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搶「C位」:論資排輩是奴性的表現?
2017年,娛樂圈最火的熱詞是什麼?「C位」。什麼是「C位」呢?C是英文「center」的縮寫,意指中間位置。「C位」包括合影、海報、舞台表演等位置。一般而言,C位意味著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
北京時間9月10日晚,第15屆芭莎明星慈善夜在中國北京舉行。這場盛會在每年都會引起網友熱議,周迅、范冰冰、楊冪等中國女星是這個活動的常客,而今年該活動上熱搜並停留最久的卻是台灣女星張韶涵。為何?因為她被指「搶C位」。在活動大合照環節,張韶涵站到了整個畫面的正中央,她的右手邊是李冰冰、姚晨、范冰冰、楊冪,左手邊是劉嘉玲、章子怡、李宇春、倪妮。有網民認為:這些女星哪一個單獨拎出來,論在演藝圈的人氣、人脈、代言和影響力,似乎都高於張韶涵。「張韶涵憑什麼站『C位』?」對此,張韶涵在新浪微博霸氣回應:「少啰嗦!」
GIF/5205K
雖然演藝圈是非多,但站一個「C位」都能夠引發粉絲群體之間的口水戰,讓人不解:怎麼現今的偶像和粉絲對所謂的「C位之爭」樂此不疲?
這裡也許暗含三層意義。首先,在一個「有限注意力」的時代,「C位」最容易被凸顯,只有利用好這個位置,才能更好地被注意和記住。影視圈的大咖們也許不會在意這個細節,但作為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明星來說,「搶C位」則意味著多一次曝光機會,即便收到的往往都是「差評」,但被人議論總好過無人問津。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每年的戛納電影節,中國大陸的一些三四線「小星」和「野模」要去蹭紅毯——如洪水一般的負面評價在她們看來就是「流量」,流量為王,她們不介意「讓子彈飛一會兒」。
其次,這是一個瘋狂追星的時代。撇開那些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不說,有將近一半的追星族是初入社會的成年人。這些年齡大多在20多歲的年輕人用「追星」填補生活的空虛,可謂是一種感情寄託。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沉迷於追星,他們想要守護自己的偶像,他們無法容忍他們的偶像受到哪怕一丁點的委屈,隨時準備著為偶像伸張正義。如果「自家偶像」沒能搶到「C位」,他們會「腦補」一場陰謀,為偶像鳴不平,並「開撕」其他明星。
而最根本的是,整個社會,包括這群90後、00後、10後的年輕人,都共同認同著「C位」背後的等級秩序——這才真正令人遺憾的地方。誠然,「C位」的理論基礎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套潛規則。即,一些重要的人物,需要被簇擁著,以顯示其「德高望重」、「眾望所歸」的身份。比如在很多人的家庭照里,家族中的長輩永遠位列「C位」——這是傳統,也是美德。
可以說,「C位」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演藝圈裡的「C位之爭」與之不同,它不是什麼「尊老愛幼」的傳統,意味的是森嚴的等級制,以及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站在「C位」的人,應該是有資格、有資歷、有分量的,更根本的是,這意味著他更有話語權,高人一等。這就是為什麼,小明星和剛出道的新人們不配站「C位」——因為他們本身低人一等。
中國古代社會,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們講究的是三綱五常,缺少的是對個人權利的尊重,也沒有什麼人人平等的意識。因此,千百年來,古人願意將自己套在一個等級秩序中,對上是順從和逢迎,對下是發威和教訓。
但在思想如此開放多元的今天,在某些時刻我們還是會驚訝地發現,這種等級秩序的糟粕仍停留在不少人的思想深處,他們在無形中還是認同這種等級觀念——這不一定代表他們尊重強者,而是他們認為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沒資格」和他們平起平坐。對非強者,他們更多的是訓斥和鄙夷,而非同情和體諒。將「C位」讓給大咖,這是一種道德上的自覺;但是,一個分量不夠的人不小心站到「C位」卻遭到一片倒的訓斥時,這就有必要有所警覺了:自己腦袋背後是否還有一根無形的辮子?
說到底,世界最一流的明星,論影響力肯定高於一個毫無知名度的群眾演員,但兩人的人格和尊嚴,卻是平等的,頂級大咖站在「C位」上,那是他人給他的尊重,這可不意味著他就高群眾演員一等。何況,「C位」真沒什麼好搶的——搶鏡是過眼雲煙,有實力的人,自然會始終佔據著觀眾內心中的「C位」。
點擊展開全文
※又掀「辱華」事件:中國人成美國明星標靶
※另有隱情?《戰狼2》拒演女主角終於作出回應
※代際衝突,如何走出父權思維
※出門不帶錢反而花得更多了?
※哈佛博士集體返華 回歸中國的吸引力何在?
TAG:甘苦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