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作者認為,「近代中國是我們祖國剛剛走過來的昨天,與我們的生活如此親切,它的遭遇和前進更不能不使我們百回千轉地思之了」。新舊雜陳,新陳代謝,是中國近代社會的基本特點,也是其複雜性所在,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作者對近代中國的重要命題,進行了具體而有說服力的辨析,在在發人深省。分析精當,文筆生動。相信通過《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者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近代中國的歷史脈動,進而增進對這段屈辱與奮鬥的認知度。
作者簡介
陳旭麓(1918—1988),湖南湘鄉(今雙峰)人,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史學家。原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理事長。一生致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著稱。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錄》、《浮想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先後主編《中國近代史叢書》、《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宋教仁集》、《中國近代史詞典》、《近代中國八十年》、《五四以來政派及其思想》、《中國革命史教程》、《五四後三十年》等,參與主編《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通史》(四卷本)。不少論著被譯成俄文、英文、日文等。除學術研究外,悉心培育學術後進,其不少學生已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骨幹。
目錄
第一章漫長的封建社會
一、漫長的盤旋
二、土地的私有和買賣
三、官僚政治
四、宗族和行會
五、儒學定於一尊
第二章東方與西方
一、東西對視,隔霧看花
二、鄭和下西洋與地理大發現
三、強韌持久的進取與保守防範的抵拒
第三章由盛轉衰的清王朝
一、盛世已經過去
二、人口、移民、會黨
三、「洋貨」與「洋害」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
一、開眼看世界
二、官、民、夷
三、條約制度下的社會變化
第五章天國的悲喜劇
一、白蓮教、天地會和拜上帝會
二、洪秀全的思想
三、天國的悲劇
四、留給歷史的餘響
第六章十二年之後
一、「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二、「庚申之變」
三、地主階級的分化
四、革新思潮的萌發
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一、洋務衙門
二、自強與求富
三、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開始
四、「中體西用」
五、「決理易,靖囂難」
第八章城鄉社會在演變
一、新的社會力量
二、農村的社會變化
三、教會與會黨
第九章日本衝來了
一、日本的崛起和迫來
二、從外交到戰爭
三、民族精神的亟變
四、強敵成為榜樣
五、三個方面的反思
第十章變與不變的哲學
一、變的哲學
二、不變的哲學
三、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湧盪
第十一章庚子與辛丑
一、三種力量
二、義和團的社會相
三、庚子事變的最後一幕
四、半殖民地的深化
第十二章歐風美雨馳而東
一、「莽莽歐風卷亞雨」
二、哲學、電影、戲曲、小說
三、複雜的社會心態
第十三章假維新中的真改革
一、殘局與變法
二、「新政」五面觀
三、兩點歷史思考
第十四章「中等社會」
一、一個複雜的社會實體
二、「破壞上等社會」與「提挈下等社會」
三、「中等社會革命」:承先啟後的歷史環節
第十五章變革中的兩大動力
一、相互交替的兩個歷史階段
二、共和與立憲:兩種模式的爭奪
三、不同一性中的同一性
第十六章民變與革命
一、亂世眾生相
二、民變與革命的交互激蕩
三、民主革命的基石
第十七章「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一、從國歌說起
二、「皇帝倒了,辮子割了」
三、社會習尚的改革
四、實業的推進
五、南孫北袁之間
第十八章山重水複
一、還是「亂黨」
二、兩種復辟勢力
三、軍閥割據在形成
四、孔教會和靈學會
五、民國初年的社會危機
第十九章新文化運動
一、觀念形態的革命
二、中西文化的衝突與論戰
三、科學和民主
四、各色各樣的「主義」
第二十章歷史的選擇
一、社會主義思潮的湧來和中國人的選擇
二、歷史的矛盾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三、曲折的歷史軌跡
後記
精裝本後記
點擊展開全文
※西域史地考古論集
※史念海先生《河山集》提要
※中國哲學史新編試稿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著述動機發微
※郭沫若全集·考古編
TAG:保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