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租賃:國際化序幕緩緩拉開
眼下,中國本土的分時租賃企業尚未國際化。但可以預見,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一兩年內就會出現先行者,甚至這天到來的比我們想像的還早。
在共享單車領域,摩拜和ofo已開始國際化。摩拜已進駐義大利佛羅倫薩和米蘭,並成為摩拜海外市場的第四個國家,其他三個分別是新加坡、日本和英國。網約車的滴滴已成立國際化業務部,啟動全球市場的實質性業務拓展,並將第一站定在了巴西。儘管滴滴此前一直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投資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
分時租賃領域,中國企業尚無國際化的案例,但歐洲市場的玩家早已開始國際化。當然這本身跟歐洲市場較小具有直接關係,這些玩家從一出身就註定要國際化的。比如,寶馬DriveNow已經布局了歐洲8國12城,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並進入到北美市場。賓士Car2go已經布局了德國、澳大利亞、中國、加拿大、荷蘭等國。
接下來,該輪到中國本土分時租賃企業上場了。
本土玩家國際化是遲早的事。只需待國內市場布局完成、戰場穩定,剩下的就是精耕細作,這時國際化戰略就會提上日程。當然不排除個別企業率先國際化出海,更能博得眼球。國際化的好處是顯然的,對外提升估值,對內實現全球協同作戰。但挑戰也是巨大的,而且挑戰比共享單車和網約車要大得多,尤其是涉及到線下精細化運營時。
本土玩家如何國際化呢?有兩種基本模式:主動國際化和被動國際化。前者指制定了明確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在恰當的時機配置資源開拓國際市場,後者指因為某種外部的機遇而促成了本土玩家開始出海。
相比於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的積極姿態,本土玩家有制定國際化戰略的、有國際化目標的,但絕大多數還沒有發展到國際化階段,還聚焦在本土的單個城市、區域或全國市場。行動遲緩的重要原因,仍是分時租賃模式非常重,出海不是那麼容易的事,99%的玩家當前亦無專門的國際化人才儲備。個別玩家的輕資產平台模式在國外落地的機會亦渺茫,海外玩家就那麼幾家,不像中國市場風起時,一下子就出來400多家。
中國本土玩家主動國際化的機會點在哪裡?縱觀全球市場,大概只剩下東南亞和南美了。歐洲市場上,整車廠中的寶馬、賓士、大眾、PSA、菲亞特、沃爾沃等早已布局出行業務,深耕多年,大多關鍵資源已被搶佔。北美市場的通用和福特各自也推出了出行業務,正在加速發展,加之傳統的租賃集團布局的出行業務,北美市場競爭亦緊張。剩下的就只有東南亞和南美了。
東南亞市場中也只有新加坡、泰國等值的考慮。新加坡不鼓勵發展私人汽車,分時租賃落地有機會。泰國的曼谷、普吉島、清邁等值得探索。印度市場雖大,但多元化市場、較差的道路基礎設施、擁堵的道路、較低的消費能力等因素,讓分時租賃落地的難度非常大。南美市場中,巴西、阿根廷等的經濟發達城市是較好的選擇,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當地已有不錯的口碑。
那中國本土玩家被動國際化的機會點在哪裡?大概有四種類型:
一是當地的整車廠或者在當地的中國整車企業面臨市場瓶頸時,機會就出現了。整車廠此時是有強烈的意願,藉助分時租賃這種新模式去產能的。二是當地的汽車經銷商或者租賃集團,他們面臨發展危機或者想尋找戰略轉型或者想延伸新業務的時候,機會就出現了,分時租賃業務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三是當地具有強烈意願、想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地方政府,他們也想引入新的發展模式。四是當地已有的分時租賃企業,但是他們經營的很差,本土分時租賃企業存在著替代機會。
但對這四種機遇的把握,需要本土玩家持續的放眼全球,以一顆全球心時刻去觀察和跟蹤全球市場發展動態,實時監控全球市場上的整車企業、經銷商或租賃集團、或者當地政府,以及海外競爭對手的經營狀況,提早作出規劃和資源儲備,遇到機遇時才能從容把握,臨機而不亂。
點擊展開全文
※資本對產業創新的思考:無人貨架的生意該怎麼做?
※深度剖析谷歌收購HTC手機業務前因後果
※小程序「遞名片」獲數百萬元Pre-A融資
※推想科技獲1.2億元B輪融資,8月內兩融資要繼續打磨產品
※趣店上市招股書曝光:靠螞蟻金服活的真滋潤,叩謝阿里爸爸!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