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生兒的這些異常現象一般無大礙,別再被嚇唬了

新生兒的這些異常現象一般無大礙,別再被嚇唬了

小生命的到來,除了讓初為人父人母的新爸媽們開心之外,然而更多的是擔心、困惑,生怕寶寶出現什麼差錯。其實,新生兒出現的許多異常情況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新爸媽們只需要學會識別它們,便無需過於擔心。

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出生後2~3天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這是由於新生兒出生後頭幾天攝入量較少,經皮膚、肺、胃、腸排出的水分較多所引起的。正常情況下新生兒體重下降的程度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7~10便會恢復到出生體重,不用特殊處理,新爸媽們無需過於擔心。

但是,如果寶寶體重下降程度超過出生體重的10%,或出生10天後未恢復到出生時體重,就要及時就醫了。

黃疸

生理性黃疸

一般50%足月兒、70%早產兒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這主要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其肝功能正常,無臨床癥狀。

生理性黃疸一般於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7~10天開始消退,14天左右消失,而早產兒可延長至4周左右消退。

新爸媽們注意,一般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程度輕,無需特殊處理。需要提醒的是,早開奶可以促進尿膽原的生成,減少肝腸循環,減輕黃疸的程度。

此外,新爸媽們還要學會識別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

出現早,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即可出現黃疸、2~3周黃疸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消失後再現、程度重(新生兒下肢或足下發黃)、精神等,新爸媽們這時應帶寶寶儘快就醫。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出現可早可晚,程度可輕可重。在排除病理性黃疸後,停喂母乳3天,若黃疸改善,可判斷為母乳性黃疸。

停喂母乳期間,新媽媽應定時擠奶,維持泌乳。

新媽媽可暫時用配方奶替代餵養,也可將母乳擠出,加熱至56℃左右再餵給新生兒。

3天後恢復直接母乳餵養。

再次喂母乳時黃疽可有反覆,但不會達到原有程度。

2個月左右開始自然消退。

如果程度重或3個月後仍來消退就應就醫。

假月經

新爸媽們在給生出5~7天的女寶寶換尿布時,偶爾會發現尿布上沾有少量血性分泌物,看上去有點像女性的月經,但沒有氣味,這就是「假月經」,是由於新生兒離開母體後體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的結果。

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一般這種情況持續數日即可自然消失,新爸媽們只需注意保持女寶寶的會陰部清潔、乾燥即可。但是,若寶寶陰道出血量多,持續時間長,則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乳房腫大與泌乳

乳房腫大與泌乳也是受母體激素的影響所致,一般2~3周消退,新爸媽們無需治療。切記,千萬不要用手擠壓,以免皮膚破損易發感染。

螳螂嘴與馬牙

「螳螂嘴」是新生兒兩側頰部隆起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乳汁,不可挑破。

「馬牙」是新生兒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就像小小的「牙齒」一樣,這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為粘液包囊形成的,可存在較長時間,切不要挑破,以防感染。

粟粒疹

新生兒的鼻尖、下巴和前額部位可能會出現細小的白點,稱為「粟粒疹」。這些小白點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堆積所造成,一般在數周后自行消失,千萬不要擠壓。

鸛咬傷

很多新生兒出生時脖子後面、眼皮或者鼻尖上都有一片不規則的紅色區域,這是一些毛細血管群,通常會在1歲半左右時自行消失,新爸媽們無需治療。

胎脂

寶寶出生時,皮膚所覆蓋的胎脂分布不均勻,一般在出生後數小時就開始逐漸吸收或者脫落, 不需人為去除。

吸吮小泡

新生兒上下嘴唇中間部位會出現的小泡,這是因為吸吮動作所導致的,它和餵養方式以及「上火」無關,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新爸媽們無須擔心。

淡灰青色或暗青色色素斑

新生兒的背、腰部或者臀部,常常會有淡灰青色或暗青色的色素斑,大小不一,這就是「胎斑」。胎斑無須治療,一般在5 歲之前,最遲在青春期之前即可消退。

脫皮

寶寶出生後會出現皮膚乾燥、脫皮的現象,通常需要幾周時間逐漸緩解,這屬於正常現象,新爸媽們不需要過於擔心。但若滿月後仍持續脫皮或合併皮膚濕疹,就要去醫院診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孕育孕婦課堂 的精彩文章:

整個孕期,一共有這幾種不同的宮縮
肚子大就說明胎兒發育好?看完別傻眼……
孕期飲食最忌諱的「三高一多」,有多少疾病都是因為它們
小孩誤吞異物的事件接二連三發生,這些細節你還不在乎嗎?

TAG:快樂孕育孕婦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