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傳恩:微山湖中捕魚忙

宋傳恩:微山湖中捕魚忙

文:宋傳恩

清晨,太陽悠閑地爬上葦梢,瀰漫在湖面的晨霧如怕羞的新娘悄悄溜進葦叢。微山湖面明潔、晶亮。不知誰的一聲口哨,小船在湖面集結,問好,打趣,調笑,沉睡的湖面被吵鬧聲喚醒,很快,小船排成一條長蛇陣。

悠地,梆梆的響聲如低沉的悶雷在湖面上滾動。這就是微山湖中捕魚的響梆船。每條船上兩個人,在後面撐船的多是女人,男人手持魚叉站在船頭注視著水面,腳下不停地踏動一塊木板,擊打著船頭。雜草叢中做夢的魚。驚慌失措在水中竄動,有的跳出水面,以示抗議。幾十桿魚叉刺向水中,一條條鮮活的魚在魚叉上扭動,喚起一陣陣喝彩聲。

這樣的活動通常持續一個小時,如漁民的晨操,旋了一圈,然後各自歸家,船倉的魚足夠他們食用的。他們還有許多事要做,現在還不是談天論地的時候。

吃過早飯,他們便去看網倒魚。一天兩次,這是必備的功課。他們在河道中布下一道道滾勾,只要魚咬住一個勾,它就要和微山湖拜拜了。魚越大,扭動的越厲害,身上的勾愈多,直至筋疲力盡,宣布投降為止。我曾見漁民捕了一條20多斤的鯉魚,身上的滾勾竟有40多個。

漁民在湖中插有一片片的網箔,網箔曲曲折折如八卦陣,如迷宮。漁民為捕獲獵物所呈現出來的智慧和技巧令魚兒嘆服。魚沿網箔進入陣中,最後的結局必是束手就擒。每段網箔的結合部有一個篾籠,魚認為鑽出網箔,逃脫了包圍圈,其實,那是最後的終結處。

漁民沿網箔提起篾籠,把魚倒在船倉里,湖邊碼頭上的魚販子正等待他們的收穫。

我的家離微山湖不遠,我們勞作的農田和微山湖的大岸相連。每逢大旱之年,微山湖水低落,我們這些常年耕作農田的旱鴨子們便有了與漁民分享捕魚的快樂時刻。

男人多是罩魚,那是力量的角力。罩用竹片編成,直徑1米多,高80公分。幾盤罩排開,一罩一罩往前趕,如誰覺得罩里有響動,探下身去,擒上來的準是一條大魚。

如你沒罩,可就地取材。十幾個人在湖中圍成一個圓,把面前的雜草拔下一點一點堆著往裡趕,俗稱:卷雜。不到一個小時,圈子越圍越小,用雜草堆成的圍牆把魚壓迫在十多平方的範圍內,裡面的魚開始不安的跳動,人們入雜草圈內徒手摸魚。莫要小看這原始的捕魚方式,一次卷雜,卷的魚足夠你背的。

我們一些小夥伴只在淺水裡捉魚,用的工具說起來可笑,爛了底的筐子。水沒過腳面,魚在草叢中曬太陽,魚鱗金黃,猶如神話中的金魚,我們躡手躡腳,筐子扣下去,很快,用柳枝做成的魚串串滿了魚。

如果大旱時間持續長些,你可以去湖中拾魚,找那些來不及遊走困在水坑的魚,它們騷動不安,相互爭吵,而又無法擺脫末日的來臨。有一次在葦叢里的水坑裡,魚裝了滿滿一籃。我年少力弱,趔趔趄趄,走一路,魚掉一路,到家還有半籃魚。

村子東邊有條沙河和微山湖相通。夏天,一有大雨,捕魚的人擠滿了入湖口,裡面總有我和弟弟的身影。我們背一個撒網,把網綱系在手腕上,兩個人扯著網沿湖邊遊動,感覺網中有動靜,便丟下網,在湖邊扯網綱往上提,鯉魚、草魚、鰱魚,每網至少有十多斤,背著網走上岸,魚在屁股上撲騰亂動,得意之情難於用語言表述。

遺憾的是,我所描述的場景是舊時光。現在,再也無法領略這樣的歡樂。人們無節制貪婪的索取和沿湖四面八方肆意的污染使微山湖失去了它的迷人魅力。

去年,我陪南京的朋友游微山湖,湖中網箔一個接一個,魚縱然有三頭六臂,也難逃這一張張天羅地網。最令人憤慨的是污染,湖水混濁。清澈見底,游魚無數只是美好的記憶。令人期待的是,隨著南水北調,治污力度的加大,沿湖城鄉已關閉了一百多家造紙廠。

也許,用不了多久,湖山湖會新貌換舊顏,那時,我將邀請你分享湖中捕魚的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鄧聯歡:行走在故鄉的那片熱土上
老同學:有事就吱聲,沒事就各忙各的!
董宋一家:止步亭的由來
宋傳恩:村裡那個苦命的孩子——豆豆
在鄉村再次目睹它,驚奇又熟悉,瞬間勾起童年的好多回憶!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