然,這種運維的方式仍然離不開人,最終依然是技術人員進行運維管理判斷。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則不同,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代替技術人員分析收集的數據,再識別模型,並根據相應模型做出判斷,自動下發動作指令,完成自動化運維,整個過程不需要人來參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參與設施運維,處理效率高,能大大降低人為出錯的概率。
2.解決網路的問題:網路已經成為數據中心裡最封閉、最為傳統的部分,最需要做出改變和創新的部分。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到網路改造中,形成「知化網路」。「知化網路」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感知,網路能夠感受到網路內部的流量變化,感受到外部的環境變化;
二是知道,不僅能夠感受到這些變化,網路同時還能知道這些變化代表了什麼意義,應該如何處理;
三是知識,通過經驗的累積和不斷的學習,這些能力最終會轉化為網路自身的知識體系,網路能夠主動判斷和行動、進化更新。
該平台人工智慧在網路中的應用,首先是將網路的硬體能力與軟體控制分離,對外更快地提供標準化服務,實現「靈活網路」。隨後,定義人工智慧相關規則和標準,實現個性化應用。最後,人工智慧將網路變成智能決策,連接廣泛智能設備,提供人性化服務,網路與應用融為緊密的整體,網路與智能合二為一。
3.解決能效的問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是能耗大戶,常常成為綠色環保人士攻擊的對象,巨額的電能費用支出已經成為數據中心高速發展的瓶頸。教授該平台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設計PUE(pue數值越低,能耗便越低)的計算方法,通過採集數據中心裡的各種運行參數、設備狀態、環境等,進行數據建模,最終得出PUE數值,然後再根據PUE反推哪些因素對PUE影響最大,再去優化這些部分。通過降低PUE提高數據中心能效。
成果:創造性解決行業痛點、平衡供需矛盾、引導新需求
在供給側,依託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地方和區域信息服務業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平台專註於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整合和創新,並通過對雲計算基礎設施進行資源整合和運營,推動了全國雲計算資源產業主體間的廣泛交流和深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有效推進雲計算行業與信息通信行業的融合創新,通過平台的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信息基礎設施服務供應商更快的接觸到用戶,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全國雲計算基礎設施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和利用效率低下等突出問題,更重要的是準確找到及規划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需求側,平台幫助用戶徹底改變了信息服務的購買方式:傳統模式下,底層硬體、基礎軟體授權、應用軟體授權費需單獨考慮,並且為了保證系統的健壯性,這些投資往往要進行放大用於應對業務短期峰值對系統造成的衝擊。但通過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整體信息應用服務不但實現了定製化,而且實現了底層邏輯基礎資源、基礎軟體和應用的一體化,即信息服務以一個整體的形式出現,應用與基礎軟體和底層邏輯基礎資源的優化在服務中得到保證,同時用戶購買服務的顆粒度也進一步細化並且實現動態化調整。
在投資模式上,企業的IT 費用 支出也將從資本性支出為主向運營性支出為主轉變,大大降低了初期費用的投入。同時平台幫助用戶建立起新型的IT 機構:現在大多數企業面臨混合 IT 的大調整,雲計算資源交易平台是把這些雲和傳統的 IT 架構結合變成一個新興的產業。通過有計劃融合現有和新興的技術和服務,讓企業能夠滿足甚至超過每個客戶不斷增加的需求,使新的IT 架構能夠符合不斷增長的需要,使 IT 將過去的技術和現在的技術融合起來,然後把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平台幫助企業快速尋找混合IT 系統必須依賴的合作夥伴,引入新的設計思路和良性方案以降低複雜性,並且為業務提供創造力支持,快速打造強大、靈活的全新業務平台,找到合適的專家。使IT 變成一個混合模式,可以量身定製滿足各種不同。
目前平台有上百家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參與資源交易,已整合超過13萬個機櫃和2000G帶寬容量。服務商不僅可以通過本平台發布資源,同時也享受產品管理、分析結算、資源對接等諸多高價值服務。目前平台已上線運營,在服務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惠普等諸多客戶上形成了多個成功案例。例如幫助IDC運營商迅速在全國完成分散式混合雲部署,確保生產環境一致性,減少運維風險,使其能夠實現混合雲節點的動態擴展,輕鬆應對業務量的不斷變化,全方位有效保證其混合雲的高可用性等。
未來平台將致力於針對全球已經加盟和將要加盟的100多個數據中心實現交叉互聯,和100個以上城市建設部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雲。
王婷|編輯
王婷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新媒體編輯
點擊展開全文
※仲利國際:業務與組織變革後的重生
※摩拜單車:精細化運營決勝共享單車新賽道
※追趕領先100步的人,你要熱ai
※要成為戰略性領導者,先回答這五個問題
※Facebook COO桑德伯格:講真話、求真知、做真我,這比什麼都重要
TAG:哈佛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