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太平洋上的垃圾越來越多,現在有人要用它「建國」

太平洋上的垃圾越來越多,現在有人要用它「建國」

最近社交媒體上對於「外賣(所產生的塑料垃圾)是否正在摧毀我們的下一代」討論激烈。一方指出一次性餐具正在製造可怕的垃圾圍城,另一方則稱「環保是一件專業的事情」,對外賣不能因噎廢食。但不管怎樣,你都很難否認塑料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巨大破壞。

事實上,北太平洋上長期存在著一個巨型「塑料漩渦」(面積接近法國國土面積),也就為人們熟知的「太平洋垃圾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環保分子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策略——向聯合國申請承認該「垃圾帶」為一個獨立國家,這樣,其他各國政府就能在聯合國的指導下承擔起清理垃圾島的義務。

非營利性組織The Plastic Oceans Foundation(塑料海洋基金會)和出版商LADBible共同發起了這項「建國」活動。他們向聯合國公開寫信,在信件中正式要求聯合國承認垃圾島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他們還邀請到演員著名演員朱迪·丹克和奧運長跑冠軍莫·法拉為這項活動背書,同時在社交網站上積極造勢,增加其曝光量。

除此以外,前美國副總統和著名環保人士阿爾·戈爾(Al Gore)也發布視頻,表示自己自願成為「垃圾島」的公民。

視頻中,戈爾就世界各地的「塑料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像是使用可降解的材料,為碳排放增稅,加大回收力度。「過去60到70年間,人類世界所產生的垃圾多達500億噸」戈爾說,「這個數字讓人憤怒」。

擁有英國演員和調查記者雙重身份的羅斯·肯普(Ross Kemp)也聲援了這次活動,還告訴人們一些「驚悚事實」:比如每年有將近8萬噸塑料垃圾傾倒在海洋中,而這些垃圾的數量足以殺死100萬隻海鳥,以及垃圾增長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到2050年,海洋的垃圾總數量將超過魚類總數量。

「垃圾島建國」活動聲勢浩大,截至18日,該「國」已經有了3.8萬「註冊公民」,甚至還有了它的國旗、貨幣和護照。

國旗設計參考了「藍綠白」的顏色組合,上面有白色天空、藍色海洋和一隻綠色塑料瓶。

官方貨幣名叫「Debris」(「碎片」),發售面額為20, 50和100。貨幣上刻畫了海豹和鯨魚等海洋生物被漂浮垃圾「困擾」的情形。

護照是傳統的「藍底黃字」設計,封皮上印海龜圖案和「海洋需要我們」的標語。

那麼,它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國家,並最終幫助垃圾清理工作順利完成?《廣告周刊》(Adweek)指出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

根據《蒙得維的亞公約》第一條,國家的成立必須具備一個條件:「能界定領土」,而這片垃圾帶是無數漂浮在海上或大或小的垃圾碎片組成,範圍難以界定,清理更是不易。「北太平洋垃圾帶」也並非唯一問題。就在今年7月,20年前偶然發現了「太平洋垃圾帶「的船長在南太平洋又發現了另一個巨大的垃圾帶,第二個垃圾帶的出現使得這個問題更為複雜。

不過,《廣告周刊》也指出,「垃圾島建國」活動也不是毫無意義的「作秀」。至少,它提供了一個快速吸引人們注意力的絕佳辦法。換言之,這一想法雖然有「異想天開」的成分,但卻有可能幫助這些環保人士達到真正目標,使大眾關注到「塑料入海」這個不斷惡化的問題,讓人們丟棄塑料垃圾時能三思而後行。

過去的幾十年,人們習慣對海洋塑料垃圾視而不見,那麼,接下來的幾十年呢?還能裝作一切都沒有發生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極端天氣不斷,美國天氣預報員也要怒揭「真相」了
律師公共場所大聊內幕,特朗普身邊太多「惹禍精」
iWeekly星聞博覽:特朗普聯合國首秀,呼籲大膽改革
擺脫甜蜜的負擔,這個假期享受舌尖上的DIY
碧優緹 |?貓奴狗奴們,跟著主子混能變美!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