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聽著「都是為你好」長大的90後,當父母后怎麼樣了?

聽著「都是為你好」長大的90後,當父母后怎麼樣了?

你一定聽過很多次父母說「我都是為你好」。






「不讓你學畫畫,把精力放在讀書上,這是為你好」


」不讓你選這個專業都是為你好,女孩學什麼建築「


「讓你回來考個公務員,這是為你好」


……



這樣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生活中上演,在天涯有一位媽媽的求助貼。




她女兒讀大三,學的金融,但有強烈轉學建築專業的意願,本準備的投行實習也不申請了,一心去旁聽建築課,學素描。




她很苦惱,無法理解孩子連「父母的勸說也不聽」,想求助網友改變女兒的想法。



但跟帖的網友幾乎都在勸這位媽媽尊重孩子的選擇。




她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是父母,你就得聽我的「女生學建築就是不好」。但這只是她認為的「為你好」,不是女兒認為的。



雖然不知道最終結局,但願不會像另一個同樣喜歡建築,被父母逼著選了幼兒師範的女孩,多年後談起「那個我從18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只是沒有埋」。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這個社會有了更多討論「為你好」 的空間,特別是90後這一代,在微博、知乎等開放平台都有著他們的聲音。




90後這一代人已經意識到「為你好」這種溝通問題,當他們成為父母后,這些觀念已經不被接受,他們用行動給了社會一個溫柔的反擊。



一份由維達聯合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京東超市、今日頭條-頭條指數共同發布的《2017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





從小被標籤化的90後為人父為人母后,他們的教育想法與上一輩有明顯的區別。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孩子有自己的想法,Ta做決定」選項里90後父母佔比最高,鼓勵孩子自己做主。






或許有人認為90後父母的孩子還很小,讓孩子決定有點任性,但這更能說明想要改變這種觀念,讓孩子自己來選擇的意識更強烈。




對於90後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聽「為你好」的父母劈頭蓋臉講一堆大道理。



而他們成為父母后,即使面對孩子撒謊這種棘手的問題,他們也有自己的處理法則。在他們看來「了解背後的動機」,進行一場走心的溝通或許比一堆大道理更能讓人接受,而他們也將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實現在了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雖然他們被標為「任性」「貪玩」「愛嘗鮮」,但他們在父母的角色中也同樣不缺席,一有時間就陪娃。






你要說90後父母還是個「大孩子」,確實,但他們也在努力,雖然有時會有點不知所措,但也會力所能及的踐行父母角色的轉換。







他們在「溝通」觀念上的改變,用行動撕掉偏見的標籤,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紀伯倫的《論孩子》有幾段話,父母都應該讀一下。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為你好」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愛的方式,但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經驗都不是一把萬能鑰匙。用一個平等的溝通機會,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個支持的手勢取代在失敗後一句「你看,我說過什麼來著」。




就如維達完成這份報告後提倡的

「全家韌性樂表達」,建立平等、快樂溝通環境,與孩子韌性成長。




如果想讓親子溝通變得更有趣,還可以上京東超市買維達emoji紙巾包,小小紙巾包,卻是親子溝通的橋樑,全場還有部分

滿99減50!神券整點搶!!




閱讀原文

,來和孩子一起韌性樂表達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女首富花200億買分手:有錢做底氣,離婚都霸氣!
被薛之謙騙走1000萬的李雨桐,但願這次能看懂「愛情」
这个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孩子的父亲”……
100和10000元的禮物,你會選哪個?

TAG: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