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夜泊人,姑蘇城,寒山寺……
【第53天】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煙雨朦朧,處處是景的江南讓大詩人白居易念念不忘,也讓無數文人墨客為她吟唱。姑蘇城,更是一個頻頻出現在詩人筆下的江南名城,她的秀美風光和悠悠歷史,總讓人有說不盡的情思。
如今,來到蘇州,人們總要去看看寒山寺,去聽聽古樸的鐘聲,一座古寺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還要追溯到唐代的一個秋夜,泊船於蘇州城外的張繼,觸景生情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楓橋夜泊》,為蘇州打造了一張「金名片」。
楓橋夜泊
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君授業】
熱烈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詩君—舜華。
詩君說
《楓橋夜泊》描寫的是一個江南水鄉秋天的夜晚,一個遊子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的景色非常幽美,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不禁吟詩一首,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卧聞靜夜鐘聲。
整首詩以「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所有景物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泛起縷縷輕愁。
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卧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傳道解惑】
詩寶
詩君好,詩中「江楓」是什麼意思呀?
詩君
「江楓」,有人置疑指的不是江邊的楓樹,而是指江村橋和楓橋。其實這首詩的原題為《夜泊松江》,所以此江為「松江」,也可以說通。至於「楓」是指楓樹還是指楓橋,其實並不重要。也許是實指楓樹,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
詩寶
我聽說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使得「楓橋夜泊」的神韻得到了完美的表現,這是為什麼呢?
詩君
這裡先要提一下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令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就彷彿回蕩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聲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里,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鐘聲,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詩寶
多謝詩君賜教!
【領學團斗才】
大師姐:作詩一首。
胡笳十八拍
胡塵青冢恨,一拍一斷腸。
骨肉催離別,夢裡是家鄉。
龔師兄:秋日夜雨凄清,木葉飄零,丹楓點點,滿目皆詩。
鷓鴣天
北郭先生信可逢,雲深不羨世間功。洗心蕩漾清寒水,養性氤氳遠近峰。隨策杖,到廬蓬,茂林盡處有仙蹤。為嫌松石殊空寂,天遣丹楓點點紅。
蘭師兄:張繼在一個秋夜寫下如此意境清遠的詩,我也來首靜夜感懷吧!
無題
畫闌風送鞦韆影,
羅幌錦屏猶未眠。
誰記閑池飛絮老,
荷塘月落夢如煙。
十師兄:作詩一首。
閑秋即景
經年少閑日,塵染明鏡台。
故荷久召我,我赴蓮已開。
雲密天尚晴,秋淺草未衰。
垂綠觀如瀑,落英履似苔。
桂香先風至,蟲鳴隨夜來。
幽色浸遠樹,斯人獨徘徊。
【每天加兩首,更上一層樓】
宿白馬寺
張繼
白馬馱經事已空,
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
一夜雨聲羈思濃。
賦得寒山寺送別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
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里鍾催行客起,
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
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
烏啼時節送君違。
詩友秀秀秀
今天要曬的是學詩一班、七班詩友的作品。
江南吟
且末
西湖岸上青柳綴,
古塔情緣萬載傳。
一葉扁舟送歸客,
烏啼皎月籠寒山。
夫子廟外繁華續,
不見當年趕考郎。
碧翠秦淮乘畫舫,
猶聞牧老嘆興亡。
無題
何曉芳
一場秋雨一場寒,
蓮花不勝涼風殘。
花開花落幾人知,
天涯海角各心安。
預告
明天學的是激勵人心的《別董大》。
※職場中「作死」的話,你中了幾條
※95後來上班了,他們的90後前輩有話說
※原來長的好看的人,洗臉都不用毛巾
※一線城市「趕」走所謂的「低端人口」,將得不償失
※人生如戲,一定要靠演技嗎?
TAG:吳曉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