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淞滬會戰的驚天秘密,是國民國防教育缺失嗎?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為貫徹速戰速決戰略,解決上海戰局,日本參謀本部決定增兵上海,把主戰場從華北南移至淞滬。為此抽調部隊約12萬人組成第十軍,由柳川平助中將擔任司令官,準備實施登陸作戰以打開局面。
稍後,日本軍部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實行左右兩翼迂迴戰略,以第十軍在杭州灣北岸乍浦(左翼)至金山衛(右翼)一帶登陸。
之所以會選擇金山衛一帶作為登陸地點,主要是日本間諜在金山衛一帶搜集的情報起了關鍵作用,情報顯示:一是金山衛適宜於大兵團登岸,二是中國軍隊防守力量較為薄弱,三是金山衛地區在陸上有通往上海的三條公路,並有通往杭州的水陸交通,及穿越蘇、皖邊境通向蕪湖、南京的便利通道。這其中,中國軍隊在金山衛一帶防守力量薄弱無疑是決定性因素。那麼,金山衛中國軍隊防守力量薄弱這一絕密情報,日本是如何知道的,到底是誰向日本軍部提供了這個情報?這個人就是日本間諜、軍曹山田武一。
對於奉命潛入中國竊取情報之事,山田武一曾有如下回憶:「我在接受任務時,感到了迷惑,我沒有受過搜集情報這類事的訓練,中國話也講得不好,可是同伴們都鼓動我,用輕鬆的口氣告訴我這是一趟愉快的旅行。我們隨身帶著許多當地人喜歡的小禮物,糖果、煙捲、電筒、膠靴,還有為數可觀的『法幣』,那是前兩年剛在中國流通的一種紙幣,信譽很好,中國人相信它。我們都穿著便衣。」
在淞滬會戰爆發後僅一個星期,山田武一等日本間諜就從上海出發來到金山縣的金山衛,住在一個姓陸的當地人家中。
到達金山衛地區後,山田武一等日本間諜利用隨身所帶的糖果、煙捲、電筒、膠靴等小禮物送給當地居民,並且以略高於市場的價格買進當地人售出的物品(儘管這些物品日本間諜並不需要),從而博得了當地人的好感,甚至有些人還會「滿足山田武一一些過分的要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間一長,當地人都知道了山田武一是日本人,而且他們的活動也很可疑。然而讓人痛心的是,卻沒人向當地政府或警察報告山田武一等人的活動,從而使得山田他們的間諜活動暢行無阻。
更有甚者,在金錢的誘惑下,山田武一租住的陸姓人家甚至派其兒子為日本間諜做嚮導,一天的報酬為10元「法幣」(當時中國一個普通飛行員的月薪也不過30元左右)。更可悲的是,他「很珍惜這份工作,十分賣力和熱情,有時候赤著上身鑽進海中,快活地濺起一身水花(為日軍間諜測量水深、水流等登陸需要的數據情報,筆者注)」。
就這樣,通過小恩小惠等欺騙手段,山田武一等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金山衛海面遼闊,地形開闊,很方便大部隊的集散、運動,但是水比較淺」,「軍艦停下後,士兵們劃著小艇需20分鐘左右才能到達海岸,在這段時間裡,守衛部隊完全能夠組織起一種有效的阻擊。即使上了岸後還未脫離危險,有大片的灘涂,泥沼可以陷沒你的足膝」,如果考慮到士兵身上還幾十斤重的裝備,「情況就更糟了,守衛部隊要做的事就是用準星對準目標」。但「慶幸的是,中國軍隊沒有在這裡布防,金山衛就像敞開了胸懷」。
為摸清金山衛周圍中國軍隊的布防情況,山田武一等隨身攜帶的禮品發揮了很大作用。靠著這些小恩小惠,他們證實了防守金山衛的中國軍隊是屬於「雜牌」的地方武裝,沒有多少戰鬥力,而且防區遠離海岸線,對登陸部隊構不成威脅。為更好地搜集情報,配合日軍的登陸行動,山田武一等在金山衛地區還發展了許多親日分子,發給他們電筒和信號槍,與他們約定暗號,規定聯絡時間。在其猖狂活動下,日軍登陸的前幾夜,金山衛一帶海岸線到處都可以看到電筒的光柱和信號彈,「像夏日夜空中划過的流星」。
就這樣,日本軍部在獲得山田武一等人的密報後,最終批准了第十軍在金山衛登陸的計劃。
日軍在金山衛成功登陸後,即與先期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一起對上海形成了包圍之勢,淞滬地區的中國守軍陷入腹背受敵、四面被圍的危急境地。有鑒於此,11月8日,中國統帥機關下令全線撤退。11日晚,中國軍隊最後退出上海南市,淞滬會戰至此宣告中止。接著,崑山、嘉興、常熟、蘇州、無錫、吳興等地相繼陷於敵手,直至12月2日江陰要塞陷落,淞滬會戰最終以中國戰敗而結束。
※薩達姆被殺後的今天,一位反薩英雄說出了伊拉克人的心聲
※揭秘:由於卡扎菲對兒子的過度放縱,使他們多數都不得善終
※「造假」引發的伊拉克戰爭,就這樣讓薩達姆與「基地」扯上關係
※伊拉克呈現這一幕表明:歷史是封殺不住的,薩達姆又回來了嗎?
※薩達姆若能看到孩子們這驚恐、無助的眼神,能不傷心落淚嗎?
TAG:以友會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