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真波:民族節日灑神州

王真波:民族節日灑神州

王真波:民族節日灑神州

報春的布谷鳥,

你怎麼還在睡覺?

冰雪浸潤的田野,

已經換上了新裝。

看,綠草地坪上,

阿大正與納米浪哨。

不懂事的小弟弟走來干擾,

被阿大一巴掌打在臉上。

小弟弟哭鬧著,

要回家把狀告。

恰遇老阿爸從責任田耕耘回來,

嚇得他們匆匆躲避了。

老阿媽從家趕到草坪,

正好把老伴碰上。

「阿大哪去了?」

「我正找他去撒谷秧!」

聲音吵醒樹上的布谷鳥,

急忙邊飛邊叫「遲了,糟糕!遲了,糟糕!」

這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在貴州採風時寫下的一首小詩。

在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5種少數民族。他們與漢民族一起,組成了一個統一和睦的大家庭。這些少數民族以聚居、分散雜居的形式,像一株株常青的綠樹,像一片片永不凋謝的山花紮根在這塊土地上。各民族的節日文化形式繁多,內容豐富多彩,幾乎一年四季月月有,春秋時令節節心,把祖國的山川點綴得更加絢麗多姿,更加令人神往。

這裡,我們就先到貴州瀏覽一下正月間他們過的「客家節」吧!

在貴陽市郊區,你可以看到苗族同胞的「跳場」活動;在黔西北你看到的是苗族的「跳花」活動;要是在黔東南的凱里市,你會觀賞到那兒的蘆笙盛況。如果錯過了機會,那麼你就趕到月亮山地區的榕江縣兩嘴鄉空烈村,你準會看到一群小夥子和壯年男子領頭嗚嗚地吹起蘆笙。穿戴好的姑娘和全村老人婦女跟在後面,大家伴著鮮明的節奏踏著舞步,整個村寨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到了松桃苗族自治縣呢,吸引你的卻是「舞獅子」的場面。廣西金秀的茶山瑤,在村中設有公共娛樂場所「正月屋」,從臘月十五至次年正月十五開放。未婚青年男女可以公開交際,自由物色和追求情侶。布依族聚居的地方,正月間又別有一番情趣:聞名中外的黃果樹瀑布的故鄉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扁擔山麓,布依族青年在對歌、丟花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叫州羅甸縣,你看那幾兒正在賽馬,不參加賽馬的孩子准在打革羅:「唷,哈哈」,姑娘們手毽打落了……

要是來得及,你不妨踏著石板鵝卵石鋪成的鄉間小道,走過秀厲雅緻的「風雨橋」,撩開了百年古樹的垂枝,看見那巍峨矗立在村寨之中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鼓樓的時候,你已經沉浸在這一動人的歌聲之中了。如果是夜間,這鼓耬是燈火通明,男女老少唱歌吹笙,通宵達旦。這便是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稱的侗鄉,這正月間活動的熱鬧程度你就可想而知了。居住在都柳江邊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水族兄弟又是什麼景象呢?他們敲起銅鼓,吹起蘆笙,表演姿態矯健的銅鼓舞。但是這時,你千萬別忘「國酒茅台」的故鄉仁懷縣,那兒的仡佬族同胞彙集在草坪上,邊唱邊打:

打篾蛋,

青篾兒軟,苗篾兒細,

編一個篾蛋。

仡家老少好喜歡,

仡家寨前壩子寬,

中間橫根長竿竿。

來羅,大家都來打篾蛋,

打得篾蛋飛旋轉,

越打心裡越歡暢呀,

慶祝仡家豐收年!

「慶祝豐收年」,在少數民族的節日中,有的是慶祝豐收的;有的是祈求風調雨順的;有的是含有紀念意義的;還有的是專訪作青年男女社交活動的。到過湖南湘西自治州的人,也許領略過那裡的土家族同胞有趣的「調年會」的場面吧。

土家族的「調年會」,節慶一般從正月初三開始,連續舉行幾天幾夜。整過慶祝活動從遊行開始,在龍燈隊之後,有「茅谷斯」的隊伍,人們自肩及踵披著稻草,頭上戴稻草編的帽子,一人身著青杉,手執半人高的長煙袋,在隊伍前面靈巧地跳著、扭著、指揮著,其他人則粗獷地扭動著腰肢,整齊地擺動雙手,這是描述土家族祖先們開拓荒野的生活;接下來是一群風姿綽約的少婦,她們吹著一節筆桿粗的青竹做的「咚咚奎」款款走來,其聲音清脆悅耳,彷彿山間潺潺流水。入夜,燃起熊熊篝火,成千上萬的人翩翩起舞……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三,居住在舞陽河畔的貴州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報京鄉侗族的「播種節」別具一番風味。這天一早,姑娘們就到菜園裡拔來半斤藍蔥、蒜苗,在金塘泉邊洗得白白凈凈,然後結伴來到妹郎樹下,等候著心上的人來討藍子。籃子里裝的是蔥蒜,是一塵不染的愛情象徵。當小夥子們來到的時候,討藍場面就熱鬧起來了。山上山下,擠滿了觀花人群,人們的嬉笑聲和木葉的歌聲交相應和。做父母的當然也懸著心站在叢中,當見到自己的兒子討得藍子,或者女兒送去籃子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甜。

正月有節,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都有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貴州安順市馬廠一帶的苗族同胞過「四月八」的日子。這一天,馬廠一帶會聚集著大批的苗族同胞。他們一邊跳著蘆笙舞,一邊唱起了苗族古歌。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位苗族老人名叫央魯,住在今天貴州安順市的馬廠一帶。央魯有兩個年輕美貌的女兒,大女兒叫古得耕,小女兒名叫古得珂。姐妹二人織布紡麻,挑花秀朵,形影不離,央魯愛如掌上名珠。可是,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古得耕被老虎咬死,她的情人袒狄弄恰好遇上了,將惡虎打死,替古得耕報了仇。央魯老人很感激這位打虎英雄,便將小女兒古得珂嫁給了他。自從古得珂與祖狄弄結婚後,馬廠這個地方,人民男耕女作,過著安穩的日子。那時,居住都勻的商人經常到那裡做生意。與馬廠的苗族結為朋友。有一天,央魯老人帶著當地的青年人,捕獲了一條蛟龍,將龍肉分給大家吃。可是,龍心子越煮越硬,大家便把龍心留下來。每當久旱無雨,龍心卻閃閃發光,頓時大雨傾盆而降;每當久雨不晴,龍心又發出光來,天便立即放晴。因此,馬廠人將它看成寶貝,十分喜愛。這件事被都勻商人知道了,他們來到馬廠,採取欺騙手段,暗地裡用假龍心換走了真龍心。央魯老人發現被騙後,十分著急,多次要都勻商人將真龍心歸還。但是都勻商人蠻不講理,拒絕交還,結果雙方不合,結下了仇恨。為了奪回真龍心,央魯老人和女婿祖狄弄與鄉親們商量,決心帶領人馬,前去攻打都勻。於是,一場殘酷的鬥爭就這樣開始了。央魯老人和女婿祖狄弄帶領人馬來到都勻,分兵兩路攻城。央魯老人帶領一支人馬從北門進攻,祖狄弄帶領另一支人馬從南門打入。祖狄弄率領的隊伍所向披靡,勢卜可擋,一舉攻下城門,打到城中央。後來,祖狄弄不幸身亡於此。這天,正是四月初八。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他的日子。於是,「四月八」就成了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憑弔這位古代傳說中的苗族英雄祖狄弄的苗族古歌,多少年來也就一直在苗族同胞中世代傳唱,同時還編成了故事世代傳述,一直到今天。

每年農曆五月二十四日,在貴州清水江岸施洞口和平寨一帶,來自凱里、黃平、台江、施秉、鎮遠、劍河等縣市,以苗族為主體、包括布依族、侗族等在內的數萬名各族同胞,他們衣著艷麗,喜氣洋洋在這裡歡度為時四天的龍舟節。

這天,施洞口一帶,沿江的苗族同胞備好了煙花爆竹,綵綢和活的雞、鴨、鵝、豬、羊來到江邊,準備「接龍」。這時,沿江兩岸爆竹聲、笑聲、歌聲此起彼伏。在歡呼聲中,一隻又一隻金碧輝煌,身長20多米的龍舟載著德高望重的鼓頭和男扮女裝的鑼手及水手,分水而來。那傲然的龍頭色彩斑斕,鱗甲熠熠,半開的大嘴巴里含著一顆銀亮的活珠。龍眼金光閃閃,彎彎的一對龍角上,寫著注目的楹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民族團結,振興中華」。

一隻只賽舟領受沿江鄉親「接龍」儀式後,披綢掛緞,裝著生禽活畜的賽舟彩雲般聚攏在比賽地點。抽籤之後,第一批對陣的江賽舟便整裝待發。頭戴寬邊麥桿草帽、著藍布長杉、外套紅底裡邊絨背心的鼓頭,沉著威嚴,他背靠龍頭、注視著水手們。那穿綉戴銀、姑娘打扮的少年鑼手面對著鼓頭,鑼手後面,便三木挖槽相併而成的龍身和龍尾:中木為母船,左右為子船。子船上站著38個手持木槳的水手,頭上戴著一色的綉邊「馬尾」斗笠,身穿青一色的對襟短衫,陰丹布長褲,打著銀泡泡的花布帶緊扎腰間,一個個顯得虎彪彪的。

「轟」,銃炮一聲頓響,鼓鑼齊鳴,三隻賽船像沉睡的巨龍猛醒,破浪而去。每隻船左右幾對木槳,快速而整齊地划動,使龍頭的粼粼碧波頃刻間變為沸騰的雪浪花。「咚咚羅,咚咚羅」,鼓鑼聲一陣緊似一陣;嘩嘩嘩、嘩嘩嘩----水面上船槳的搏浪聲一聲比一聲高;千萬觀眾的歡呼聲,吶喊助威聲,響徹雲霄。每隻船上的鼓頭都全神貫注,以有力而節奏鮮明的咚咚鼓勵著年輕的水手們:把好方向,全力以赴,堅持到底,飛舟奪魁。「咚咚羅,咚咚羅」、「嘩嘩嘩,嘩嘩嘩」,彷彿是在提醒大家,「賽志氣,賽體力,賽團結,賽技藝……」,500米賽程充滿了緊張、激烈和歡樂的氣氛。龍舟馳騁,人聲喧騰,它牽動著千萬人的視線,牽動著千萬人的心。

正當江面上龍舟比賽緊張進行的時候,江畔不遠的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又是另一番情景。你可以從那摩肩接踵的人們掛滿笑容的臉上分享到大忙後農家的歡樂。蘆笙響起時,一群頭戴銀冠、滿身銀飾,打扮得像彩蝶似的苗族姑娘,魚貫地進入了蘆笙堂:

金竹葉子嫩青青,

苗家自古愛蘆笙。

隔山聽見蘆笙響,

牽動花裙牽動心。

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的蘆笙堂里,苗族姑娘們隨著蘆笙曲調和鼓點在翩翩起舞。小夥子們手捧蘆笙,邊吹邊繞著姑娘們跳。如果你留神點,就會發現那些活潑的小夥子,間或悄悄地看一眼自己意中的姑娘。姑娘群里,也有不時向對方投去一個含情脈脈的眼光。身臨其境,你一定會被這曲調和舞步感染,情不自禁地應著節拍,微微扭著頸肩和手腳。

蘆笙堂使你賞心悅目,神思飛揚。如果沒人提醒,你准要錯過那稀奇的斗雀和氣氛緊張,驚心動魄的場面了。

要出去領略領略,那你就得忍痛割愛,朝著掌聲、歡呼聲掀起的人潮中走去。我得提醒你,千萬別被一路上掛滿絲綢帶的貨棚和熱氣騰騰、酒肉飄香的飯攤,以及「把酒化豐年」的苗族老翁們的說笑聲,扯住了腳步,以致日落西山才後悔自己忘了去看比賽。如果真的錯過了,那就明天再補吧!眼下,還有更美更好的等著你哩----

晚霞輝映的清江水鬆弛了白天飛舟的緊張局面,在熱烈的氣氛中添上了一縷朦朧的柔情。沙灘上成群的青年男女又唱起了獨具一格的「飛歌」:

莫走吧姑娘,

快回來遊方,

玩玩心歡暢,

玩玩心歡暢。

這是小夥子們在節日期間和姑娘玩,天要黑了,姑娘們要回家做飯時,小夥子們為挽留她們而唱的飛歌。歌聲曲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姑娘和小夥子們既要以歌傳情,又要留下輸贏。看啊,沙灘周圍,情侶對對,有相依坐著的;有含羞著相對坐著的。他們在低聲吟唱,互訴衷腸。你聽,隨著清風,遠處傳著陣陣清脆的木葉聲,準是焦急的小夥子在呼喚著自己的心上人。嘩嘩的江水,伴著他們悠揚的歌聲,歡快的笑聲在山谷中迴旋……

居住在雲南西南部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使用一種陰陽合曆的傣歷。傣歷規定太陽進入金牛宮的那一天為「多桑刊」(潑水節),即傣族新年。一般舉行三至五天,時間多半在傣歷六月。當你風塵撲撲的往西雙版納趕,但由於途中交通遇阻的話,你肯定錯過了觀看傣家賽龍舟、趕擺的機會。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正式潑水節還沒有開始。假若你是女性的話,你黃昏之前可換上傣家衣裙,款款漫步版納州府的棕櫚樹下,陣陣熱帶暖風吹來,孔雀長裙隨風搖曳,你心裡的感覺肯定是好美好美。竟覺得自己原本應為傣家女。夜空中禮花齊放,熱氣球在象腳鼓聲中,在傣家男性粗獷的舞蹈中接連升空。曾參加過亞運會開幕式的山西威風鑼鼓也會助興,鼓聲直衝雲霄,震撼人心。那身著艷麗服飾的傣族姑娘,一個個花枝招展,興高彩烈,會吸引著遊客們的目光。

傣家愛跳舞,節日更是如此。跳舞,是狂歡之夜的高潮。歡樂的人們,不論是否傣家人,在那種氣份下,全都情不自禁地踩著鼓點跳起來。姑娘們跳得妖嬈多姿、小夥子們跳得極富原始風味。在這古老與現實交錯的時空中,你會忘記一切,也隨著忘乎所以的人群跳啊跳,心裡不知有多痛快。將近午夜時吩,跳舞的人漸漸少了,餘興未盡的傣家姑娘這時就唱起傣家新年祝福歌。那古樸的歌聲衝破夜空,將那個關於七個姑娘與一個魔王的潑水節傳說拉出夜幕,更顯出夜的靜謐與神秘。

第二天走上街頭,一桶從天而降的水將你澆得通透,你這時才明白潑水節真正的含義。潑水節開始了。街道早已站滿了潑水的人們,他們將水桶、臉盆、杯子、瓶子甚至水槍全部都派上用場,過往的行人無一不被這節日祝福的聖水澆個透。即便是你也會如此。最初,你也許只是想去曼廳公園參加那兒的潑水活動,誰知,走在半道上便會被「好客」的人群所包圍,他們送給你聖水,嗆入你鼻孔、灌進你耳朵,直潑得你「抱頭鼠竄」。嘴中直嚷嚷:夠了,夠了,我的幸福已經夠多的了,謝謝你們。然而,沒有人理會,那水,仍舊不知從何處向你潑來,令你防不勝防,真正成為一隻「落湯雞」。看周圍的人潑得那麼起勁,你也許會當機立斷,也買個塑料桶豁出去,加入潑水節的行列。在「祝您幸福」聲中,直潑得一個個苦著臉,擠出笑對你說:謝謝,謝謝;夠了、夠了。這時,你會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痛快。潑水,街道會成水路,歡聲笑語會隨風飄落,傣家人會盡情地揮灑幸福、快樂……

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一日,是黔西南布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查白歌節」。這一天,你會看到很多人都要到離興義市城區20多公里的頂郊區查白場來唱山歌。所以這個節日就叫「查白歌節」,也叫「趕查白」。

查白場是一個不到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可它的名氣卻非常大。早在二億一千萬年前,這裡有恐龍生活,被考古學家命名為貴州龍。而從附近貓貓洞發現一萬年前生活在這裡的原始人類,考古學上叫他們興義人。在這古老的土地上,流傳著許許多多古老而動人的傳說。查郎和白妹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個: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這裡名叫虎場壩,方圓幾十里的地方散居著上百個布依族寨子,上寨有個聰明美麗的「納米」(布依語,即姑娘)叫白妹,下寨有個勇敢的「勒賽」(布依語,即後生)叫查郎。一天,白妹上山砍柴遇到了猛虎,在這生死關頭,查郎打獵到此,射死猛虎救出了白妹。他倆情深意重,結為夫妻。沒想到白岩寨頭人看中了白妹,設計暗害了查郎,搶走了白妹,強求白妹成婚。白妹就在頭人張羅婚事時,放火燒了莊園,為查郎報了仇,而且自己以身殉情。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夫妻,就把虎場壩改為查白場。每年六月二十一日,人們就不約而同地來到查白唱山歌,用歌聲來悼念這對情人。一代傳一代,「趕查白」就成了黔西南最大最重要的節日了。

姑娘們為了趕查白,老早就要繡花綉朵、做鞋子、縫荷包,準備在節日里送給看中了的後生;後生們也準備好了手鐲、項圈,準備送給意中的姑娘;老人們也忙著推豆腐,做五色糯米飯(是一種表示吉祥和豐收的食品,五色象徵五穀,即五穀豐收的意思)。節日這一天,興義、興仁、安龍、貞豐等縣市和鄰近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各族歌手都要來赴歌會,節日期間有時能來上二、三萬人,可想歌會場上是多麼壯觀。每年的節日,總是在銅鼓聲中宣告節日的開始。接著,嗩吶、長號伴隨著熱烈的鞭炮齊鳴,各方歌手相繼登上歌台,相互問訊、對歌,有十幾個人的集體對歌,也有一對一的比賽十分活躍。對歌時,要求對方應情應景,隨唱隨和而且講究字韻相押,如果對方對答不出就算輸,贏家可以得到獎勵。

溝水慢慢地淌,

為的是去澆灌田莊;

燕子銜膠叼泥,

是為了建築窩房;

蜜蜂打花粉,

為的是配製蜜糖;

姑娘我紡線呀,

是為了織布縫衣裳。

小夥子呀,

你為何來到我們寨上。

木葉吹爛幾大堆呀,

又不知為了哪一樁?

這是姑娘在歌會場上唱的一首《初識歌》,歌聲悠雅、娓娓、動人……「趕查白」是男女青年相互相約「浪哨」(布依族清年逢年過節時,相約對歌的一種形式)的日子。他們用歌聲尋覓愛情,又可來查白場表白心跡。他(她)們在朋友的推擱下,到查郎和白妹唱過歌的樹下,互贈信物,以定終身……

八月最隆重的節日是湖南湘西自治州苗族的「趕秋節」。相轉苗家從前有一位叫巴達貴惹的青年,在深山打獵時發現岩鷹叼著一隻繡花鞋,他張弓射箭,岩鷹負傷,花鞋掉了下來。他撿起花鞋,認定繡花的是一個聰明勤勞的姑娘。為了尋求花鞋的主人,巴達貴惹精心製作八人鞦韆,邀請附近的姑娘來盪鞦韆、賽苗歌,這樣就找到了花鞋的主人,通過對歌傳情結成了美滿的婚姻。苗族人民為了紀念巴達貴惹,就仿製八人鞦韆,於「立秋」之際,青年男女聚集盪鞦韆,賽苗歌,談情說愛,尋找伴侶。整個秋場,花團錦簇。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成為苗族人民喜慶葉豐收的節日。

農曆的十月十六日是湖南過山瑤地區的「盤王節」和新寧瑤家的「打鼓堂節」。「盤王節」是湖南過山瑤慶祝祖先盤王生日。這一天,瑤族的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歡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中最精彩的是舞鼓。舞者懷抱長鼓,站立在一張小方桌上,一邊用手擊鼓,一邊舞蹈,兩膝始終彎曲,每一個姿態都保持著曲線,動著節奏鮮明,穩健有力。新寧瑤族舉行「打鼓堂節」慶祝活動時,男女老少都集中在一個村寨,圍成一個大圈,青年男女隨著嗩吶聲和鑼鼓點子跳舞,老少則圍觀,以象徵團圓。

以上是我隨意在神州大地採摘的幾朵鮮花。古代世界曾經輝蝗燦爛的文明國家,多數沒有能夠維持下去,有的中斷了,有的隨著文化重心的轉移而轉移到另外的地區。唯有中國這個國家,既古老又年輕。從原始社會到形成國家,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

說了這些,我想: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的日子。你一定會想想自己耳聞目睹過的祖國大地上少數民族傳統佳節的盛況吧!或是廣西壯族同胞農曆正月初一到泉邊、河邊「汲新水」回家的場面;或者是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同胞每年農曆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舉行兩次「洗牛腳會」的趣聞;或者是廣西羅城縣仫佬族同胞八月中秋節前後三天的街期(墟日),集中到花源洞舉行「走坡節」的盛況;或者是每年彝歷「虎月」中下旬的日子,四川涼山彝族同胞舉行的「火把節」;或者西藏、青海等地藏族同胞,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舉行的「薩噶達瓦節」;或者是居住在東北的朝鮮族同胞,在八月十五過「嘉俳節」(即「秋夕節」);或者是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同胞,每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舉行的三月街;或者是台灣高山族中的阿美人,在農曆九月初的月明之月過的「觀月祭節」;或者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回族同胞,每年希吉拉歷八月十五日過的「白拉提夜」(稱為「轉月」或「念夜」)……

是啊,這些五彩繽紛的少數民族節日,星羅棋布在偉大祖國的山山水水之中,使山川更加美麗,更加迷人!

作者簡介

王真波,資深傳媒人、知名作家。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農民日報》《湖南日報》《貴州日報》《山花》《長江文藝》《中國作家》《中華散文》《安徽文學》《湖南文學》《牡丹》等報刊,部分作品被《海外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散文選刊》《故事會》等轉載。出版長篇小說《北京的過客》《城頭變幻》等。曾任《納稅人報》組版編輯、主任編輯,《中國日報》湖南雙語網編審,《湖南日報》文化湘軍專刊執行主編等職,現為大型文學季刊《楚風》雜誌主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作家 的精彩文章:

鄭立:趙雲山,一山杜鵑的響鞭
鮑朝卿:埃及方尖碑的榮辱史
盧笙:古村記憶
婁義華:感受「香港速度」
楚風:憶秦皇島的舊日時光

TAG:旅遊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