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樣抵禦五欲六塵的干擾?

怎樣抵禦五欲六塵的干擾?

理觀與事修是佛法修學的兩條腿,

不可偏廢。

很多念佛人往往偏重事修

而不重視理觀,

在污染日深的現代,

能否樹立般若正觀至為重要,

這亦是信願的本質內涵。

修習念佛法門,般若正觀至為重要

信眾問:面對五欲六塵的干擾和誘惑,念佛同修應從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大安法師答:現代社會以市場經濟與科技為主幹,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是向功利主義傾斜,追求物質感官的享受,放縱貪慾,為分得一塊較大蛋糕而不擇手段。

是故,全球性的道德低落、風尚解體、生態失衡、環境污染,以及地震、火災、海嘯、瘟疫、戰爭等災禍便接踵而至。

因果報應的法則,在這個時代表現得何等直白,埋頭舔刀上蜜的人呀,謹防刀割其舌。

而對凈業行人來說,在此濁世,宜從厭離心入手,觀照娑婆穢土,眾苦充滿,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觀照一切有為法的苦、空、無常、無我。對此世間作火宅想,牢獄想,糞坑想;對極樂凈土作故鄉想,清涼池想,常樂我凈想。

以安養剎土之樂,回顧娑婆世界之苦,厭離心自然深切;以娑婆世界的劇苦,遙觀西方凈土之極樂,欣慕心自會懇切。如病苦之思良藥,如嬰兒之思慈母。

有此般若正見,就會令吾人在五欲六塵中,獲得一種抵禦的保護層,如鵝鴨披上羽衣入水,不受水的沾染一樣。

是故修習念佛法門,般若正觀至為重要,尤其是在污染日深的現代,這亦是信願的本質內涵。敬希凈業行人從此痛下功夫。

具足厭欣,方能提起彌陀名號如金剛王寶劍,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直透紅塵誘惑之魔網,到達極樂蓮邦之彼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想知道你的前世因緣嗎
南山律宗:為什麼學佛那麼久了,沒得到什麼福報反而障礙很多?
印光大師:殘破的經書該如何處理?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