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脾俞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脾俞穴

每日一穴位是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整理總結出來的一套便於記憶的穴位學習方法。這裡是一個適合所有中醫愛好者交流學習的平台。本方法集圖文、理療手法、功能主治為一體,實時關注中醫學,每日為您分享一穴位,覺得我們文章不錯的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愛好者,亦可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歷史消息,我們有更多驚喜等著您!

1

脾俞:pi shu

脾即脾臟,俞即輸注,本穴是脾氣轉輸於後背的部位,故名脾俞。

2

定穴:

脾俞穴位於脊柱區,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

3

性能功效:

健脾和胃,利濕升清。

4

主治功能: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神經性嘔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腸炎,神經衰弱,自細胞減少症,子宮下垂,蕁麻疹,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胃出血,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肝脾腫大,腎下垂,月經不調,腎炎,小兒夜盲等。

5

保健養生:

刺激脾俞穴,可以提升脾臟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使脾運化水濕功能正常,將身體多餘的水分轉輸到肺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體外,令濕濁消散,諸症解除。

6

配伍應用:

脾俞配章門,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

脾俞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統血,清熱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配足三里、三陰交,有清熱利濕,健脾養肝的作用,主治黃疸,肝炎。

脾俞配大腸俞、胃俞,治急慢性腸胃炎。

脾俞配胃俞、中脘、內關、公孫,治腹痛、泄瀉。

脾俞配關元、歸來、三陰交、隱白,治崩漏。

7

理療手法:

刺法:斜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按摩:指尖強力按壓背部脾腧穴3 次,每次3?5秒鐘,然後將手按放在脾胃部 位,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 30次。

8

注意事項

脾俞穴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9

現代研究

針刺脾俞等,治療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針刺脾俞等,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一定療效。

針刺狗的「脾俞」,可使血中膽固醇下降,對高膽固醇者,其下降較明顯,對正常機體影響不明顯。

針刺脾俞可增加血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

針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下降,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作用明顯。對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也有一定的影響,血沉、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有明顯改變。

針刺脾俞對胃功能的調整作用是非常顯著的,比針刺足三里等遠端腧穴對胃的調整作用明顯,提示脾俞對胃功能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對胃分泌功能也有影響,可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總酸度和遊離酸度趨於正常化,同時對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10

古文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虛勞,尿血,白濁,灸脾俞百壯。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

《針灸大成》:黃疸,善欠,不嗜食。

《醫宗金鑒》:小兒慢脾風證。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距各一寸五分……腹脹引胸背痛,食飲倍多,身漸羸瘦,黃疸善欠,脅下滿,泄利體重,四肢不收,痃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痰瘧寒熱。

《類經圖翼》:此穴主瀉五臟之熱。

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黃斑裂孔屬脾經失調導致的眼病
寶寶鬧脾氣時,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糟糕
脾虛:很多疾病都是因為脾虛!三種簡單的粥輕鬆養好你的脾胃!
不要讓你的臭脾氣影響了孩子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