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孩子的12種著名方法,家長掌握了受益無窮!

教育孩子的12種著名方法,家長掌握了受益無窮!

對一個沒有從小學習操練尊重他人、愛他人、了解他人需要,卻只有不斷被愛、被付出、被告訴「只要你好我就好」、被以金榜題名為動力、鼓勵自我提升、不斷追求卓越的孩子來說,心靈可能會因為不會愛、不會付出而成為多少愛都填不滿的無底洞,自己也永遠體會不到從愛別人中得到滿足和喜樂。

「我為什麼應該像別人?」

秋季剛開學,朋友的孩子咪咪寫信與我們商量申請學校的事。她開篇第一句讓我心裡受極大震動:「我曾那樣鄙視我自己。曾經多年,我不能忍受自己是這樣一個安靜、無聊,幾乎沒任何存在感的人。這樣一個安靜的我不斷被眾人忽略。從不是人們注視的焦點,哪怕只有一分鐘。我總是活在那些聰穎和談吐不凡的同伴們的陰影里。」

咪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好學生,就讀於美國一個普通的教會學校,沒任何出彩、可包裝的特別之處,更談不上什麼噱頭。安靜,寡言,與音樂、體育、競賽、領袖才能毫不沾邊兒。

她15歲來美,初到教會時在主日學做小學生班助教。不安而緊張的咪咪因沒有領導能力管理小孩子們,一次次被小學生們淹沒到無聲,深感沮喪。

受刺激的咪咪之後「竭盡全力與人交往,甚至不惜改變自己喜歡獨處的習慣」,不斷嘗試改變自己。然而,她在不斷進行不下去的談話里受傷、挫折、泄氣,失去了最享受的「安靜獨處」,深感「完全迷失了自己」。

最終,在去年暑假教會組織的鄉村宣教旅行中,沮喪至極的她決定放棄嘗試改變,照自己所能做自己。她在與同伴備課過程中認真動腦,積极參与和分享一些點子,上課過程中安靜退到幕後,為帶領的同伴做幫手。

當她放鬆帶著自信的微笑、安靜走在孩子們中間時,開始有孩子向她表達信任。更不可思議的是,旅行結束後一些孩子居然通過網路和她取得聯絡,毫無保留地向她尋求幫助。

這令她非常詫異,她開始認真審視自己:「我真是一個沒有價值和無聊的人嗎?」「當然不是!我是一個做事之前會認真思考的人,通常不會讓事情落入混亂。在突發情況之下,不容易被周圍人情緒左右。」

信的末尾,咪咪承認,「多少年來,我一直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像她或他?』但我今天明白我的問題應是『我為什麼應該像別人?』」「我為什麼不可以接納自己的本相,好好做我自己?」

孩子若被推上脫「平」之路,痛苦志在必得

今天的父母,不經意間已把帶領孩子走向社會的終極目標定格在考大學。在孩子們預備好離開家、獨立起航之前,將孩子打造成一座裝備精良的駕機,幾乎變成為父母的全部工作。

首先是健康的體魄——從嬰兒開始,從母乳到輔食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父母想的就是「這個我孩子愛吃!」從飲食的選擇到家庭的活動重心,都是「孩子喜歡!」「對孩子有好處!」然而孩子們聽的最少的話就是:「你看見別人的需要嗎?」「在這個家庭和世界裡,你不是全部!」

然後自然是學業出色。功課、補習班、考試成為壓倒一切的大事——全家的其他事項都可以為此開綠燈。「學習要緊,家務做不做也無所謂啦」,「孩子那麼辛苦,有好吃的一定要讓孩子優先;心情不好時,頂兩句嘴就頂兩句吧」。

我們如此努力,卻忘了在駕機里安裝一個這樣的導航儀:當學校結束時,你的人生才剛開始!你需要建立如何付出愛、如何接受愛的願望和能力,建立你的全人和家庭,定義你的社會責任和生活意義。

在光拼成績已不足以打天下的今天,孩子必須有特別的賣點和噱頭,才可以在申請學校時脫穎而出、與眾不同。「學鋼琴、小提琴的太多,估計沒有大比賽得獎經歷沒啥用,所幸找個冷門的樂器學學」,「中國人打這球絕對拼不過老美,換個咱們擅長的」,「兒子數學不錯,可是沒有強到可以進數學競賽隊,試試換個動手項目?」

當我們孩子的天賦與愛好與我們的升學航線合拍時,皆大歡喜。但更多的孩子則是平凡的,或「喜歡的都是沒用的」,或「沒什麼特別的才能」,再或「喜歡卻才能天分不夠」。

當「平常」被看作「平庸」、「平庸」成為不可以時,孩子們被推上一條脫「平」之路,痛苦卻志在必得。在這個脫「平」路上,孩子們的本相被否定、被拒絕;當接納自己和被接納成為不可能,咪咪的掙扎於是就成了所有平凡孩子們的常態:「我怎樣才能不平庸?」

對華人父母來說,脫「平」的重點工程之一就是打造領袖!「這麼膽小、害羞,能幹什麼?趕緊出去學學演講,鍛煉鍛煉」,「小MBA班和小主持人班都是不錯的選擇,讓孩子學習更放得開、更個性張揚,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然而,畢竟每場比賽只有一個冠軍,每個團隊只有少數做領袖,當我們為歐美教育中的領袖文化喝彩時,卻常常用中國式領袖觀念詮釋表象,忽略和曲解了其根本的領袖觀:領袖不是一個自我成就的指數,靠自說自話的地位和一呼百應的才能與影響力;真正的領袖品質根植於對社會的責任和服侍人的心;領袖的建立不在乎個性張揚和才能非凡,乃是從甘心降卑、謙卑起步。

當「名校」成為父母教養孩子的終點,我們無法設想離開父母卻沒有裝備品格教育導航儀的孩子,進入飛行自動駕駛狀態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許多孩子獨立駕駛後,果然就迅速失控了!

從名校學業重負下攀高的抑鬱症發病率和自殺率,不平凡少年作出的「不平凡」的反社會舉動,到學識優異卻人品缺陷而導致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困難重重,都成為父母的無奈:我們已儘力,孩子們都大了,只好靠自己。

要告訴孩子,別人的需要也很重要

十幾年前,女兒尚小,母親來探親,我們三個一起去買菜。回來路上,趁女兒熟睡,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這樣一段話:「你是個好媽媽,愛孩子的心就如同媽媽當年愛你。但不是媽媽心眼兒小,今天買菜一直聽你說『寶寶愛吃這個,寶寶愛吃那個』。如果你是有智慧的母親,可以學習告訴孩子,她不是世界的中心,外婆、媽媽和爸爸也都可以有自己愛吃的東西,別人的需要也很重要。」

媽媽的這些話一直迴響在我的耳邊,時刻提醒我:我的愛常會迷失方向,應將育兒中的種種困惑、糾結和掙扎不斷帶到真理中尋求。

如果有人問你,「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盼望你已離家成年的孩子在你最需要他/她時做些什麼」,你會怎樣回答?

你可以說,我要的不多,回來看看我或給我打個電話就可以了。可是,在他人最需要時可以放下自己的需要、放下事業,放下賺錢的機會,放下與朋友聚餐、戀人的約會,為家人擔當責任或為朋友付出,也絕不是一件簡單、孤立的事。

對一個沒有從小學習和操練過尊重他人、愛他人、試圖了解他人需要,卻只有不斷被愛、被付出、被告訴「只要你好我就好」、甚至被以金榜題名為動力、鼓勵自我中心、自我提升、不斷追求卓越的人來說,為他人的需要放下自己簡直比駱駝穿針眼還要難。

你也許會說,我只需要孩子活得快樂、幸福,我就很滿意,不需要孩子為我做什麼。一個永遠以自己需要或卓越為目的的人,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在為人夫、為人父或為人妻、為人母的日子放下自己,又怎麼可能在家人的喜樂、而不是自己的滿足里獲得幸福?

一個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本相接納過自己、而是把自信建立在父母定義、世人認同的卓越里的人,如何能接納別人,哪裡來的接納人和被人接納的快樂和幸福?一個為追求卓越不斷與人競爭、在競爭中尋求動力和滿足、也在競爭中積聚怨恨和苦毒的人,面對四面皆對手的處境,哪裡可以感受友情的溫暖?面對天外有天的強手,如何體味辛勤努力的滿足?

教養是信仰、感情、知識和體魄上的全人栽培

我們盼望孩子不是孤獨走一生的人,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因為不會愛、不會付出而心靈孤獨一生的人。而這樣的福份無疑來自敬虔父母的悉心教導。

我們盼望孩子可以有一生相守相惜的配偶,然而在被愛之先,孩子需要先看見他人的需要,因婚姻中的另一半是一個同樣等待著被愛和有需要的人。若孩子的心靈是多少愛都填不滿的無底洞,要指望配偶為自己付出多少才可以覺得滿足呢?

為人父母的職責先是接納,再是教養。照孩子的本相,全人接納孩子的平凡與不平凡,美好與不完美。要知道平凡與不完美都是恩賜。

讓我們有智慧地發現孩子的恩賜和才能,讓我們放下自己操縱決定孩子未來的主權,幫助孩子培養、發揮、和善用上帝所賜的各樣才幹和美好,讓孩子活出真正的一生。

智慧的父母,當「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教養不僅僅停留在身體、學業和才能上,是靈、魂、體全人的教導、養育和督責,是信仰、感情、知識和體魄上的全人栽培。

貧乏人生中甘霖帶來的滿足,客旅人生中的同行與陪伴,婚姻持守中的甜美相愛,舍己付出後的褒獎賞賜——這諸般美好,都是我們和兒女一同在成長的旅途中,將要和正在經歷的福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教育 的精彩文章:

3歲孩子鼻子突然奇癢無比,手術後取出的東西讓媽媽後悔不已!
寫字歌,讓孩子輕鬆學寫字
10張圖告訴你:普通父母與智慧父母的區別!

TAG: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