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計人如何審核合同中的訂金、定金、押金

會計人如何審核合同中的訂金、定金、押金

內容濃縮

自2008年加入德勤至今的8年時間裡,我經歷了很多職場角色的轉變,從畢業生,到帶隊senior,再到經理,逐漸從只管埋頭出底稿清Q,到逐漸參與到事務所的日常管理。這些挑戰使我漸漸培養起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那些最為關鍵的職場技能,嘗試各種辦公工具的不同使用技巧。

然而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最讓我受益的,是我認識到個人品牌在職場中的重要性,學會把自己當作一門生意來經營,這樁生意獨一無二,不光有過硬的產品,還有鮮明的品牌。這種意識的產生,使我的心態更加積極,眼光更為長遠,工作起來更有目的性。

我開始重視自己每一次對客戶、對老闆、對同事和下屬的承諾,以此來建立我的個人品牌;我開始將高效工作同「成本」的概念聯繫起來,爭取每一次都以最少的成本做成最大的事情;我開始更為積極的尋找自我提高的途徑,爭取不斷地為自己研發出新的拳頭產品,始終保持職場中的技術優勢。下面我從個人品牌談起,談一談如何把自己當作一門生意,通過構建個人品牌,鍛煉職場技能,善用辦公工具,來提高職場自己的競爭力。

一、構建個人品牌,強化你的職場優勢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個人品牌在西方是一個流行多時的概念。由於歐美的商業環境特別鼓勵手工作坊式的個體經營,因此擁有一技之長的技術人員,或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常常會在合適的時間選擇成立自己的諮詢公司。這就要求他們特別重視培養自己在所在圈子裡的口碑和名聲,使他們能夠在單幹後通過個人品牌招攬客源。

作為從畢業後就工作在由上萬人組成的大公司里的我,一直沒有覺得個人品牌跟自己有半毛錢關係,甚至打心底里覺得這是成功學大師拿來忽悠人的把戲,又假又空。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意識到建立」個人品牌」對於公司職場人也有著巨大的作用。

(1)個人品牌原來如此重要

那是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在一次季度會議上被領導問及是否願意花5分鐘做一個小發言,來分享一個項目心得。這種難得的機會當然要抓住,於是我花了一些功夫準備這個只有5分鐘的小發言。在發言的過程中,我提到之所以能夠獲得參與這次項目的機會,是因為之前的幾次接觸,讓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覺得我幹活比較穩當,作為初級別員工卻能夠負起責任。我沒羞沒臊地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叫「works with me, works with safe hands.」 意思就是「我辦事,你放心」。這其實是我為了活躍氣氛半開玩笑說的一句話,但是沒想到講到這裡下面竟然有不少人點頭,緊跟著幾個人帶動起來的掌聲。

會議結束後,分別有幾個中層經理跑來跟我說,他們很高興看到我講出剛才的一番話,尤其是那句「我辦事,你放心」,也是我在工作中留給他們的印象。然而之前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今天我這麼一講,算是讓他們牢牢記住了這個特點。這之後,我發現更多有趣的工作找上門來,而這些工作,無一不需要一個負責的人來照看。也就是那時起,我開始逐漸意識到個人品牌的厲害之處。

(2)如何發現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

對於我來說,個人品牌始於一次不經意的發現,但是仔細回想,之所以那次發言能夠得到如此一致的反應,是因為在此之前,我己經無意中為樹立個人品牌埋下了兩個伏筆。

第一個伏筆,就是我始終以自己所信奉的工作價值觀來作為我工作中為人處世的原則。這種態度來自於一種不太能夠說得清道得明的內在驅動,不是因為別人因此而對你刮目相看而做,也不是因為由此帶來的物質獎勵而做。它跟名利都沒有關係,就是從根本上覺得這樣做是對的,打心眼兒里就想這麼去對待工作。只有到這種程度,才能稱為擁有一個明確的工作價值觀。

第二個伏筆就是,通過前後一致的實際行動,鞏固職場形象,為最終形成個人品牌做準備。前後一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職場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著變數,各種截止日期、無形的工作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不自覺帶進職場中的情緒,在這些不利因素麵前,一個職場人很難保證時刻做到前後一以貫之。但也正因為這是很難的事情,一旦做到,讓你立刻在組織中變得與眾不同。

(3)如何樹立個人品牌?

工作價值觀,是樹立個人品牌的開始。你可能認為在職場中擁有一項別人無法替代的技能是立足之本;也可能覺得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做事沉穩以保證工作的穩定壓倒其他一切;甚至也可以無可厚非的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要通過銷售業績、或者最終拿回家的工資獎金來衡量。

工作價值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它是你內在的驅動,足夠強大到不需要別人來肯定,不被外界的刺激輕易左右,它 就能夠作為你的工作價值觀,為你前後一致的行為提供指導。比如可根據下圖的一些例子,估計一下自己在職場中是被哪一種無形的力量所驅動,並由此開始你塑造個人品牌的嘗試。

而付諸前後一致的實際行動,則需要你注意以下幾點,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你需要重視行為的前後一致性,同時保證自己行為的可預判性。你可以想像你與每個人之間都有一個情感銀行賬戶,每一次一致的行為都往賬戶里存錢,每一次與以往矛盾的做法都是一次財富的支取。要做情感賬戶的富翁,就需要你每一次都衡量自己行動的一致性。

第二,重視承諾的作用,同時謹慎使用承諾。每當你向客戶、老闆、同事做出一個承諾時,你都把自己暴露在了最終食言的危險中,但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一張讓人刮目相看的門票。在這個意義上,重要的不是做出多少承諾,而是完成多少有質量的承諾。

第三,在合適的時候,為自己在塑造個人品牌上所做的努力吹吹號角,讓別人意識到這是你正在試圖完成的事情。很多時候,大家需要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語來將心中的印象具體化,具體成一個從此再也忘不掉的個人品牌。

第四,注意傾聽周圍人的意見,積極尋求反饋。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你的行為,與你期望塑造的個人品牌是一致的。比如,你一廂情願地想要展現自己的責任心,卻讓人誤認為你是個控制狂,如果你得到這樣的反饋,那麼需要警惕了。

二、個人品牌需要貨真價實的職場技能來支撐

任何的品牌,都需要有貨真價實的產品來支撐。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花言巧語的職場掮客在某些職場環境中混得順風順水,但鍛煉自己貨真價實的職場技能,始終是最能帶來回報的一種態度。

我總結出的職場中最為通用的四個職業技能是:彙報工作,演講,開會和項目管理。下面說說其中自己感覺最為重要或者大家最容易忽視的一點。

(1)彙報工作,請先講重點

彙報工作時,新人常犯的錯誤是忽視溝通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通俗說來,就是講話鋪墊太多,抓不到重點,結論不突出。

舉一個例子,比如老闆問你:「小李,下周的活動準備的怎麼樣?」他當然不希望你把關於活動準備的一切都原封不動的從你的腦子裡複製粘貼到他的腦子裡。作為老闆,他很可能只是希望知道準備處在哪種狀態,然後再進一步詢問細節,做出相應的指示。比如:

一切準備就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或者:

主要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某些事情還需要跟進但問題不大。

再或者:

準備過程遇到一些麻煩,有一些棘手的問題需要老闆出面解決。

但如果彙報人一開口就用瑣碎的信息狂轟亂炸,東拉西扯,但就是不講結論;或者耍小聰明,來個先抑後揚,給老闆講一段自己如何排除萬難,千方百計把事情搞定的故事,恐怕老闆難得有耐心聽完後還對你表揚一番。

所以,從彙報對象的角度構建你的彙報順序,做到開宗明義,再構建邏輯、層層分解。

(2)避免這些開會陋習,效率提升一倍

開會時職場中最常見的「群體事件」,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開會的體驗都不怎麼好,總感覺「開會時對生命無意義的耗費」。造成低效率的罪魁禍首是一些頑固的開會陋習。如果參會人和會議組織者能夠改掉這些陋習,那麼很多會議的效率將得到明顯提高。

第一,作為參會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免遲到。

原定的會議時間已到,但因為某位「重要」人物尚未到場,組織者遲遲不開始會議。看似來貌似出於對尚未到場的人的尊重,但實際上卻是在懲罰其他準時到場的與會者。久而久之,人們會習慣於會議不能按時召開,而且知道即使自己遲到也不會錯過什麼重要內容。拖沓的會議文化便漸漸形成。

而且,不能準時開始會議的連鎖反應,要麼是某些會議內容倉促帶過,導致會議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要麼是會議結束的時間隨之延遲,繼而耽誤所有人接下來的工作安排。為了避免這些負面的影響,當下一次你遇到某些參會人未按時到場的情況時,請首先嘗試聯繫他們,確定他們具體到場的時間。如果無法確的聯繫,最多等待5分鐘的時間,並向在場的人說明,5分鐘時間一到,無論如何請開始會議。

第二,參會人要避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出現在會場。

如果你出現在會場時對當天要討論的話題一無所知,那麼不是會議組織者的徹底失敗,就是你沒有做好自己應該提前做好的功課。提前熟悉會議議程,準備幾個你感興趣的問題,或者閱讀會議組織者建議的背景資料,這些都是你準備會議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到這些,你將很難對會議的討論有所貢獻,只是湊個人頭而已。

第三,不要貪圖利用會議時間處理郵件、接聽電話。

這樣的行為是社交場合中對他人十分不禮貌的行為,在你看來也許表現了你是怎樣的一個大忙人。但是在你周圍的人看來,你卻分明在說:你們不配佔用我的時間,你們不如電話那頭的隨便一個人重要。

第四,參會人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

如果你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請至少等別人把話講完再開口。你可以機智大膽,可以思維活躍,也可以挑戰權威,會議中需要這樣的活躍分子來打破大家的思維定式。但是你不可以粗魯無禮。準備一副紙筆,把靈光一閃的好想法記錄下來,然後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語境下拿出來與其他人一起分享、討論。這樣的做法會讓你和你的好主意更加被人重視。

第五,作為參會人,不要覺得有義務對任何事情都品頭論足。

人們有時會有錯覺,總覺得別人會像自己一樣在乎你的看法。在會議中,這種錯覺表現為對任何討論都要加上自己的一番評論。假如這樣的評論並不十分高明,很快就會引起他人的反感。不要成為那個討厭鬼,只有在能為討論帶來新的思路或觀點的情況下再發言。

也許你已經發現,要糾正以上大部分的行為,出發點都是基於對他人的尊重。這一點在任何社交場合都適用。關鍵在於,不要僅僅把會議當做解決工作問題的場合,它也是你展現交際能力的最好機會。

三、辦公工具,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電子郵件、任務清單、日程管理,巧用這些辦公工具,對你的辦公效率有很大幫助。

任務清單並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管理工具,它可以成為你大腦的延伸,來幫助你「記憶」所有瑣碎的事情,從而解放出你的大腦來處理更為複雜高級的問題。在此主要分享一下使用任務清單時的兩個原則:任務清單要捕捉所有任務,但是每次只關注一件事情的解決。

如何做到任務清單捕捉所有任務,每個人都可以去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你也可以使用筆記本、手機、電子郵件甚至便簽。

捕捉任務的下一步自然是處理任務,關鍵是一次只做一件事。那麼如何確定先做哪件事後做哪件事呢?艾森豪威爾總統有個著名的重要性緊迫性坐標,由重要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四個象限組成的著名時間管理工具。但是我現在要在上面畫一個大大的叉。在我看來,這個工具雖然理論上是一個分清事情主次的正確方法,但對任務的劃分本身就會消耗太多時間。

在如何對任務排序上,我認為更為好用的做法是,不對任務進行歸類、不排序,每當需要決定下一個任務時,審視你的任務清單,按照「吃掉那隻青蛙」的原則挑出一件事情,不折不扣地做完;然後再次審視你的任務列表,吃掉下一隻青蛙,直到你吃不下為止。

這個吃青蛙的梗來自馬克·吐溫,他曾經說:如果你在大清早吃掉一隻活青蛙,接下來的一天還有什麼更糟的事情能夠難倒你?

通常我們最不想去做的,往往就是對我們最為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給我們的心理帶來最大壓力的事情。拖延症就是這樣得的。拖延症患者不是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但就是要找各種理由推遲自己的行動,老想著把邊邊角角的事情先做完再說,但實際上心裡深知這只不過是在逃避那件真正重要的事情,逃避吞下那隻青蛙。而每拖延一天,那隻青蛙就會長大一點,吞下他變得更噁心,心理壓力也會隨之變大,形成惡性循環。要打破這個怪圈,只有在選擇任務時,去挑那看起來最難啃的骨頭,長相最駭人的青蛙。

作者:李東旭 來源:視野論壇)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熙庭--會計之音 的精彩文章:

TAG:張熙庭--會計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