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府壹號院《唯壹周刊》——師承紫禁,以秩序之美喚醒城市人文韻律

學府壹號院《唯壹周刊》——師承紫禁,以秩序之美喚醒城市人文韻律

始建於八百年前的中國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作為世上最為宏偉的古代皇家建築群、人類歷史上前有未有的曠世布局,至今輝古爍今。即便歷經八百年風華,這塊土地依然是孕育、影響後世的偉大母體。

800年光陰歷史

一條中軸線

公元1260年,當元世祖忽必烈首次踏進北京——這座夢境般的東方都城時,城外東北方向一片湛藍湖水吸引了他。那片湖當時名為積水潭,今天叫北海。

兩年後,劉秉忠主持元大都的營建,他的弟子郭守敬將高粱河水系引入北海,一座城市的「中心台」,就此定於湖之東北岸——鐘鼓樓。

中心台的確立,城市中軸線和城池的位置自然也得以確定。在此之後的數年時間內,一條看不見的中軸線,自鐘鼓樓始,向南穿越皇宮,並終抵麗正門(今天安門),成為元大都營造的最高參照法則。

當年的忽必烈大帝或許沒有想到,由他欽定的中軸線,一段穿越800年歷史光陰並延續至今的人類不朽文明,一條涵納世間無數盛景的無形隧道,自此誕生,再未改變。

師承紫禁城

對望京都之美

學府壹號院,承襲紫禁城的規制範式,以非凡的空間尺度,喚醒三晉大地的居住夢想;以秩序之美,呈現建築與人本之間的和諧韻律。

·均衡之美

紫禁城的中軸線,不僅奠定了北京城的秩序,其中軸線的建築形式,更令宮城內的平面布局呈現出一種均衡之美。這種均衡不是絕對的理想化產物,它受制於地形、環境等因素,力求在改變絕對對稱關係後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

無獨有偶,在學府壹號院,同樣有著對均衡的不懈追求。在建築布局上,學府壹號院將整個建築群和自然景觀按照中軸形式布置,均衡地表現出整體空間的組合。中央軸線結合中西之長,開放性的布局,彰顯尊貴。

·格局之美

紫禁城布局的理念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大殿坐落在一個「土」形的三台上,正是八卦九宮的「五黃」。各大殿因地位不同而分成「九宮格」的分區,共同組成皇家格局體系。

而學府壹號院,沿襲沿襲禮儀範本紫禁城的九宮格規制,對11棟建築和園景進行精心排布,與千年皇家建築文化一脈相承。

·禮序之美

紫禁城的中軸對稱上,是融於建築里的中國禮序。一進為陽區,前有太和門,二進則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軸,三進中路乾清門,便是後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後三宮。三進位的禮序之美,最能詮釋中國的建築規制。

學府壹號院,沿襲傳統的三進院落規制,以入戶前庭、郎闊中堂、雅緻後園三重顯赫規制,昭彰三進禮序。層層遞進的三進院落形式,不僅強化了空間變化之美,更展現三晉家族的名門風範,賦予生活莊嚴大美的儀式感。

宅之大者,時代所仰,國魂所系。從北京到太原,融創「壹號院系」貫通不同時空的建築語言,以秩序之美呈現建築與人的和諧韻律。學府壹號院,以其獨有的秩序審美丈量建築空間尺度,成為融創回歸山西之後,當之無愧的傳世力作。

(學府壹號院由融創中國與中國鐵建共同開發)

學府專線:732 6666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第一生活 的精彩文章:

歲月穿梭,唯家的幸福永不褪色
耿市長出手!2017太原17件城建煩心事兒要解決了

TAG:山西第一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