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十八,老子《道德經》,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六十八,老子《道德經》,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譯文]

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於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衝突;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注釋]

1、善為士者:士,即武士,這裡作將帥講。此句意為善作將帥的人。

2、不與:意為不爭,不正面衝突。

3、配天古之極: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說「古」字是衍文。

[引語]

這一章是專從用兵的意義上講戰略戰術的原則。其中心意思在於闡明上一章所講「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的道理。他要求人們不逞勇武,不輕易激怒,避免與人正面衝突,充分發揮人的才智能力,善於利用別人的力量,以不爭達到爭的目的。老子認為,這是符合於天道的,是古老的準則。

[評析]

本章的文字講用兵作戰的道理,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的學者,往往以此為論據。我們的意見是,老子就軍事現象,為其辯證法思想提供論據。事實上,軍事辯證法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或者說,本章內容既是講用兵打仗,又是講辯證法的道理,這樣理解,也無不可。但說到底,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那就極大麴解了它的內涵。下面,我們談談「善戰者,不怒」的問題。《孫子兵法火攻》寫道:「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是說,國君不能因一時之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能因一時之氣憤而出陣開仗。這一軍事思想與老子在本章里所講的內容是基本一致的。戰爭是國力、人力的較量,也是智慧的較量。「武」、「怒」是軍事指揮者暴烈、失去理智的表現。一旦「怒」上心頭,就會失去冷靜,也就不能客觀地分析、研究敵我雙方的優與劣,而以主觀臆斷和憤怒的情緒代替客觀實際,這種狀況將給國家和軍隊,帶來極大危害和災難。這樣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比比皆是。軍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衝動,平心靜氣地認真思考,細心分辨客觀現象,就可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得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愛逍遙 的精彩文章:

六一,老子《道德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六十二,老子《道德經》,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六十三,老子《道德經》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六十四,老子《道德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想廢除家天下的皇位世襲制,指定賢德之人為大秦帝國接班人

TAG:醉愛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