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懿傳》告訴我們,貴如皇子溺愛也完蛋

《如懿傳》告訴我們,貴如皇子溺愛也完蛋

圖片丨《如懿傳》海報

自《甄嬛傳》熱播以後,被認為是其續集的《如懿傳》從籌劃階段就備受關注。很多宮廷迷實在耐不住性子,紛紛啃起了小說版,小編也是其中一員。看到其中一個情節,忍不住想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討論討論。

《如懿傳》中,皇后為了鞏固自己和她親生的二阿哥的地位,暗地裡讓阿哥所的嬤嬤不照顧大阿哥,溺愛三阿哥。大阿哥如何且不表,我們來說說三阿哥。三阿哥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阿哥所,終日被嬤嬤們抱著,哪兒都不帶他去,更不跟他說話。導致皇帝很不喜歡他,覺得他笨笨的,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說話,連反應都慢半拍。這哪裡是他天生就「笨笨的」呢?這是過於溺愛的結果啊!太可怕了!可是如今沒人對孩子「使陰招」,很多家長依然不自覺地「坑」了孩子。

家長的「十宗罪」

長時間抱著或坐學步車

從俯卧到爬,再到走是一個自然的成長過程的,是一個低重心到中重心再到高重心的發展過程。如果家長剝奪孩子自己爬行、走路的空間,他們將會行動發育遲緩,甚至導致後期運動發展中出現重心控制、運動協調、感知整合等方面的缺陷。

什麼事情都代勞

家長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讓他從小學會獨立,這樣成長起來才會更快。孩子動手能力很強大,家長要給他們施展都空間哦。

一味地滿足

很多家長習慣了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無論是玩具、食物還是其他物品,因為不給孩子就會哭。這樣做不僅會令他產生性格缺陷,還會導致價值觀混亂。所以家長要學者拒絕孩子,不輕易滿足他,讓他學會思考。

特殊對待

很多家長把孩子放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未知,,處處特殊照顧,什麼好的都優先提供給他。這樣做會讓孩子習慣高人一等,變得自私、不會關心人。

當面袒護

有時一個人教育孩子,其他人當面出來「護短」,這種做法在家庭中也十分常見。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是非觀念,導致性格扭曲。

除了以上5種常見的溺愛形式,還有家長過分關注孩子、放任孩子懶散、家長祈求孩子、對孩子磕碰大驚小怪、不給孩子獨立空間等比較典型的形式。

孩子的六大可怕後果

心中無愛

整天都被這種溺愛包圍著,孩子內心就沒有愛了,就是說他只能接受愛,而不懂付出愛。

自私自利

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懦弱、膽小怕事

長期生活在家長的「保護」下,孩子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容易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稍有異動就驚慌失措;性格懦弱,根本無法成大器。

稱王稱霸

容易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沒有好惡之分,像個小霸王一樣,認為別人的東西也是屬於自己的。這種孩子,在幼兒園也容易和別的小孩發生矛盾。

懶散無紀律

什麼事父母都代辦,就會變得日益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

人際關係障礙

認為自己就是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為人著想,總站在不平等的角度來行事,自然沒人願意和他交往。

溺愛導致的可怕後果還有很多,所以「溺愛」這個話題是非常值得家長關注和注意的。過度溺愛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不要等到孩子長大出現了各種問題才追悔莫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