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秘那些被湮沒在歷史中的文明——西南古滇王國

探秘那些被湮沒在歷史中的文明——西南古滇王國

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的越人建立的一個古國,主要分布在以滇池地 區為中心的雲南省中部以及東部地區,滇國的地域北至今會澤縣和昭 通一帶,南至今新平縣、元江縣至箇舊一線,東至今石林縣至瀘西縣 一帶,西至今祿豐縣與安寧縣之間。根據考古資料和歷史資料分析, 滇國的歷史始於春秋晚期,戰國末至西漢初期為全盛時期,西漢中期 以後逐漸衰落,西漢末至東漢初被中原王朝的郡縣制所代替,存在的 時間約500年,即公元前5世紀中葉至公元1世紀初期。

越、彝、夷都是一個意思,也就是「人」的意思。它既是一個民族的概念,更是一個地域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古代,誰住進了大山和邊疆地區,誰就是「夷」,反之,誰奪取了中原,並在那裡成為統治者,誰就是「夏」。夷和夏不是民族的分野,而是政權的更迭所造成的統治區域的重新分配。滇國早期的玉器,與同時期越國的玉器存在很多的共同點,比如月牙形飾,比如凸緣臂環,比如不是同心圓的玉玦等等。這說明中國東南的越與西南的越,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中國南方的越族文化,同時顯示出夏民族的成份,古蜀國的成份,也顯示出在很久以前,炎帝族南遷之後留下的痕迹。也就是說,南方的越族文化是多個梯次的,不同年代的北方文化的南遷、融合和演變。

遠古時期,在西南地區的金沙江中上游南北兩岸、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城和烏蒙山、哀牢山、無量山三山地區自古以來就有彝族先民居住。在彝文古籍中記載了彝族最先的原始民族是哎氏民族。《西南彝志》卷三有"哎哺九十代"的記載,具體敘述了19個哎氏族,2個哲米氏族共212代的父子聯名世系。哎哺氏族的後裔希慕遮,漢文記作"孟哲",其31代才是篤慕。此外,涼山彝族還傳說彝族上古有12個王朝,其中11個王朝是母系王朝。

由於彝族各部的遷徙對流以及交融,作為民族共同體稱謂"夷"便出現了,以後的漢文文獻均以此作為對西南地區彝族的稱謂。見於歷史文獻記載,遠在黃帝部落的玄囂、昌意二部南遷進入岷江、雅礱江流域時,就與彝族部落"蜀山氏"相接觸。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洱海等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迹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

在巴蜀地區,彝族建立古蜀國後被秦所滅。公元前12世紀彝族先民建立「古芒國」(今洱海地區)和「昆明國」(今金沙江畔),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9—8世紀彝族先民建立古盧、羅部落國家,公元前2—1世紀末,彝族先民建立了古滇國並創造了燦爛的滇池青銅文化。彝族先民還建立了古莽國、古棘候國、邛都等國家。

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220年「西南夷」時代。在此期間,西南彝族地區分布著眾多部族、國家,它們各霸一方又相互遷徙交融,處於群雄割據混戰時期。在西南眾多國家中,中部以古滇國最強(撫仙湖及滇池周圍地區),東以夜郎國最強(貴州西北部),北以邛都最強(涼山地區),西以哀牢國最強(哀牢山及怒江一帶)。

漢建元六年,漢朝派遣唐蒙出使南越,發現夜郎有水路可通南越番禺(今廣東),於是武帝乃派人攜帶大量物品買通了夜郎。又令唐蒙和司馬相如分別修築「南夷道」和「西夷道。」由於修築二道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引起部分西南土著諸部的反抗,「當是時,巴蜀四郡通西南夷,戍轉相餉。數歲,道不通,士罷餓離濕,死者甚眾;西南夷又數反……(《史記·西南夷列傳》卷116)」,遂停止對當地的擴張活動。此後,張騫西域歸來盛言打通「蜀身毒國道」利多弊少為可取。漢朝又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受阻於嶲、昆明人。但使者歸來時盛讚滇國的富饒,增加了漢武帝貪婪的慾望,從而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擴張活動。元狩三年,漢朝在長安「象滇河作昆明池」練習水戰,以適應西南彝族地區的江河湖泊作戰。漢元鼎六年,漢軍平南越,接著「行誅隔滇道者且蘭,斬首數萬,遂平南夷為牂牁郡,」漢朝全部控制了夜郎地區。

漢軍的到來遭到了當地部族的強烈反抗,接著又誅反抗漢朝的邛君、笮侯,冉駹等部皆震恐,漢朝便「以邛都為粵(越)嶲郡,笮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將蜀西部的西夷地區完全納入漢朝的統治之下。南中地區還有擁有數萬之眾勢力強大的滇王。漢朝曾以誅南彝兵威招降滇王,但遭到滇國的聯盟諸部勞浸、靡莫的反對,漢朝便於前109年(漢元封二年)出兵擊滅勞浸、靡莫,漢軍雖然殺死眾多嶲、昆明人,但他們仍然不投降,直至幾年後,才把那裡的部落征服,滇王降。至此,漢朝除雲南西南部彝族建立的哀牢國外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

西南地區諸國,跟西域各國一樣,大部分都是分散弱小的國家和部族,無力抗拒漢人的到來,但如僰人等,具有較高的社會生產力,當他們辛苦開墾出的肥沃土地和財產不斷被侵奪,又不甘心退入山林河谷,便起來反抗。漢安帝元初五年,益州郡等各民族「眾遂十餘萬,破壞二十餘縣,殺長吏,燔燒邑廓(汪寧生:《雲南考古》,第56頁)」。至王莽時,以僰族為首的各部族反抗王莽的民族壓迫政策最為激烈,王莽派兵鎮壓,幾年都平復不下去。僰人因為發展水平高,被稱作「夷中最仁,有人道」。

漢王朝為了方便對西南地區的統治扶持了以原「滇王」(益州)為中心的政權,並賜「滇王印」,令其復長其民,原各國國王和大臣大多數都被分封與原對應的官職。事實上,漢朝雖然武力征服了西南夷地區,從政治上達到了以「滇王」為中心的統一政權,但始終沒能改變西南地區的混亂局面。

兩漢以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南中地區出現了不少被稱為大姓和夷帥的昆明族、叟族的奴隸主貴族,他們都是稱霸一方掌握著統治權力的大族豪強。對於這些地方土著大姓,中央王朝也不能不為之屈服。漢朝後期,由於錯誤的估計了西南的形勢設立益州郡,想派遣漢朝官員來西南地區任職,觸犯了當地貴族的利益。「諸夷反叛,執太守遣御史中丞朱龜討之,不能克,朝議以為郡在邊外,勞師遠役,不如棄之。《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漢朝期間西南各部落貴族等之間相互發生爭奪戰爭,以「夷帥」孟獲為中心的各家族共同取代了「滇王」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找個太子結婚吧:劉啟娶了二婚女,漢初的侯門也許並非深似海
古代皇帝三大奶媽 揭秘皇帝奶媽的權力能有多大?
漢朝一種人,憑胸當官,誰敢惹誰出事!
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王朝,連續七代都是明君!
看看那些歷史上沒有改過名字的城市,有沒有你家鄉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