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浙江台州天台山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浙江台州天台山

天台山位於中國浙江省天台縣城北,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主峰華頂山在天台縣東北,海拔1098米,由花崗岩構成。多懸岩、峭壁、瀑布。

要景區有:國清寺、天下奇觀的石樑飛瀑、避暑勝地的華頂國家森林公園、濟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間仙境的瓊台仙谷、休閑天堂的天湖景區、樓台亭閣的濟公故居、風韻獨特的龍穿峽。

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

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媚麗的低山雲海、神奇的天台佛光,可謂天台一絕,登山觀賞,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後改名國清寺,寓"寺若成,國即清"之意。

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為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構成一個擁有二萬多平方米,八百餘間房屋,殿堂齊全,建築嚴整,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寺座落在四面環山,五峰擁抱的"世外桃源"中,環境清幽優美,周圍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寺前照壁拱橋,碧水長流,古老隋塔歷經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內殿宇輝煌,處處奇觀,如同一幅天然畫圖。

國清寺是一處文化積澱極其深厚文化古剎。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在天台山創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宗派--天台宗。

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最澄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創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此宗傳入朝鮮,國清寺遂成為日本、朝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建寺之年章安大師手植的"隋梅",已有1400多歲高齡。"文革"中瀕臨死滅,靠著寺僧的精心呵護,在整修那年枯木回春,繁花似雪,結果累累。

國清寺文物古迹薈萃,保存著大量的文物古迹,有歷代御賜的金銀器、銅鑄品和絲織品,有碑刻、寫經、書畫,有木雕、玉飾、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禮品。

其中如智者大師遺物貝葉經,經陳寅恪鑒定是古印度《莎恭達羅》梵文劇本;從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薩像線畫碑刻;寺內磅礴飛動的王羲之"獨筆鵝字" 碑,寺後唐代柳公權"大中國清之寺"、宋代黃庭堅寒山子詩、米芾"秀岩"、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

元代十八羅漢楠木像,明清銅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佛國"的見證。以及為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製《大衍曆》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一行禪師衣冠冢等。無不閃爍著千年古寺歷史的燦爛與文化的輝煌。

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擲地有聲的《天台山賦》中描繪道:"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

詩仙李白也曾高吟"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的嚮往之情,並在天台山結廬居住,現留有太白讀書堂的舊址。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寫下二篇遊記,赫然標於《徐霞客遊記》篇首。

王羲之、謝靈運、孟浩然、朱熹、陸遊、康有為、郭沫若等名士碩儒都在天台山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於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意 的精彩文章:

鄭板橋: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精神
如此絢麗多彩:你見過夜幕下的布達拉宮嗎?
天開佛國:梵鐘聲徹三千界,雞足名標第一山
江西三清山: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
年少不懂這些詩,待到懂時已枉然

TAG:哲學與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