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敦刻爾克的另一種視角

敦刻爾克的另一種視角

文 辛巴拉克

圖 《敦刻爾克》 圖片來自網路

周末去看了電影《敦刻爾克》。這是二戰期間,大概也是世界軍事史上一次偉大的撤退。如果用對後續事件影響的意義來比較,長征也算一次偉大的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這句俗諺早就說了,打不過就跑並不丟人。所以有評論說《敦刻爾克》能把逃跑拍得這麼有正能量真是氣場夠強,就讓人很不以為意。習慣了勝利視角,習慣了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會把人憋的說都不會話了。

另一方面,導演諾蘭選取的視角也的確抓人,刻畫想盡一切辦法往海峽對岸跑的士兵的種種心理,恐懼畏懼絕望等等,都是人之常情。同樣的,那些開著漁船遊艇跨過海峽去搭救江東子弟的行為,固然令人感奮,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只不過,一遇到「宏大敘事」,人之常情往往就被放到一邊。從對戰爭場面的渲染看,《敦刻爾克》實在是個小買賣,我甚至覺得海灘上就站那麼幾排兵有點寒磣。但顯然,諾蘭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還是成功抓住了觀眾,而故事的核心,就在於人之常情。

電影無需再講,對於基於史實拍攝的電影,自然會對那段歷史產生新的好奇。手頭正好有一本英國人李德·哈特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李德·哈特是世界著名軍事理論家及戰略家,參加過一戰,後來做軍事記者。他對敦刻爾克撤退的描述寥寥幾頁,但提供的史料卻很有意思。

盟軍撤退的「發電機作戰」最初所希望的不過是把英國遠征軍的全體人員救出一小部分而已。英國海軍部告訴指揮者拉姆齊海軍上將,在兩天之內可以救出四萬五千人,之後德軍就會掩殺而至,使撤退行動變為不可能。實際上,自5月24日開始,到5月28日夜間,只有兩萬五千人在英國上岸。但僥倖的是,支票兌現(德軍殺到)的寬限期卻比原來所想像的要長得多。

到6月4日上午,這個作戰完全結束時,一共有三十三萬八千名英國和盟軍士兵在英國上岸。若與最初的希望相比較,可以算是一種驚人的成就,對於英國海軍來說,也是一種偉大的表現。

李德書中所言——同時也顯示出,若非12天以前,即5月24日,希特勒制止了克萊斯特裝甲兵團的前進,則此種救出英國遠征軍以圖「捲土重來」的工作也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也就是說,正是希特勒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從而給了盟軍撤退的時間。

這是為什麼呢?

李德在書中提到了希特勒造訪負責正面攻擊的倫德斯特元帥集團軍總部時的一段「驚人談話」——於是他(希特勒)就說到他對於大英帝國的讚賞,其存在的必要,以及英國人對於世界文明的貢獻。他把大英帝國和天主教會相比較,並且說二者對於世界的安定都是必要的因素,他又說他對於英國要求的不過僅為它應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地位而已。他甚至表示若英國在任何其他地區遭遇困難時,他還願意提供武力支援。他的結論是,他的目的是想站在英國認為其光榮所可接受的基礎上,來和英國謀求和平。

李德分析說,希特勒的考慮可能基於以下幾點:一、他想保全坦克的實力以供下次打擊之用;二、他對於法蘭德斯平原(沼澤)一帶具有的畏懼心理,這是以其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經驗為基礎;三、戈林對於空軍威力所做的誇大保證。但更可能的是,其內心還有其它政治理由的線索存在,即他內心裡對英國又愛又恨的複雜感情。

這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分析。所以,當丘吉爾在敦刻爾克之後隨即發表演講,宣示決不投降,戰鬥到底時,希特勒卻仍然相信那不過是故意說大話。而直到他8月份開始下令執行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他的將軍們已紛紛感到,在對制海權和制空權毫無優勢的情況下,這實際上很難實現。

從這個角度看,敦刻爾克未嘗不是二戰一次關鍵的轉折,儘管這轉折發生時,盟國還在節節敗退甚至潰不成軍,儘管此後幾年,德軍仍在一路奏凱。但敦刻爾克撤退保留下來的有生力量,無疑是英國在困境中仍然表示血戰到底的底氣所在。

因為英法的姑息,德國發動了二戰。因為希特勒令他的將軍們費解的停止命令,二戰的走向又埋下了新的伏筆。

歷史有時(常常)就是這樣令人難以捉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惠湘態度 的精彩文章:

TAG:陳惠湘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