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怎樣應對新一輪知識回歸

怎樣應對新一輪知識回歸

目前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布後,關於學校教什麼知識、教師是否被取代的問題又引起關注。其實,這背後一個更本質的原點問題需要我們思考: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的宗旨是什麼?知識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這關係各級教育政策方向和工作重心的把握,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審視。

怎樣判斷新一輪知識回歸動向

從宏觀政策層面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不久發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強調應將人文主義價值觀作為教育的基礎和目的,教育政策更多地關注知識以及創造、獲取、獲得、認證和使用知識的方式。獲取何種知識以及為什麼、在何時、何地、如何使用這些知識,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問題。

從理論基礎維度看,在當前社會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人類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世界觀和知識體系更具多樣性,需要更深厚、更強大的背景知識支持。

從實踐實證層面看,筆者今年5月參加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相關研討,對附近地區進行考察,了解到一些教育深度變革地區正在探討如何提升知識和概念教學問題。如帛琉奧圖學區與斯坦福大學、矽谷是發展共同體,長期以來在做中學、創新創業、技術融合、創客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標杆。該學區正在修訂K—12數學教材,主旨是增加知識難度、密度和學術邏輯,為實施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發展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等奠定更好的基礎。他們認為,知識基礎和概念構建能力單薄是培養未來高層次人才及創新創造能力的最大障礙。

如何把握新一輪知識回歸的本質

這次知識回歸不是線性重複,而是按照知識的性質、地位、作用重新歸位,同時更加強調知識教育層次的升級,如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價值性知識、結構化知識、條件化知識、元認知知識等,受到更多關注。

如果把知識從質和量兩個維度進行考察,在橫軸上知識在以指數級增長,在縱軸上知識的價值段位又不斷升級,知識的性質、內容、層級、價值、呈現形式都有提升和進化。一是知識的性質由過去主要是靜態的、惰性的、客觀的知識主導,轉變為動態的、活性的、主觀的知識主導。二是知識的內容由過去主要回答是什麼,上移為主要回答為什麼。三是知識的層次由過去的事實性知識為主,提升為更高層次的組織知識的知識。四是知識的價值由過去支持知道、理解、應答,提升為主要支持分析、評價、創造。五是知識的呈現由過去回憶、複述,轉換為批判性思維、獨立判斷、問題解決和創新創造。

這裡特彆強調,知識回歸不是否定合作、探究、交往、對話、社交和情感學習的重要性,而是重申知識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實現知識與情感、態度、價值的有機融合。

學校工作重心怎樣調整

知識回歸與提升,必然要求知識教學的加強與優化。

一是基礎知識教學要回歸。知識是思考的基礎,事實性知識是高階思維的原材料,獨立客觀的思考過程與背景知識緊密聯繫,基礎知識教學仍要發揮支撐作用。

二是知識內容要加深。有意義的知識信息越多,就越能有效地思考,也就學習得更快、更深入。沒有相應深度、密度和厚度的知識,就發生不了深度學習。

三是知識教學要向深層次進階。沒有事實性知識支撐是不行的,但只讓學生記住枯燥的事實是遠遠不夠的。根據上述知識形態提升的要求,知識教學的重心要由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提升到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層面,思維培養的重心也要從記憶、理解到分析、評價和創造。

四是情境性練習要增強。組織知識、應用知識、提取知識、問題解決,都需要一定強度的練習。但是重提練習不是倒退回低層次性重複,也不是要在枯燥、單調的環境下練習。這裡說的練習是多類型、多要素、多情境的結構化典型練習,促進抽象和遷移。如支持應用知識、組織知識、提取知識的深度練習,要通過項目學習進行,讓學生實際解決一個真實問題,以實現概念的建立和情境化遷移。

(作者單位:北京中關村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1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
吹響高校社科界服務國家「集結號」
大數據推進教育深度變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