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熟悉的地方發現風景

在熟悉的地方發現風景

教育情懷既不能量化,也不能實指;既不能夠為我們考核加分,也不能為我們帶來某種實際利益。教育情懷確實太虛。但是,教師對教育的一往情深,已經超越了對物質利益的錙銖必較。

一次參加某校會議,校長極為誠懇地說,希望老師們都要有教育情懷。聽到這話,我心裡微微一震。我們今天更多地是談分數、成績,談待遇、職稱、榮譽,談某項工作任務、某種教育指標,很少談教育情懷的。

所謂情懷,就是胸中懷有感情。教育情懷,就是心中懷有對教育的感情。在今天這個物慾狂歡的時代,談情懷似乎有些奢侈。在幾乎所有的工作檢查、考核評估中,沒有教育情懷這一項。它既不能量化,也不能實指;既不能夠為我們考核加分,也不能為我們帶來某種實際利益。教育情懷確實太虛。但是,教育情懷真的沒有用嗎?

有教育情懷者,會把工作當作快樂和幸福的源泉。有一位特級教師講到自己的教育體驗時說,每次放寒暑假後總是盼望開學。每天放學時,望著給她帶來幸福的教室,總是痴痴地想,明天,就是不給工資,我也來上班。這就是一種深厚的教育情懷使然。對教育的一往情深,已經超越了對物質利益的錙銖必較。其實,這位教師並不是只有付出,沒有收穫。相反,她所獲「不菲」,她得到了金錢買不來的幸福。那是心靈的幸福,創造的快樂。

有教育情懷者,會堅守自己的教育信仰與追求。同樣是從事教育工作,有的日復一日重複昨天的故事,有苦累,無歡欣;有的構築著自己的精神大廈,一天有一天的實績,一天有一天的歡喜。有教育情懷者,在經年的積澱中把工作視為一種信仰。心之所託,情之所系,自有價值。他們總是以積極、樂觀之心看待教育問題,追求向善、向上的教育境界。

教育情懷源自快樂,達於信仰,根卻在教育研究。有位文學家喜歡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路觀察。他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一定要到外地去旅行,就是在城市的街道上每天走一走,年長月久,也是行萬里路。每天遇見不同的行人,他們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故事。觀察他們,可以獲得無窮的快樂和啟迪。他是帶著研究者的心態觀察的,從最沒有風景的地方,發現了心中最美的風景。這同樣適用於教育工作者。每天固守校園的一畝三分地,哪裡有風景?試著用研究的心態去觀察、去思考,答案自會不同。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無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研究會讓你在波瀾不驚的生活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漸漸擺脫日復一日的單調乏味,品嘗到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隨著研究的深入,對教育有了精神的牽絆,一份難以割捨的教育情懷由此產生。

教育是萬古長青的事業,不能沒有人的性靈與感情的參與。帶著感情去做,涵養柔性的心境,提防硬性的工作指標麻木感情、固化心靈。這樣,在教育園地,有生命在成長,有希望在孕育,熟悉的地方也會有最美好的風景。

(作者單位:湖北省公安縣甘家廠中心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1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怎樣應對新一輪知識回歸
教師怎樣研究職業生活體驗
在堅持「四個自信」中提升方向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