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的「神「意「氣」內功理法分析

太極拳的「神「意「氣」內功理法分析

神意氣是構成傳統太極拳藝之內功的三要素。通過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途徑和方法訓練、積儲而成內功。太極拳內功蘊藏在拳架之中,主導、催促著形體產生與內功變化相關的動靜、開合的運動姿勢。這是太極拳陰 ( 內功 ) 陽 ( 拳架 ) 相生,內外相合之基本規律的體現。

在積年累月的修鍊和教授拳藝的實踐中取得的寶貴經驗,其間蘊藏著無窮智能與奧妙玄機。學者由此而入可知修鍊太極拳之門徑,細心揣摩體驗,不難得太極拳藝的精髓。現就太極拳的運用注釋如下︰

一、神

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積累在行拳和揉手中的體現,由積功日久始得之。惟拳藝進展到中級階段才對拳中之「神」的運走有所感知。最早是在盤拳過程中意識到的忽隱忽現,進而神的顯現對行拳、揉手的助益非同尋常,令人興奮而又不可思議。待真正掌握了行拳之規律以後,人的理解力與反應速度會大大提高,處變不驚,應對自然。外在氣定神閑,內在聚精會神,可在瞬間與意念、內氣的行止相契合,支配調動內功的運走於無形。在行拳與揉手中,「神」所表現出的奧妙與威力超乎想像,生機勃勃、變化莫測。

神的運用不受身體內外所拘,亦不受時間、空間所限,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發揮其養生和技擊作用,不受外物干擾,亦無阻礙。

二、意︰

太極拳對意的運用發自內心。所謂「心誠於衷 ( 中 ) 而顯於外」之中位於胸部正中、兩乳之間。此處亦是中丹田的所在。前人圍繞著胸部十字中心這個點在太極拳論中做過許多文章,譬如︰「手從口出、手從口收」「發於中、形於外、達於四圍」「有心不用何時嘵」「運用在於心」等等都指明了心意在太極拳修鍊中的特殊地位與重要性。

「意在先」「重意不重形」是初學階段由用力做勢向「意領招出」過渡的思想基礎。從一開始學拳就要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用意識引導動作上,一招一式都要以意識引領著形體的運行,從而逐步進入「招中有術」的階段。

初級階段︰為「從無意到有意」,必須在鬆散的基礎上「意氣」才會出現。意與氣是分不開的,氣必須由意領而通出,為意在先,即意在前引領內氣通出。當一「松」「散」,以意領氣通出時為意氣引催姿勢。

中級階段︰由於認識到「凡此皆是意不是形」,「意」才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入意的頻繁出現階段,「為從有到繁」過程。

高級階段︰在「意」的頻繁出現中感覺到「意」的用途雖多,但彼此的顯現、運走皆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表現出極強的共性和規律性。在拳論中提醒學練者要注意「有意確無意、無意出走人意"的論述。真意的流露不摻雜人為的貪心與雜念,於意想不到中自然出現。高級階段為「從繁到簡」過程。

三、氣

太極拳中運用的氣非指口鼻呼吸之氣。惟有修鍊到行拳時感覺不到呼吸的運行,才能真正做到內在氣息的均細勻長,此氣來自於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氣」,也稱「元氣」。

前輩就太極拳之氣的修鍊相應地指出︰練拳時要「不呼不吸」。不呼不吸是不以呼吸二氣為念練拳,並非摒息閉氣。這樣在練拳時才不會提著氣,使氣含於胸部產生氣滯。

初級階段學練內氣催姿勢時,內氣的運行往往夾雜著呼吸之氣,是以肌肉的綳張之圓來促內氣,長此練習亦得不到真的內氣。必須要有「鬆散」之意的引領,意氣相融在體內周流,自己毫無覺察和感觸,而自然運行鼓盪,故拳論中有「有氣則滯、無氣尚剛」的說法。有氣是指有呼吸之氣的阻礙而使內氣的運行不能自然流暢「則滯」;「無氣」則是指修鍊到沒有呼吸之氣的攙雜階段,才能體現到內氣的運行暢通無阻之剛強「尚剛」。

中級功︰是內功繼「鬆散」進入「通」 的階段。松是縱向的而散是橫向的,「松」比較容易做到,而橫向的「散」因受身體條件的限制,有些部位不易做到,致使「鬆散」不能均衡,「通」也很難實現。例如內氣由兩胯通向兩大腿時即受阻,無論如何也不能通達兩小腿,形成大半截練拳。解決這一問題的奧秘是︰胯圈鬆散,使內氣向四周通出,形成無邊無沿的胯氣圈,使雙腿亦隨之散出範圍與軀幹幾乎相同的氣勢。這樣內氣與外氣相互融通,形成內氣促使、外氣引領的一種無形動力,便可在周身上下通行無阻。

高級功︰達到「身空、氣通」的境界,身空是全無身體邊緣的感覺,氣在人體任何部位都能直來直往,人體的每個毛孔都能滲入、溢出所需所棄之氣體,自身毫無察覺、更意識不到。氣在體內外廣泛高速地交融,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所需的元氣,使精力旺盛、氣勢充沛、一身舒適、萬法自通。

GIF/5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以氣帶手之沾黏勁的應用與體會
太極站樁、走架最核心的秘密
吳氏意象太極拳
晶元替代概念再掀妖風,下一個漲停:太極實業 士蘭微 久吾高科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