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訓練頻率:一個部位一周練一次真的好嗎

訓練頻率:一個部位一周練一次真的好嗎

說到健身訓練計劃,多數人會只要上網一找就會發現一個很類似的訓練課表!這個課表常常分為「胸、背、肩、腿」四天,甚至還會把二頭肌獨立排成一天的訓練,然後一周休息2天。

一周練一次有什麼問題?

超量恢復中提到,訓練後肌肉指標是處於下降階段,經過恢復和休息會反彈更高超越原先水平(超補償),如果繼續休息,超補償就會慢慢消退,又回到原有水平。當星期一練完胸肌,練後下星期才再練一次胸,很容易會因為時間拖得太久錯過超補償的階段!

肌肉的休息時間:

肌肉恢復休息時間和很多元素有關係,比如訓練量,強度等等。基本上,不管哪一個肌肉部位,休息的時間大約一至三天。然而,需要休息多久的時間,重點在肌肉大小。越大的肌肉部位需要休息越久的時間,比如胸肌、背肌、股四頭肌、下背伸直肌群;越小的肌肉部位則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比如二頭肌、三角肌、小腿。

休息只是為了讓肌肉成長嗎?

上一段討論了肌肉生長需要多久時間休息恢復,這與該肌群的訓練頻率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別忘了,還有神經系統也要休息。神經系統恢復的重要性在舉重、力量舉等大重量的運動顯得隔外重要。神經系統恢復的時間比肌肉來的長,需要一周或一周以上才能恢復(尤其訓練強度接近能承受的極限)。

假設你星期一很努力的突破深蹲個人紀錄,可以猜想即使休息六天,到了星期日,也不見得能再做一次一模一樣的重量,甚至連90-95%1RM的重量都會感到吃力。你也不會看到力量舉選手在賽前一周,拚命的測試自己的個人紀錄。這隻會對神經系統造成額外負擔,對比賽表現反而是傷害。

因此,調整訓練頻率和強度就很重要。不能總是用一周練一次的頻率,卻把強度設定在「最大」。這樣一來肌肉會失去一些成長機會,也無法讓神經系統完整恢復。我們要做的,是把強度設定在「次大」。讓神經系統不用花一整周的時間恢復,好讓訓練頻率增加,使得肌肉一直都有足夠的刺激,讓肌肉成長處在增加或維持的情況,而不至於進入下降。

如何調整訓練頻率和強度?

力量選手常見的做法是,是把訓練日分為「輕、中、高」三種強度,能夠兼顧肌肉成長與神經系統恢復這兩項重點。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大肌群一周可以練兩次,小肌群則可以練三到四次。至於強度部分,如果頻率增加至兩次,大肌群可以一天高強度,另一天低強度。小肌群則因為恢復速度快,對神經系統負擔小,即使練三到四次,強度都維持相同也不是問題。

增加訓練頻率的重點?

訓練頻率的增加,還需要考量「訓練量」。「訓練量」對訓練計劃絕對是核心關鍵,與訓練目標息息相關。訓練量不足或太多,都會讓你練半天卻徒勞無功。假設你想要把胸肌的訓練頻率由一次增加至兩次,記得調整強度,包含組數、次數、重量等。一天強度較高,一天強度較低,並且使得當周的訓練量不變。

這些細節都是為了讓肌肉成長與神經系統的恢復,絕對不要增加頻率卻沒有調整訓練強度。訓練計劃的設計非常困難,也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答案。只要遵守原則,持續訓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能在有效率的訓練下持續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uscle聯盟 的精彩文章:

這應該是最有效的下腹訓練!再也不怕「少兩塊」
趙本山「最丑」徒弟怒減120斤變美人,不減肥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美
不吃晚飯能減肥?其實它只有這一個好處
8個簡單的辦公室伸展運動
練下半身等於瘦全身!5大理由告訴你:下肢先練好才有本錢練腹肌

TAG:Muscle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