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到的境界,不一定就能達到

看到的境界,不一定就能達到

GIF/272K

國學君按

我們現在看論語,都被分成了一篇一篇,《學而》《里仁》《先進》什麼的,有人就誤以為這是論語這一篇的主題了,其實不是。其實論語的各篇,都只是拿每篇第一句的頭兩個字來作題目的,很隨意。

古人寫作,和今天的習慣不同。我們如今寫一篇文章,總要先構思好一個大意,分幾章,再分幾點,搭好框架很有條理的寫下來,像蓋房子一樣,先畫圖,再做鋼架,最後拿水泥一灌。但古人完全不同,他們是抒情的,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寫完了最後再想一個題目。

所以,我們看唐詩里,尤其李商隱的詩,叫「無題」的特別多,抒情完畢沒有題目就算了,就叫「無題」吧,這種隨意性,保護了作者表達的熱情和文氣的暢通,論語也是如此,這也是我們今天可以學習的寫作方法。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一起共讀南懷瑾先生的著作《論語別裁》。建議今日和我一起讀完本書的第11-13章。

在今天的共讀開始之前,希望大家一起共同來思考兩個問題:

1、你有過被人攻擊和詆毀的經歷嗎?

2、如何分辨一個人,到底是真的君子,還是巧言令色?

1

孔子的一個學生子張曾經問他:「什麼是明?」孔子回答:「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這句話是很深的智慧。

「浸潤」是漸漸滲透傷害別人的做法。「譖」是講人家的壞話。「膚受」就是皮膚表面上一點點的傷害。「訴」是心理上的埋怨和攻擊。我們看到歷史上和社會上許多現象,尤其當過主管,更體會的到,許多人攻擊別人的手段非常高明。

我們看歷史上和社會上許多現象,尤其當過主管的,更體會得到,許多人攻擊的手段非常高明。一點一滴的來,有時講一句毫不相干的話,而使人對被攻擊者的印象大大改變。而身受攻擊的人,只覺得好像皮膚上輕輕被抓了一下而已。

所以這八個字,特別要注意。自己千萬不要這樣對人,同時自己也不要聽這些小話進來,尤其當長官的,對於這些小話不聽進來,是真正的明白人。作明白人很難,尤其作主管,容易受蒙蔽,受人的蒙蔽,要「浸潤之譖,膚受之訴。」在你面前行不通,你才是明白人,能做到這一步,才會遠離錯失。

至於老子所講的「明白人」又進一步了,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夠知人,能夠了解任何一個人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夠認識自己的,才是明白人。人都不大了解自己,對別人反而知道得清楚。因此在老子的觀念中,「明白人」並不多。

孔子講人,分兩方面,「質」與「文」,質者,直也。猶如一條直線,很純潔樸素,就是本質。而文是用來保留和傳達文化思想的。文與質有同等的價值,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與質,常常不能兩得。有些人有天才,本質很好,可惜學識不夠,乃至於寫一封信也寫不好。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各方面有許多人都了不起,講才具也很大,對社會國家蠻有貢獻,文字雖然差點,可是也沒有關係,他有氣魄、有修養。

另一些人文章作得好,書讀得好,諸如文人、學者之流。但有時難以溝通,不通人情世故,令人啼笑皆非。反不如有些人,學問並不高,文學也不懂,但是非常了不起,他們很聰明,一點就透,這是「質」。

孔子說:「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意思是說,有些人討論問題,講話非常有理,議論非常精闢。但是要了解,聽到話講得對,就是止於話,不要認為此人話講對了,就是君子,是了不起的人。

你看見他態度溫和,言談溫和,就認為此人很有禮貌,很有見解,很有才氣,這也錯了。尤其是言論非常精到,或者是文章寫得好的,不一定就是君子,也不一定態度莊重就是人才,這是教我們觀察一個人,要考驗自己,有時候聽人家講的還不算,要有事實的表現。

2

學問好的文人,不一定本質都是好的。舉個前輩刻薄的例子,像舒位罵陳眉公的一首詩:「獺祭詩書稱著作,蠅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陳眉公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名士,也就是所謂才子、文人。文章寫得好,社會上下,乃至朝廷宰相,各階層對他印象都很好。

可是有人卻看穿他的本質:「獺祭詩書稱著作」,獺是一種專門吃魚的水陸兩棲動物,有點像貓。它抓到魚不會馬上吃,先放在地上玩弄,而且一條一條擺得很整齊,它在魚旁邊走來走去玩弄,看起來好像是在對魚祭拜,所以稱作「獺祭」,它玩弄夠了再把魚吃下去。

這裡的借喻,是說一個人寫詩做文章,由這裡抄幾句,那裡抄幾句然後組合一下,整齊地編排在一起,就說是自己的著作了。罵他抄襲別人的文章據為己有。

「蠅營鐘鼎潤煙霞」,這是說他愛好古董,希望人家送他,想辦法去搜羅。「蠅營」,是像蒼蠅逐臭一樣去鑽營,人家家裡唐伯虎的畫,趙松雪的字等等,想辦法弄來,收藏據有。「翩然一隻雲中鶴」,這是形容他的生活方式,看看多美!

「翩然」,自由自在的,功名富貴都不要,很清高,飛翔在高空中的白鶴一樣。「飛去飛來宰相衙」,這完了!當時的宰相很喜歡他,既然是那麼清高的雲中鶴,又在宰相家飛來飛去,所為何事?可見所謂當處士,不想功名富貴等等都是假的。所謂文章學問都是為了功名富貴,如此而已!

這一首詩,就表明了一個人對於文與質修養的重要。人不能沒有學問,不能沒有知識,但僅為了學問而鑽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麼用?像這樣的學問,我們不大讚成。文才好是好,知識是了不起,但是請他出來做事沒有不亂的,這就是文好質不好的弊病。

文與質必須並行,內與外必須兼修,只會說漂亮話,而行為和品質跟不上的人,不要輕易被他的語言矇騙,看了文,還要看質,文質彬彬,然後才能稱得上是真君子。

作者:亞比煞,自幼酷愛讀書,願以書為火,行過世間幽暗。豆瓣閱讀專欄《寫作的內觀》作者。當過記者,做過編導,時常遷徙,在中國大多數的城市居住過。也曾去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俄羅斯等地旅行,希望在40歲前可以環遊世界,看遍荒漠,星空與雪原。

主播:阿成,長島人民廣播電台主播。微信公眾號:生活第八件事兒。新浪微博@阿成Al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國學共讀 的精彩文章:

激憤與懷疑,是求知的開始
真正懂得美,才會溫柔敦厚
品讀《詩經》,尋一方寄放心靈的靜土
才子渣男: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DAY1

TAG:有書國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