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與外族政權對外征戰的成敗,日本熱評!

漢與外族政權對外征戰的成敗,日本熱評!

秦帝國作為首個漢民族政權對外征戰高勝率實則和其戰爭、文化吸取積累密切相關

日本網評(首個完成大一統的秦帝國對外征戰靠的是「從浴血爭霸數百年的戰爭、多方文化」積累而來的)熱議點一:戰國末年在秦始皇帝一統古代中國傳統疆域後,便隨即派遣了蒙恬為主帥引兵三十萬打擊(打擊與抵抗兩詞有很大不同)匈奴。在公元前215年就將常向南方進犯的匈奴人打的丟盔棄甲,並收復河套以南的「河南地」、並在次年進一步打擊、削弱匈奴在北方的實力。同時始皇帝又將舊燕、趙和秦帝國的長城修復,保護古代中國北方的農業地區,而這種對於邊地的開墾、設防力度就是秦帝國從「數百年的浴血爭霸、文化吸取取其精粹」積累而來的。另外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實際上早已經在今天的閩越、西南等地區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年不解甲、不弛弩」的戰鬥,最終擊敗閩越的南越佔領番禺,並在轉運糧草補給困難下又擊敗西甌君王譯吁宋,最終移民數十萬北方農民和當時的閩越人雜居,將今天的珠江流域劃為統治之內。

秦帝國時期修建的長城則是「安全措施」,並以此建立邊地據點更可以有效打擊外族(縮短交戰期、補給線)

日本網議(秦帝國對內、對外征戰皆勝利,得益古代早起戰爭使人進步的理念)吐槽:秦帝國立國雖短,卻將即將復興的匈奴擊敗,逃往漠北,十數年不敢南犯。而後又將閩越等地區成功收復,首次促進古代中國「南北共融」的局面(對古代中國歷代王朝的影響很重要,秦帝國的「虎師」真不是沽名釣譽)

漢帝國則在秦帝國基礎之上,在各個方面(經濟、外交、文化)運用智慧和其國之長處

日本網評(繼任秦的漢帝國對外征戰則更加說明了,漢民族確實長期擁有「能征善戰」的水平)熱議點二:漢帝國在「積蓄國力」六十餘年後,到了漢武帝在位時期將壓制漢帝國發展的匈奴汗國打的「四分五裂、各奔前程」,最終致使北匈奴向西遷徙,間接改變了歐洲歷史格局;同時漢帝國四百年歷史中自公元前108年,開始設立其史上第一個「西域都護府」,並且依靠「絲綢之路」繼續穩固對外強勢的形象(漢帝國能不斷的去經營、鞏固西域就是很好的說明);漢帝國的西南「三越」之地,自漢武帝時期當時的東甌、閩越、交趾等地皆是通過不斷的「平定」來鞏固(此外還有在朝鮮半島存在422年的「漢四郡」)。例如:光武帝建武十六年,當時的交趾地區發生叛亂,劉秀派遣馬援平亂,大破叛軍於浪泊最終敲定了這塊版圖對外征戰的勝利。

秦漢帝國時期對邊地的重視程度高,為後世漢政權提高資本、經驗和借鑒

日本網議(漢帝國對外征戰的「戰略」技能純屬,完美的運用到了「外交、文化」等方面上也是一種成功)吐槽:漢代時期的日本列島上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國家(迷你版的春秋時代),而自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漢四郡後,當時的日本就開始收到漢文化影響,據史料記載當時與漢帝國建立「朝貢」關係的日本諸國就多達30於國(納貢的地點在樂浪郡)可以說,漢帝國將「戰略上的運用」已經發揮到文化的傳播力度上,也更將勢力不達之地通過「文化」來穩固周邊國家關係。

漢武帝設立漢四郡是成功對外征服,價值雖不大卻帶動了東亞地區對漢帝國的歸屬感

漢帝國若不設置漢四郡,也許南朝鮮不會有快速的文化進程,日本也會受影響

日本網評(漢帝國相對秦帝國的對外征戰成功,則更多是因漢帝國採用「剛柔並濟」的雙管手段,來加強地方影響力)熱議點三:漢時的朝鮮半島曾被「高句麗」所據,而當時的高句麗說是佔據,不如說是「代管」,這點從高句麗總是以自來加強與漢帝國的外交親密度可以看得出來,而高句麗自建國後就一直向漢帝國稱臣,這可以說是「文武」上的剿撫並用(當時日本對這個帝國的強大實際上更希望藉此來助其完成日本列島的一統)。

隋唐帝國的帝王進取心,借歷代王朝對外征戰的成功策略,才造就不低的對外勝率

日本網議(隋唐、明帝國的對外征戰頻率高,勝率也不低)吐槽:在隋唐、明帝國時期,這幾個帝國對外征戰中分別擊敗突厥(打的突厥汗國分裂)、吐谷渾、薛延陀、日本(兩代王朝皆擊敗日本)、高句麗(為唐所滅)、蒙古(為明所逐、並十數次北掃漠北)、交趾國(收復舊土)等國,因此從古代中國歷代大一統漢政權的對外作戰,幾乎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將「古老強大帝國」的外交經驗、戰略眼光、國力資本等等全部統一調配支持對外作戰的勝利(不得不說大一統的漢政權大多數時期,都是對外很團結才能對外屢屢征戰成功)。

元、清主掌天下時,少了客觀的歷史認識,過於將手段置於「剛柔並濟」之上

日本網議(反觀古代中國的元清時期,作為古代中國歷史中的大一統王朝都輸在了那幾點呢)吐槽:

元、清在文化上的影響力與漢政權存在很大的劣勢距離,這才使得凡是外族大一統古代中國後,這兩個大一統王朝卻紛紛在對外作戰上落馬。

元敗於日本,敗於泰國歷史上的「八百媳婦國」;清敗於沙俄(雖平定準格爾汗國有功,但「尼布楚條約」有水分)、再敗於緬甸、最後再敗於日本(元清採取高壓統治手段時間過久,喪失理性不能保持自己曾經對「漢文化」一定程度上的積極汲取是個根)。

元、清政府起初征服古代中國王朝後,沒有像北魏、遼等北方王朝那樣實行相對正確的「胡漢分治」、加速對漢文化的吸收藉此將自己的王朝地位「擺正」。沒有真正了解漢民族的歷史底蘊是他們統治多劫、多敗,少於漢民族對外征戰勝率就是在於此(實際上若元清能最大程度上,相對的學習趙武靈王的「胡服射騎」就也許會有不同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漢朝皇帝,曾逼王莽辭職,卻想將皇位傳給他的男寵
這個導致西漢王朝衰落的帝王,卻開創了沿用千年的新治國模式!
無法迴避,朝鮮半島上的第一個政權是中國人建立的
西域三十六國之掀起月氏的蓋頭來!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