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是明朝最後一道大殺器,最後卻被崇禎給揮霍掉了
《明史》有言:「傳庭死,明朝亡。」
孫傳庭是崇禎時期最重要的大將之一,也是明朝末年最後的鎮國之器,但最後卻在朝廷催戰聲中,以飛蛾撲火之勢戰死沙場。
在國家危難正是用人之際,為什麼孫傳庭這樣的大將反而因遭排擠而幾無立錐之地,這才是需要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孫傳庭
孫傳庭原居山西代州,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後,任永城知縣。天啟初年進入北京任職,先後任吏部驗封主事、稽勛郎中、順天府(今北京市)府丞。
崇禎時期由於地球小冰河期造成全球糧食普遍減產,而明政府為了籌措抗金兵餉,不斷向農民加收各種苛捐雜稅。天災人禍之下農民被逼揭竿而起,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為首的農民起義領袖,所到之處都是一呼百應。
明末的天下大亂為孫傳庭大展拳腳提供了機遇,崇禎九年後金軍發動對宣府、大同的入侵,盧象升被從陝西調任宣大總督保衛京畿。孫傳庭於是大膽請纓任陝西巡撫,去到前線指揮鎮壓農民起義軍。
電影《大明劫》中的孫傳庭
孫傳庭任職陝西之時,情況比盧象升時期更複雜,尤其是朝廷供給的軍餉物資一直無法得到保障。孫傳庭於是通過強力手段,從當地大戶和富商手裡收回大量軍屯土地,並逼迫他們分擔軍餉。這樣一來,就把上上下下的權貴得罪了很多。
但由於有了充足的軍餉,孫傳庭手下的軍隊士氣大振。孫傳庭治軍嚴明,加上陝西當地民風尚武彪悍,很快就建成了一支以兵戶家庭子弟為核心的鐵軍,被稱為「秦軍」。
盧象升走後,起義軍領袖闖王高迎祥趁機來到陝西,意欲進逼西安。孫傳庭早已料到高迎祥此舉,於是在黑水峪伏擊起義軍。雙方激戰四天之後,起義軍被擊潰,高迎祥也被俘虜送往北京處死,之後李自成接替高迎祥成為了起義軍的新闖王。
崇禎十年和十一年,孫傳庭在接連鎮壓了多支起義軍力量後,又與洪承疇在潼關南原重兵埋伏,將李自成軍隊打到只剩18個人,幾乎全軍覆沒。
至此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基本都被鎮壓下去,但此時後金軍隊再次南下攻入長城,崇禎急忙調令洪承疇和孫傳庭回京防禦,為李自成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提供了喘息之機。
電影《大明劫》中的崇禎
回到北京後,因為意見不合,孫傳庭被兵部尚書楊嗣昌等排擠,遭到不公平對待。楊嗣昌主張與後金議和,同時將陝西軍隊全部留下用於守衛薊遼,遭到孫傳庭激烈反對。
孫傳庭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但楊嗣昌對此置之不理,此後又有其他的分歧和爭論,導致孫傳庭一怒之下引病告休。
楊嗣昌於是污衊他「稱病乃推託之舉」,崇禎聽聞後也大怒,將孫傳庭貶為平民,並將其囚禁達三年之久。
事實證明,孫傳庭當時的據理力爭是多麼具有先見之明。在他被囚禁的這三年里,李自成移軍河南,由於當時的河南也正民不聊生,饑民紛紛加入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再次在河南東山再起,重新建起了一支十萬人的大軍。
李自成
崇禎十五年,河南開封告急,崇禎重新啟用孫傳庭率軍赴河南解圍開封。但今時不同往日,當年在陝西時,孫傳庭面對的起義軍無異於一幫「流寇」,戰鬥力自然不強。
然而經過這些年的磨練,起義軍已經擁有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治軍經驗,戰鬥力絲毫不亞於政府的正規軍隊。與此同時,孫傳庭手下則是一支新招募的軍隊,毫無戰鬥經驗可言。
襄城戰役中,孫傳庭領導的陝西軍與湖廣軍、保定軍配合剿殺起義軍,結果大敗。孫傳庭認為軍隊此時已經傷痕纍纍,應當蓄精養銳,不宜再戰。但奈何崇禎帝五次三番催促,孫傳庭不得不幾個月後再次率兵出征,結果在郟縣之戰中,又因糧草供給不足,吞下「反勝為敗」的苦果。
河南郟縣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明朝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率軍十萬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先是撤軍至渭南,後在與起義軍廝殺中戰死,時年51歲。
由於在戰場沒能找回孫傳庭的屍首,崇禎認為這是孫傳庭詐死潛逃,因而並沒有給予其贈蔭。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清廷才為他追謚「忠靖」。
孫傳庭死後,明朝失去了手裡唯一的「殺器」,已經成為了待宰的羔羊。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歷史上真有神獸嗎?大明曾有記載,畫像已保存至今,民眾看了偷笑
※讖緯之惑:明朝歷史上五個詭異預言
※450年前大災難,使83萬人死亡,導致明朝國庫空虛,埋下亡國伏筆
※如果明朝不滅亡的話,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了!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