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馬來西亞人,替中國擋了5次瘟疫,如果沒有他,中國會多死2500萬人

這個馬來西亞人,替中國擋了5次瘟疫,如果沒有他,中國會多死2500萬人

可是是因為我寫過太多厲害的人物,如今一般的人已經很難讓我振奮或感動,然而今天這個人,卻讓我覺得,早該把他介紹給大家

他是超級學霸,7年獲得5個劍橋大學學位,他從來沒有走上過戰場,但在20世紀初的中國,他以一人之力拯救了數百甚至上千萬人,為了中國的現代醫學建設,他三辭國家最高衛生行政官員,1935年他就被提名諾獎,是華人世界第一個諾獎提名候選人,然而,最該記住他的中國人,卻遺忘了他大半個世紀,

他叫伍連德

1879年,伍連德出生在馬來亞的檳榔嶼,是一名僑商的兒子,那時的中國正處於大清晚期,馬來西亞也是英屬殖民地,伍連德從小聰明好學,7歲就考入檳榔嶼工學

17歲那年,他又拿到了英國女皇獎學金,遠赴劍橋大學學醫,這下你將見識什麼是真學神,7年的學習,他居然拿到了5個學位(醫學學士、文學學士、外科學碩士、文學碩士、醫學博士),還到英德法三國的四個機構研究所實習

24歲那年,他頂著第一個華人劍橋博士的光環,回到了馬來西亞,開了個私人診所,並著手熱帶病的研究

清末的劍橋博士,去開個小診所,豈不是太大材小用了嗎?1907年,受袁世凱之邀,伍連德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就是副校長)

也許歷史早已做了安排,這一切似乎都在為3年後做準備,1910年12月,東北鼠疫大爆發,時任防疫大臣施肇基遍邀名醫,然而所有人均搖頭拒絕

是因為大家都太自私嗎?

不是——是鼠疫實在是太可怕

有多可怕呢,大家想想2003年的非典,全國頂尖醫療團隊齊備,世界醫療研究所立馬著手攻克,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全國上下人心惶惶,各城各鎮嚴防緊守,人們瘋搶米醋板藍根,至今想起依然後怕

即使如此,讓人們聞風喪膽的非典,在流行病里也不過能排到乙類,最嚴重的甲類只有兩種:鼠疫和霍亂

在此之前,人類歷史上曾爆發過兩次瘟疫大流行,第一次是541-542年的查士丁尼鼠疫,席捲英法等國,造成2500萬人死亡,改寫整個歐洲歷史

第二次是1346-1350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歐洲人口急劇下降,死亡率高達30%,歐亞非共有5500-7500萬人死亡,而此次便是第三次,那時的世界沒有抗生素,中國沒有專業的現代醫學研究所,文盲率接近100%的中國人,更是絲毫不懂防疫措施,一旦感染必死無疑,這是一場幾乎必輸無疑的戰役,哪個醫生願意冒這樣的生命危險呢

同時,面臨的另一個艱難情況是,俄日對中國虎視眈眈,紛紛想以治理鼠疫為由,把東三省收入囊中,我們又怎麼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此危難之際,1910年12月24日平安夜,伍連德臨危受命,帶著兩個助手一台顯微鏡,還有一些基本的醫療用品,奔赴哈爾濱,任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

那時,以日本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為主的科學家,普遍認為,鼠疫是由鼠傳染給人的,於是便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滅鼠行動,眼見老鼠越來越少,伍連德發現,疫情卻並沒有減輕

多年的西方學習經歷告訴伍連德,必須解剖屍體進行研究,在數千年的中醫歷史上,哪有解剖這一說,這不是大逆不道不尊重死者嘛,伍連德的提議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12月27日,一名日本籍女性死亡,伍連德不顧風險,悄悄地解剖了屍體,在心肺等器官里發現了大量鼠疫桿菌

而在這個女人住的屋子裡面,發現了毛皮大衣,原來,精明的商人,用土撥鼠皮代替了貂皮,接著,伍連德在土撥鼠體內,也發現了鼠疫桿菌

至此,伍連德確定病菌來自土撥鼠,且通過呼吸和唾液進行傳播,伍連德立刻致電施肇基,要馬上對病人進行隔離

然而遺憾的是,那時在東北掌權的並不是清政府,而是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俄等國,無奈伍連德只得一一拜訪,俄日的醫學專家對中國除了藐視還是藐視,他們等著嘲笑這位送上門來的赤腳醫生

不妙的是,伍連德一口流利的英文,講述鼠疫流行的原因,讓對方吃了一驚,當助手報出劍橋博士的頭銜時,俄國醫生刮目相看

然而,那個日本醫生,作為北里柴三郎的學生,依然堅持老師「鼠疫就是老鼠傳染人」的思想,還拉著伍連德看他解剖的老鼠樣本,說:你看,沒有鼠疫桿菌,這不是鼠疫

這時,法國人又來搗亂了,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法國人梅斯尼,被政府派來增援,這個教授跟日本醫生持相同的意見,還罵伍連德是中國佬

該相信誰呢?清政府猶豫不定,這時,鼠疫開始南下蔓延,朝廷上下皆惶惶不可終日,那隔離了當然好啊,為求自保清政府採取了伍連德的意見,法國人梅斯尼被撤職

歷史這個導演的確極具戲劇性,接下來梅斯尼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伍連德的正確性,被撤職後他極不服氣,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去醫院查看病人

然而,他並不相信伍連德,只想著不接觸到老鼠就行,並沒有戴口罩,在查看病人後的第6天便死於鼠疫

這下,清政府和各國列強都慌了,他們開始大力支持伍連德,防疫工作突飛猛進,伍連德設計了簡易口罩,大量發放給市民,培訓醫務人員進行疫情防控,調動警察進行了隔離封鎖

然而,大量人已經死去,正值冬天,木材短缺無法下葬,滿大街的屍體,成為鼠疫桿菌的絕佳生存地

怎麼辦呢?伍連德心裡跳出了火葬這一念頭,繼解剖屍體之後,又一大逆不道的想法

在自己生命的威脅下,3天後,火葬請求得以批複,1911年1月31日,大年初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火葬得以進行,大火燒了整整三天三夜

那一年的春節,在死亡籠罩的城市上方,鞭炮放的格外多格外響,一為消災辟邪迎新年,二為鞭炮硫磺味除病菌

1911年3月1日,哈爾濱城內一片歡呼,因為這天24小時內,沒有一人死亡,沒有一人感染,之後數天皆如此,這意味著,這場6萬多人死去的鼠疫被成功防治了,而伍連德僅用了67天

一個月後的4月3日,11國專家齊聚奉天,召開了為期26天的「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召開國際學術會議,伍連德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日本鼠疫鼻祖北里柴三郎擔任副主席,500多頁的會議報告成為各國學習的材料

然而,事情到這裡並沒有結束,這些瘟疫一次次捲土重來

1918年,山西爆發鼠疫

1919年,哈爾濱爆發霍亂

1920年,東北爆發鼠疫

1932年,上海爆發霍亂

在每一次危難來臨之時,伍連德都立馬披甲上陣,讓這些可能危害整個中國的瘟疫,在搖籃中就迅速熄滅

上海反霍亂遊行

在一次次親身實踐中,伍連德深深地認識到,現代醫學對中國的重要性,於是,他在中國籌建了,20多家醫院研究所,東北陸軍醫院,濱江醫學專科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北京中央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前身)

......

就連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也是由他陪同說服洛克菲勒基金會籌建的

伍連德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成員

與此同時,在他的倡導和推動下,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主權,忙於這些的同時,伍連德學術成就也頗豐,他一生髮表數百篇論文,包括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多次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國際聯盟衛生處授予他「鼠疫專家」稱號,他是唯一一個,被列入《流行病學詞典》的華人科學家

1935年,他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成為最早走近諾獎的華人

1937年,日軍侵華,伍連德被迫移居香港,後來回到馬來西亞,創辦了吉隆坡醫學研究中心,然而,他依然不忘中國,撰寫了世界上第一本英文版的《中國醫史》,並寫了600多頁的自傳《鼠疫鬥士》,他在自傳里這樣寫道:

我曾將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往事在我腦海里記憶猶新。新中國政府的成立,使這個偉大的國家永遠幸福繁榮……

1960年1月21日,這個把大半輩子獻給中國的醫學家去世了,這一年他82歲,英國《泰晤士報》發文評論:

他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沒有比他留給世人的一切更值得我們引以為豪的了……

《英國醫學周刊》發文哀悼:

連德的逝世使醫學界失去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的畢生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無以回報,我們永遠感激他。

然而,遺憾的是,帝王將相我們記得,文人名媛我們記得,對於中國有如此大恩情的他,似乎被遺忘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當國際相關組織打來電話尋找他的資料的時候,人們的回答永遠都是,沒有這個人,我們不知道

與此同時,人們開始從各個角落,發現關於伍連德的蛛絲馬跡,並自發展開了一場尋找伍連德的行動,直到2003年,非典肆虐,中國科學院教授程光勝花費數年尋找資料,寫下了《中國科學防疫第一人》的文章,他才開始走進媒體視野,開始有一群叫做「伍迷」的人來研究他

2007年,醫學博士王哲花費數年心血,寫下30萬字巨作《國士無雙伍連德》,這位中國的恩人才終於走進大眾視野

梁啟超晚年評價伍連德說:

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直到今天,又十幾年過去了,我不知道,這樣的無雙國士,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他,到底還有多少人記得他

參考資料:

伍連德的維基百科

鼠疫的維基百科

冰點周刊《找回伍連德》

《中國科學防疫第一人伍連德》

知乎用戶「咖喱雞」在「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問題下的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心痛!他曾放棄300倍高薪回國,造出天眼領先世界20年,如今離世卻無人問津
下水道堵了,隨手丟進兩塊藥片,不到1分鐘就疏通了!
又一手機品牌,徹底死了...
打個噴嚏也能得諾獎?成功的最大秘訣是「幸運」,我去洗洗睡了
「在東京,只要你是白人,想做什麼都可以」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