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楊振寧曾向權威期刊投稿遭拒 被認為是冒名者

楊振寧曾向權威期刊投稿遭拒 被認為是冒名者

8年前,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曾向他熟悉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投稿被拒,轉投《中國物理快報》發表——這一往事隨著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物理快報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主編朱邦芬一篇《回歸後楊振寧先生所做的五項貢獻》而再次為人提起。

在2013年出版的文集《Selected Papers of Chen Ning Yang II: With Commentaries》中,楊振寧提及了這次令他感到「滑稽和煩惱(funny and troubling)」的事。

「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我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其中一些是相當重要和著名的工作。彼時,《物理評論快報》的編輯方針和實踐是妥當和高效的。但到了如今互聯網時代,有了pdf、tex等工具,卻反而大不如前了。」 楊振寧在書中寫道,並附上了自己和《物理評論快報》編輯的兩輪郵件往來。

2009年6月,時年87歲的楊振寧向《物理評論快報》投稿,論文由他一人完成。因為多年沒有聯繫過《物理評論快報》,他在投稿時做了簡單的說明,列出自己曾在1967年和1969年就1 維δ函數作用發表過的文章。「現在,我帶著這篇新論文重回這個領域。」楊振寧在信中寫道。

關於1 維δ函數排斥勢,楊振寧做出過重要工作。1967 年,楊振寧發現1 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費米子量子多體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矩陣方程,後被稱為楊—Baxter方程,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1969年,楊振寧和弟弟楊振平將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問題推進到有限溫度。相關論文發表在《數學物理學報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但楊振寧這一新作沒有被《物理評論快報》接收。一個多月後返回的一位同行評議者認為,新作的結論已經包含在「同名者(即楊振寧)」在1967年所發表的論文中。「我不知道是該覺得好笑還是被冒犯,」楊振寧寫道,他認為這位同行評議者沒有認真閱讀他新作的標題、摘要和內容。

兩天後,另一位同行評議者的反饋傳來。反饋的開頭是對楊振寧過去工作的肯定,讚揚其分析能力是「傳奇般的」。對於新作,同行評議者表示,據他/她所看,結論都是正確的,但認為這並不合適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原因是「缺乏廣泛興趣」和「缺少新的物理」。

隨之,楊振寧向期刊回復,對所收到的兩封評議內容感到「非常非常奇怪」。楊振寧認為,第一位評議者沒有認真看他的新作,以致於沒有發現新作是全然不同於1967年發表的那篇論文。對於第二位評議者的反饋,楊振寧建議再閱讀新作中的開頭背景介紹與末尾結論,並對評議者的大量稱讚內容表示困惑。

對於楊振寧的回復,《物理評論快報》則表示需要更詳細的反駁。「顯然,這是一封傲慢的、官僚主義的統一格式信。」楊振寧寫道。

轉而,楊振寧將該文章投給《中國物理快報》,並在次月(9月)順利發表。

「之後,他的科研文章主要投給中國物理學會所屬的《中國物理快報》(CPL)上,以實際行動表達了楊先生的價值觀念:一項學術成果的價值並不等價於發表刊物的影響因子。」 朱邦芬寫道:「作為CPL的主編,我經常可以收到楊先生於晚上11—12 點發來的電子郵件,作為一個耄耋之年的科學家,楊先生的幹勁與活力實在令人敬佩和驚嘆!」

楊振寧在書中附自己和《物理評論快報》的兩輪郵件往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2007 的精彩文章:

直接砍掉前置攝像頭,做最不妥協全面屏,鎚子M2要一雪前恥?
外媒短評小米MIX2!對不起蘋果,這次小米徹徹底底打敗了你
雙屏神機Yota 3真機圖賞:墨水屏標新立異但實用性弱?
Powerbeats 有缺陷?蘋果面臨集體訴訟
A11晶元CPU領先一切 自主GPU拉開差距

TAG:威鋒網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