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地曾屬於我國,90%為漢人,晚清被迫分離,如今仍沿用中國制度

此地曾屬於我國,90%為漢人,晚清被迫分離,如今仍沿用中國制度

此地曾屬於我國,90%為漢人,晚清被迫分離,如今仍沿用中國制度

文▏小先生

自秦朝大統一後,隨著國力的強盛收服了周邊許多小國家,到了強漢盛唐時期更是萬國來朝,哭著喊著要稱臣納貢,作為天朝上國世界中心的中國,那時候選小弟也是要看你資格的,後來隨著明朝的滅亡,一部分明朝的官員和明朝的百姓不願意妥協清朝,就大批的撤退到國外,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個地方,果敢。

果敢,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首府是老街市,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果敢有一市和一縣,在這裡生活的人90%都是漢人,他們就是果敢族,如果追溯源頭,果敢族的「根」在中國,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實際是中國的漢人,如今這些漢人在金三角被稱做是果敢族。

當時明朝國力強盛,周邊許多小國家稱臣納貢,明朝就採取以夷治夷的方式統治周邊小國家,明朝還在此設立了幾個宣撫司,後來明朝亡國後,一部分明朝的官員和百姓就來到這裡,見該地遠離中緬兩國中央政府,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在這個地方與撣、傈僳等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其後,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繼來投,迫於生計的中國流民也輾轉到此定居,還有許多馬幫商隊也往來不絕,逐漸在科乾地區形成了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漢人聚居區。

後來1885年清朝年間,英帝國佔領緬甸,果敢華人的歸屬問題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當時,中緬邊界尚未明確界定,所以發生了很多問題。為劃定邊界,減少紛爭,1894年3月1日,中英雙方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其後,英帝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過了12年,當時在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朝末年,外強入侵,內亂紛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中國社會動蕩不安,清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的一年。於是英帝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歸英屬緬甸,併入緬甸版圖。就這樣果敢被分離出去了,非常的痛心!

如今在這裡生存的果敢人大約有25人左右,他們說漢語,用漢字,保留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為了不妥協緬甸,不斷的與緬甸政府抗爭。現在,果敢人民用的國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流通的主要貨幣是人民幣,用的信號是中國移動,電是南方電網供電,幾百年來用的是說的一直是中國話,穿中國傳統服飾,過著中國傳統節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