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以「科普之翼」托舉創新智慧—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啟智惠民成就述評

以「科普之翼」托舉創新智慧—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啟智惠民成就述評

「流動科技館」走進大連一家商場。

西藏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為拉薩市實驗小學學生上航空科普課。

一名學生在重慶自然博物館體驗組裝「恐龍化石骨架」。

首個「中國航天日」,河北邢台經濟開發區思源實驗學校的老師為學生講解航天知識。

小遊客在揚州市科技館體驗「輝光球」的奇妙變化。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科學普及這五年】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要建設科學的中國,第一步是要使得中國人個個都知道科學,要使個個人對於科學上發生興趣。」80餘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語道破每個老百姓與建設科技之中國的關係。

時間走到2017年9月16日,全國科普日開幕,這個已經舉辦了13屆的科學盛會如今能夠讓人們在「4D艦載機」上當一回航空母艦艦載機的飛行員,也能跟隨瑞士泰克羅馬科學中心的教師了解在國際空間站如何將尿液轉化為飲用水,還可以再去中國電影博物館等地觀看《黃昏中的恐龍:飛行的起源》等十幾部國內外科技電影……

顯然,80餘年後的今天,中國科普已經呈現出一番朝氣蓬勃的新氣象。

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對科普工作的堅持不懈,讓對科學的崇尚和追求滲透到每個人的思維里,中國的老百姓正以開放的科學思維,維護著自身的精神幸福、心理健康,同時更加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甚至身處的整個宇宙。

家底更殷實:科普能力指數年均增速8.3%

2017年6月15日,我國首部《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在京首發。經過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國內十幾家研究機構組成的課題組,對2006年至2015年10年間各類統計數據的分析,摸清了我國科普能力的家底到底有多大。

「從研究情況看,2006年至2015年,我國科普能力逐年遞增,效果明顯,年均增速為8.3%;2015年國家科普能力發展指數是2006年的2.05倍,我國總體科普能力建設效果顯著,綜合科普能力提升較快。」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康友介紹說,近年來,我國科普基礎設施總量增長明顯,科技館和科技博物館一直穩步發展。2015年,全國科技館數量444個,科技博物館814個,相比2006年分別增加了58.6%和240.6%。從建設經費投入看,2006年科普場館基建支出不足10億元,到2015年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已經超過45億元,增長近4倍。

《中國科普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擁有科普人員205.4萬人,其中,科普專職人員為22.2萬人,比2006年增長10.8%。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統計數據,「十二五」期間,僅全國科普日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就達2.6萬多場,參與公眾近6億人次。同時,隨著科技活動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系列活動的開展,中國老百姓對於科學的了解越來越深,興趣愈發濃厚。

「如果只重視創新,而不重視科普的話,科研發展就缺乏全民基礎,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面臨瓶頸,國家科研創新能力很難持續得到提升。」在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看來,科技創新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尖兵」和「突擊隊」,科學普及的作用就相當於夯實全民的科學基礎,要做到這些,離不開「殷實」的科普家底和人才資源。

創作漸繁榮:捧回世界科幻大獎

「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宇宙社會學、降維攻擊……」2015年,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斬獲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中國科幻創作由此被推向國際舞台。這背後體現了我國向公眾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實力的提升。

《中國科普統計》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出版科普圖書7521種,這一數據在2015年達到16600種,三年時間實現了翻倍增長。與此同時,我國也在適應新興媒體的傳播形式,利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科普工作。根據中國科協的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2月6日,僅「科普中國」一個網站已累計生產優質內容近12TB,累計瀏覽量和傳播量約77億人次,其中移動端約57億人次,約佔74%。截至2017年7月底,已有近700個全國學會、省區市科協入駐被稱為「科貓」的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網路平台,全國科學愛好者們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觀看世界機器人大會等科技會議的直播,並進行交流。目前,中國科協還在建設基於科普信息服務落地應用的科普中國e站,全國已建設科普中國e站12226個。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增一與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亞寧的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科普網站3062個,這一數字在2005年為543個,十年間增加了2500多個。該課題組認為「從非典、太湖藍藻、嫦娥一號探月到汶川地震、引力波的發現等,一些門戶網站的科普頻道以及部分科普網站將事件報道和相關科技知識的普及巧妙地結合起來,利用社會熱點事件傳播科學知識。」

向創新型國家邁進:提升公民創新實踐能力

會跳舞的曲別針,隔空稱重的磁力秤,擁有很多齒輪的機械裝置……這些都是9月6日中國科協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啟動的「中國流動科技館」第二輪巡展的科普展品。與此同時,黑龍江、甘肅、四川等地的26個「流動科技館」也面向當地老百姓開放。這些展品不僅涵蓋了基礎科學、生命科學、人體健康等基礎經典互動展品,還有融合了虛擬現實技術、3D列印技術、智能機器人等高新科技的展項。根據計劃,未來3年像這樣的流動科技館將覆蓋全國1500個至1700個縣級行政區,讓縣裡的老百姓「看到前沿,看到世界」。

「公民只有具備了基本科學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享受現代文明成果,改善生活質量,參與公共事務。」周光召院士曾作出這樣的論斷。

據第九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一倍,超額完成了5%的目標。儘管成績喜人,但與創新型國家相比,仍有差距。

為了儘快補上「短板」,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對世界各國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發現,30多個發達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時,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值就是10%。」白希說,要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的目標,「第一步就必須實現到2020年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對於創新發展而言好比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可或缺、不可偏廢。」在白希看來,科學普及的目的就在於使公眾通過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具有運用科學態度和方法判斷及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從而具備求真唯實的科學世界觀,讓每個人能夠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福利。(詹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自然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別被教科書誤導了!黑洞並非是黑色的,也不是一個洞
光速不可超越?那假如超越光速會怎樣呢?
地球上存活的十大超級 怪獸,看看一千斤的蛇長啥樣!
地球六大擁有超能力的動物,誇張技能讓人類眼饞

TAG:不自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