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貪了4萬7千兩銀子:康熙皇帝為何卻不予追究?

大臣貪了4萬7千兩銀子:康熙皇帝為何卻不予追究?

大臣貪了4萬7千兩銀子:康熙皇帝為何卻不予追究?

大家都知道,滿清真正開始興盛是從康熙皇帝手裡,八歲登基,擒鰲拜、撤三藩,收復台灣、驅逐沙俄,康熙在位期間整頓吏治,為防止自己被百官矇騙,

曾六次南巡,三次東巡、一次西巡,這樣一位千古聖君,可謂是恨透了貪官污吏,可是當有人跟他說他的大臣貪了他四萬七千兩時,竟莞爾一笑,不予追究!

此人便是助康熙收復台灣的姚啟聖,姚啟聖在民間的名聲特別好,不僅是收復台灣的關鍵人物之一,而且治軍極嚴,一次見兩個兵卒搶掠了一對女子,竟親自動手,將這兩個兵卒斬殺,以儆效尤!

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姚啟聖可以說是費盡心機,絞盡腦汁,曾給康熙上平海十疏,盡言調兵用兵之謀劃,可結果在時機成熟後,自己曾經的學生施琅卻不聽調遣,先行攻打台灣,而且成功收復台灣,跟要命的是,施琅向康熙帝報喜的奏摺比姚啟聖早兩日送到康熙的面前!

收到喜奏的康熙帝立馬就嘉獎了施琅,封施琅為「靖海侯」,而姚啟聖因為遲了一步,連口湯也沒喝上,回到福州後,悲憤交加,沒過多久「疽發背卒」!

在姚啟聖死後的第二年,有人上摺子說:姚啟聖在修繕船舶、軍械的過程中,冒領帑金四萬七千有奇,想要追回贓款!

沒想到康熙看到這道摺子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回答到:念在他收復台灣有功,免了!

可能康熙也覺得姚啟聖根本不可能貪污軍餉,據記載姚啟聖從小便有豪俠之氣,是金錢如糞土,在老家紹興修建修郡邑庠及三江閘、西江塘,如此一位人物,怎麼可能貪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全因康熙說的這句話,中國火器倒退200年
紫砂壺老闆見宜妃等人砸壺,以為壺中有寶,將鋪中的壺全砸了
連鎖先微不至地照顧老太太,令老太太感動,兩人以母子相稱
為了抓壯丁做苦力,呂川以慈善名義施捨饅頭

TAG:康熙 |